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2-25 20:44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周礼芳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3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教师应三角形

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 周礼芳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 周礼芳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集体完成任务,通过最终成果的完成情况和质量,检验和评价学生之间的团结度和配合度。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引入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集思广益,彼此分析各自的数学思路,在讨论中互相探讨合适的数学解题方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考角度,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本文主要研究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安排特定的角色、在适当时机调停小组矛盾三方面展开相关论述。

合作学习;初中数学;应用

随着21世纪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工作不断被细化,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好几个人的配合才能圆满完成,合作意识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合作意识,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交流、探索不同的学习方法及理念,有利于学生及时采纳别人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数学学习能力。然而,由于部分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输偏激的教育观念,造成学生形成过重的竞争意识,反而患得患失,害怕同学成绩超越自己,不愿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使学生的思考途径过于狭隘,思考受到拘束。因此,教师应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既要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也要学会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来互帮互助。

一、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教师在分配、组成学生学习小组时,必须要慎重,应考虑多方因素,不同因素对学习小组的团结协作能力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先调查好班级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做出一番全面分析之后,再确立每个学习小组的组成人员,保证每个小组都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合作能力。比如,教师在上《有理数的加减法》一课时,先根据每个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及能力进行分组,保证每个组都有表现能力突出、一般、低下的学生,保持各组综合实力基本一致,有利于各组公平地展开小组间的竞争。教师再向学生解释绝对值的定义,分别给出若干个正数及负数,并打乱顺序,让各组学生给出每个数的绝对值。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要求学生合理运用刚学会的绝对值知识来计算不同有理数相加所得到的和,懂得正确区分和应对同号有理数和异号有理数相加两种情况下的求解,从而有选择地将有理数相加的式子转换为有理数绝对值相加或相减。教师可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有理数问题,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间的紧密合作,提高小组学习效率,同时也给各小组制造了适当的紧张气氛,提高了学生的相互配合度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适合每一位学生良好发展的小组分配方案,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互相从对方身上学到新的数学思路与方法。

二、对小组成员安排特定的角色

教师要想使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取得最大的成功,必须对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具体工作做明确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防止出现个别组员消极偷懒,不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讨论的情况,有利于督促每个学生都在课堂学习中投入注意力。比如,教师在上《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时,教师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组内学生分别安排组长、汇报者、检查者、记录者四个角色,再让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方面的数学知识,让学生重新复述一遍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及求解方法,然后教师让各小组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画出其对应的函数图象,比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教师可让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成员一起计算方程的判别式,即Δ=b2-4ac,让检查者对比不同组员的判别式结果得出正确的答案,小组一起根据判别式的正负情况画出对应的函数曲线,根据该曲线与x轴的交点数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和实数根的数量。小组推导过程及结果均由记录者负责记录,而汇报者需根据记录和小组讨论情况向教师反映和阐述方程结果。这样一来,教师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得出最终答案,帮助每个组员都能通过课堂实践练习熟记课堂知识。教师应做好小组分工工作,激发每个学生的团体荣誉感与进取心,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团体学习中。

三、在适当时机调停小组矛盾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难免因为意见相左而产生争执,若处理不当,则会对小组内部的和谐造成影响,更有甚者,还会危及小组之后的长期合作,使小组合作成果大打折扣。教师应在适当时机调停小组矛盾,提点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使学生茅塞顿开,促进小组成员朝着正确的方向展开数学思考。比如,教师在上《相似三角形》一课时,教师联系相似多边形的知识引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即三个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展示几组三角形,让各个学习小组根据每组三角形中已有的边长及角度,判断有哪几组的三角形属于相似三角形,并说出具体的判断依据。学生容易因为无法熟练把握相似三角形的特征而形成分歧意见,这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强调题中已给信息与相似三角形定义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小组学生做出正确判断,有利于统一小组成员意见,加快小组团体学习进度。教师应在鼓励小组内各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的同时,也要避免个别学生钻牛角尖,应引导学生及时做出思考误区,使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继续下去。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合作解决数学问题,有利于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正面、乐观的学习观。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敢于提出疑问并乐于探索新的解决问题途径。

[1]程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2):62-65.

[2]董连春,曹一鸣,胡琴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6):70-73.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教师应三角形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三角形,不扭腰
2.2 一元二次方程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