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评价,让中学生的数学智慧绽放异彩

2017-02-25 23:21江苏省镇江市官塘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3期
关键词:平方根正数负数

江苏省镇江市官塘中学 陈 峰

延时评价,让中学生的数学智慧绽放异彩

江苏省镇江市官塘中学 陈 峰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但如果评价方法掌握不当,评价就会失去作用。在数学课堂中,延时评价给了学生更多自我反思的空间,对培养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更具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实践,对延时评价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探析。

初中数学;延时评价;思维能力;智慧

在初中数学课堂,评价对于师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评价代表着对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的一种肯定和促进,而学生通过评价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会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从而学会反思和创新。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够更快更全面地发展,也是为了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评价是否能够给学生们预留出自我思考和修复的空间很关键。延时评价是有别于及时评价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某种表现时,不是当场或者急于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留白”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自省,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然发展的机会。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延时评价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延时评价,用于“错解”之时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犯错误时,才是最富成效、最佳的教育时刻,同样,如果在学生犯错时进行延时评价,那么这种评价就可能会成为开启学生数学智慧的一粒火种、一把钥匙。如在讲到有理数的乘法时,教师给学生们设置了一个“小问题”,让学生们先想一想:几个相乘的有理数,如何对积的符号进行确定?因为学生们都有了之前“乘法法则”的数学经验,知道某数如果与负数相乘可改变符号的数学知识,所以时间不长就有同学举手作答了:“如果有一个、三个、五个……那么积就会是负数。”“看负数的个数,如果是奇数,那积是负数,反之是正数。”立刻有一名同学进行了补充。而这时有个同学说:“找负数和找负号是一回事儿。”显然这是个比较主观的说法,但是由于负数与负号两个概念比较接近,贸然地肯定或者否定都不会引起学生注意,所以这时老师选择延时评价:“上面几位同学到底谁说的对呢?”将判断的主动权交到学生自己手里。立刻有几个同学认为最后一位学生说的方法比较直观,那么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一题,让大家自左向右开始计算,并迅速说出结果。当学生们看到结果时,课堂有了短暂的安静,而恰恰是最后一位同学看出了端倪:“我的方法并不准确,应该是找负数,而不是负号,第二位同学说得很对。”“如果是这样,那么几个有理数相乘的积,不是正数就是负数了?”“不,应该将零考虑进去,如果其中一个为零,那么积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此时老师已经不需要再吝啬自己的语言,发自内心地赞赏:“非常好!”

二、延时评价,用于“思维盲区”处

任何人都存在着一个思维盲区,比如在解题时,有的学生步骤不完整,算不到最后一步就给出结论,或者有的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完整等等,都是因为思维盲区导致的。遇到这种情况,延时评价等于给了学生很好的“思维修补”的机会,在等待、引导中帮助他们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从中找到自己的思维盲区,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十分有益。如在学习“平方根”时,在探究平方根性质时,老师先给出了一道题:“x2=9,x=( );x2=0,x=( )”,学生们进行简单交流之后,对平方根概念有了了解,这时再给出问题:“一个数有几个平方根?”“两个!”大多数人都马上说出答案,老师转身将“两个”进行板书,但前面却留了一个空白位置,学生们立刻察觉到自己的答案可能不完整。短暂安静之后,有学生说:“一个。”老师仍旧将这个“一个”对应地写在了“两个”的下面。“那么请说有两个根的同学举例说明一下。”“我们刚刚做的题,9就有3和-3两个平方根。”“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应该是正数平方根。”老师立刻在“两个”之前写下了“正数平方根”,看到这儿学生们好像明白了什么,思路一下清晰了。“零的平方根就只有零一个。”老师同样进行了板书。“不错,同学们想到了零与正数平方根,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我们再回过头来重读一遍问题,看能发现什么?”当学生们再读到一个数的时候,老师也在黑板上将正数与零进行了特别标记,一个同学突然激动地大声道:“还有负数,虽然它没有平方根。”当老师将三个数都写在黑板上时,可以说探究平方根性质的过程是完美的。

三、延时评价,用于“理解有异”时

由于数学语言本身的抽象性,加之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各有特征,所以对于呈现在面前的数学问题学生们并不会理解得很到位,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对于“幂的符号和指数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的问题,学生就因为题目中并没有谈到底数,也不考虑将它进行分类,所以学生们就会得到相对很片面的结论,这时老师可以选择延时评价,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结论代入到题目中进行验证,结果他们就会发现,只有负数的底数会受到指数奇偶性的影响,而零底数和正数底数则不会受其影响发生改变。这是一种对教材、对课本的突破,也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跨越。正是因为延时评价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发挥想象的空间,才让他们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创新和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评价,不再是课堂收尾时的一个简单总结,它是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于学生每个学习环节的引导、诊断和激励。数学教育者要善用延时评价,给学生更多思维的空间,让他们的数学智慧在课堂中绽放异彩。

[1]陶继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延时评价”的合理运用[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23):59-59.

[2]沈彤.“延时评价”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J].新课程:下,2013(3):152-153.

猜你喜欢
平方根正数负数
“正数和负数”检测题
“平方根”学习法升级版
平方根易错点警示
帮你学习平方根
如何学好平方根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正数与负数(小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