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维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科疾病验案2则

2017-02-28 21:50魏小维
黑龙江中医药 2017年1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麦芽

张 稳 魏小维

(天津中医药大学·300193)

魏小维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科疾病验案2则

张 稳 魏小维*

(天津中医药大学·300193)

参苓白术散首见于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莲子肉、山药、砂仁、桔梗、薏苡仁、甘草组成,为健脾益气,和胃化湿,生津保肺之方剂。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即四君子汤)甘温益脾,燥湿渗湿;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为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入方如舟车载药上行,补益肺气。汪韧庵称参苓白术散乃“足太阳阳明药也,治脾胃者,补其虚,除其湿,引其滞,调其气而已”。全方诸药相合,汇补、运、升数法于其中,乃益气健脾,培土生津之良药。吾师魏小维教授从事儿科工作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体虚易感方面多获良效,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稍有心得,现举验案2则,概括如下。

1 脾虚泄泻

何某,女,5个月。2016年04月08日初诊。

患儿腹泻2月余,曾于多家医院就诊,先后服用微生态制剂、抗生素、中成药等,效果不明显,遂来我院就诊。诊时患儿大便稀薄,时为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便,患儿便时无哭闹,每日4~6次,小便偏少。患儿平素食欲欠佳,时呕吐,夜卧不安。查体:患儿体重6kg,精神欠佳,面色少华,腹软胀,皮肤弹性尚可,无明显脱水征,心、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舌质淡,苔白,脉弱。大便镜检脂肪球(+),白细胞0~2个/HP。证属脾气虚弱,湿滞不运。治以益气健脾、运脾化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

党参6g,茯苓6g,炒白术6g,诃子肉6g,山药6g,砂仁3g,麸炒薏苡仁6g,伏龙肝6g,炒白扁豆6g,石榴皮5g,炙甘草3g,干姜2g。3剂,水煎服,2日1剂。

2016年04月14日二诊:家长诉患儿药后大便质黏稠,每日2~3次,小便正常,食欲仍欠佳,未见呕吐,寐安。腹软稍胀,复查便常规示无异常,守上方加炒麦芽6g,3剂,水煎服,2日1剂。

2016年04月20日三诊:患儿药后精神可,面色渐润,大便正常,每日一行,食欲增加,腹软,寐安,上方去炒麦芽,加白芍5g,继服3剂(服法同上)以资巩固。并嘱咐患儿家属在其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甜腻、鱼腥之品。半年后进行随访,患儿腹泻未复发。

按:中医学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无湿不成泻”。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常因外邪与饮食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司,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不能分清别浊,水湿水谷合污而下致泄泻。本案患儿属脾虚泻,治宜健脾益气,渗湿止泻。方中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以莲子肉、山药助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兼以止泻;以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砂仁调气行滞;石榴皮、诃子肉收敛固涩;付龙肝和胃止呕,温脾止泻;干姜温中回阳;二诊加炒麦芽消食助运;三诊加白芍敛阴止痛。诸药合用,使脾胃气健,湿气即除,腹泻告愈。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吾师平素非常注重对患儿脾胃的调理,认为脾虚湿盛是小儿腹泻的内在基础,风寒暑食是诱发本病的外在条件,提出健脾利湿应视为小儿腹泻的治疗常法。临床上,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单用健脾利湿效果不著时,常佐以益气健脾之法,收效显著。

2 反复呼吸道感染

于某,男,5岁。2016年09月12日初诊。

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年余,平均每月感冒1~2次,,随季节变化病情加重,每次发作时鼻塞流涕伴咳嗽有痰。患儿平素纳食不佳,时有腹痛,大便干,1-2日一行。患儿2天前因感受风寒鼻塞,时流涕,打喷嚏,偶咳嗽,有痰,无发热,遂来我院就诊。查体:神倦,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咽轻度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证属肺脾气虚,营卫不和。治以健脾补肺,调和营卫。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

党参10g,茯苓10g,炒白术10g,山药10g,麸炒薏苡仁10g,白芷10g,辛夷6g,苍耳子6g,百部10g,紫苑10g,蜜瓜蒌子10g,甘草6g。5剂,水煎服,日1剂。

2016年09月17日二诊:家长诉患儿药后无鼻塞流涕,不咳,食欲仍欠佳,无腹痛,大便稍干,1日一行。上方去百部、紫苑,加焦神曲、炒麦芽各10g,5剂,水煎服,日一剂。

2016年09月22日三诊:家长诉患儿药后食欲好转,二便调,余无不适。继服上方7剂,服法同前,以资巩固。半年后对患儿进行随访,家长诉患儿连续服药后,面色渐润,在此期间未再感冒。

按:反复呼吸道感染以7岁以下小儿多见。正如《小儿药证直诀》曰:“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此时小儿免疫系统发育未臻完善,感邪之后,失治误治,损及肺脾,以致抗病能力低下,反复感邪。本案患儿体质素弱,易患感冒,责之脾胃虚弱,升降气化失司,卫气不固,营卫不和而累及肺脏,故而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随证治之。方中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白芷、辛夷、苍耳子通鼻窍;百部、紫苑润肺止咳化痰;蜜瓜蒌子通便兼以止咳;后期加焦神曲、炒麦芽健脾消食和胃。

吾师认为,对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治疗时强调祛邪和扶正。若患儿出现咽红,口臭,食欲旺盛,手足心热,大便干等肺胃积热症状,治宜清泄肺胃;若见面黄少华,厌食乏力,多汗体弱,大便不调等虚证表现,则宜扶正为主。临床上多见虚实夹杂,应补虚与祛邪并用。此外,吾师认为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要提倡科学育儿。从小多在户外活动,喂养需定时、定量、定质,防止饮食过量损伤肠胃。在感受外邪后,饮食以清淡为主,少进荤腥。

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临床上出现脾虚泄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可采用本方加减进行治疗。此外,在临床应用参苓白术散时还要注意与患者的体质和具体病情相结合,与清热药、解表药、补气药相配伍,方能取得最佳的疗效。

*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麦芽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吃心情的麦芽精
妈妈被妖怪抓走了
生麦芽鸡内金茶
基于“碳源”研究参苓白术散中药多糖对二株肠道拟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张云鸿:对待麦芽,就像对待自己的作品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