“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7-02-25 23:21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王巧凤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3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学法研讨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王巧凤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思考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王巧凤

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有难度和挑战性的学科。高中数学的学习除了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积极的态度之外,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本文以“问题导学法”为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模式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与深远的影响。

问题导学法;高中数学;课堂

数学是一门在学习的过程中讲究技巧的学科。我们教师作为引导者,一定要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有所创新,取缔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具有创新性的、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学生更加灵活地学习。

一、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以及“问题导学法”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育的发展逐渐转向注重素质教育。教育的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更好地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侧重于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发展,不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观念、方法以及模式做出新的探索和尝试。其中“问题导学法”就是一种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就目前的阶段来说值得推崇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在本质上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学生勇于实践和创新,它也是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二、“问题导学法”的运用与思考

1.教师应与实际相结合认识问题导学法

教师只有在联系教学实际、更加深入地认识问题导学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运用问题导学法。高中数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理解上也比较有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进一步导致学生丧失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造成更大的学习压力。总的来说,结合教学实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不单单是教学,而是有效教学。也就是说教师不仅需要系统地把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以学生能听得懂和愿意学的方式来教。因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意识到问题导学法的作用以及教学效果。问题导学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探索和思考的欲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持学习地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和效率的提升。

2.情景化教学和“问题导入”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和乏味,课堂氛围大多也比较沉闷。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入法进行课堂导入,使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思考和不断探索的氛围,更好地引导学生保持对高中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乐趣。例如对高中数学中“集合与元素”的概念以及关系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或问题的提出来引入集合和元素的概念。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七年级二班有45名学生,45名学生对于七年级二班来说是什么概念?七年级二班相对于45名学生来说又是什么样的概念?”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具体的问题延伸到学校和班级的高度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以及转化。总的来说,数学虽然是一个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科目,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技巧和方式方法可以让相对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灵活有趣。情景化的问题导入就是一个能够有效引起学生注意,将学生引入到一个既生活化又充满趣味化的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增加学习的乐趣和提高学习的效率。

3.思索研讨中的“问题导学”

思索和研讨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环节,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更加灵活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数学来说,最害怕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发现问题的关键,导致难以克服和解决问题。思索和研讨是高中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解决问题以及教学的手段。我们关于数学学科的思索和研讨一定不能是“隔靴搔痒”,是要“一针见血”的。所以,教师在引导研讨的过程中,要有“问题导学”的理念。例如在进行《圆的方程》的教学时,教师在探讨的过程中就可以明确提出“什么是圆?”“有没有一种情况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但不是圆的可能?”“圆的标准方程是怎么得来的?”等等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去探索。数学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在探讨的过程中及时而又准确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追求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开发思维的过程。总的来说,在思索研讨中有技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进行探索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数学的学习不只是漫无目的的知识的灌输和接受,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个问题“主动出击”的探索和研讨。

4.拓展互动中的“问题导入”

拓展和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总结与延伸。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导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下一节课进行探索和思考。例如上述集合与元素这一课程结束时,教师还可以在拓展与互动环节提出新的问题,例如“生活中还有哪些关系可以用集合与元素的概念概括?”或者提出函数及其表示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或思考。也就是说,拓展互动中的问题导学是两方面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设置问题。总的来说,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导学法”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问题导学法”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来说,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夏春英.刍议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25):67-67.

[2]王体海.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5(5):30-30.

[3]徐东亮.刍议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4(4):67-67.

[4]胡洁.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5(52):47-47.

【备注:本文系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学法研讨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方法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