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2017-02-28 00:53张少维通讯作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视盘视神经眼科

李 琴 张少维(通讯作者)

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 襄阳 441100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李 琴 张少维(通讯作者)

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 襄阳 441100

目的 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以期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2008-06—2012-12襄阳地区NAION患者的资料,采用个体匹配,调查每1个病例的同时,调查 3 个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条件相同的的非NAION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个人社会行为、既往史、现病史等,统计并分析其流行性特征。结果 本组NAION患者年龄(61.0±12.3)岁,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易发生抑郁。粥样硬化斑块(OR=7.621,95%CI2.610~22.256)、LDL(OR=3.840,95%CI2.079~7.093)、总胆固醇总胆固醇(OR=1.860,95%CI0.721~3.027)、甘油三酯(OR=1.649,95%CI1.052~2.585)、内-中膜增厚(OR=1.109,95%CI1.075~1.146)、糖尿病(OR=4.042,95%CI1.670~9.781)、高血压(OR=2.850,95%CI1.173~6.925)、缺血性脑卒中(OR=5.483,95%CI2.945~10.209)是NAION的危险因素。随访2 a后,NAION组与非NAION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ION的预后与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NAION的发生、预后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此推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共同的发病机制。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流行病学调查;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视力损害的眼部疾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由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引起的视神经急性营养不良,视神经损伤从而引起视力损害,常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典型的水平半侧视野缺损以及视盘苍白性水肿[1-2]。由于睫状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视神经损伤位置在前部,因此称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根据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不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可分为两类,即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据统计中国NAION发病率为1:16 000,目前NAION 的治疗尚无有效的办法,因此防治至关重要[3-4]。NAION发病特征与危险因素临床报道较少,本文搜集并分析了NAION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及NAION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以期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06—2012-12于我院就诊的NAION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NAION诊断标准;年龄18~75岁;无严重基础病。排除有精神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者。剔除标准:未按规定随访者;资料不全影响分析者。采用个体匹配,调查每1个病例的同时,调查 3 个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条件相同的的非NAION患者作为对照。共搜集NAION患者205例,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NAION患者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根据《NAION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制定的诊断标准:(1)既往有突然视物模糊或区域性暗影的病史;(2)瞳孔相对性传入障碍;(3)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上半、下半等视野缺损改变;(4)眼底视盘水肿局限性或全部性、色泽不一致性改变;(5)FFA晚期可见视神经边界模糊高荧光,早期视神经区域性及盘周脉络膜充盈缺损或相对性低荧光。除外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遗传性视神经病、压迫性、视神经炎、感染性和其他导致急性视力下降的眼部疾病。

1.3 方法 通过问卷搜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婚姻情况及受教育程度、个人社会行为如饮酒、吸烟、熬夜情况等、既往史、手术史、药物史、视盘结构、眼压、血压、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彩超检查颈内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缺血性脑卒中情况等相关因素,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发生NAION的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粥样硬化斑块、LDL、总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内-中膜增厚、糖尿病、高血压、缺血、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是发生NAION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患者发生NAION的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

2.2 NAION组与非NAION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比较 随访2 a后,NAION组与非NAION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NAION与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的相关性。见表3

表3 患者NAION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NAION的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众多,很多学者[5]认为,NAION 的发生与视盘结构异常密切相关,据统计,97%的NAION患者视盘<0.012 mm,但亦有人调查发现,视盘大小与NAION的发病率不相关[6]。据调查,NAION的发生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统计表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分别占 40.1%和 26.1%,均高于非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NAION发病率[7]。同时多项调查显示,NAION的发生亦与吸烟、长期手术、失血、低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白内障手术、眼压、高凝状态、颈动脉疾病、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8-10]。但关于NAION发病特征与危险因素多样临床报道较少,为此,我们临床搜集并分析了NAION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及NAION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以期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借鉴。

本文搜集患者患者的一般情况、个人社会行为、既往史、手术史、药物史、眼科检查、血压、血糖、血脂以及彩超检查颈内动脉检查、缺血性脑卒中发作情况等,统计并分析其流行性特征。我们发现,粥样硬化斑块、LDL、总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内-中膜增厚、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是NAION的危险因素。随访2 a后,NAION组与非NAION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作有显著性差异,说明NAION的预后与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NAION的发生、预后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此推论NAION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具体的发病机制需进一步明确。

[1] 吕璐,郭承伟.杯盘比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1):46-47.

[2] 王润生,吕沛霖.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0,30(11):1 092-1 096.

[3] 陈婷茹,周希瑗,郑元义,等.超声造影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睫状后动脉血流速度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7):581-583.

[4] 王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现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3,31(12):1 187-1 192.

[5] 田国红,贾楠,陆长峰,等.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2):1 064-1 067.

[6] 王润生,吕沛霖.努力提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4):301-305.

[7] 王孜,许俊敏,王介平,等.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形态学定量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7):735-737.

[8] 王润生,杜善双,吕沛霖,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颜色视功能及盘周神经纤维厚度的随访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10):1 186-1 188.

[9] 杨晖,黎健菁,钟毅敏等.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血脂水平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4):324-327.

[10] 王润生,吕沛霖,张存丽,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欠佳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 598-1 600.

(收稿2016-05-25)

R747.9

A

1673-5110(2017)04-0038-03

猜你喜欢
视盘视神经眼科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近视眼视盘形态学变化与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视盘水肿患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结果分析
伴视盘出血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眼底影像特征陈秀丽
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现状
视盘及视盘附近视网膜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