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食与民间传说(之二)

2017-02-28 10:28佚名
东方女性 2017年2期
关键词:肉丁肉末鱼丸

佚名

豌豆黄、芸豆卷

有一天,慈禧在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有铜锣声,问是干什么的?当差的回答说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慈禧让当差的把那个人叫进来,那个人说:敬请老佛爷尝尝这豌豆黄、芸豆卷,香甜爽口,入口即化。慈禧尝过后说好吃。于是就把这个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小吃。

肉末烧饼

相传有一天夜里,慈禧做了个梦,梦见吃夹了肉末的烧饼。第二天早膳时,果然上的是肉末烧饼。慈禧一看和梦中吃的一样,心里非常高兴,说是给她圆了梦。问是谁做的烧饼,当差的说是御厨赵永寿。慈禧当即令人赏给赵永寿一个尾翎和二十两银子。从此,肉末烧饼作为圆梦的烧饼流传了下来。

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是广东的一道历史名菜。相传古时,白云山上有一座寺院。一天,主持该院的长老下山化缘去了,寺中的一个小和尚乘机弄来一只猪手,想尝尝它的滋味。在山门外,他找了一个瓦坛子,便就地垒灶烧煮,猪手刚熟,不期长老已化缘归来。小和尚怕被长老看见,触犯佛戒,就慌忙将猪手丢在山下的溪水中。第二天,有个樵夫上山打柴,路过山溪,发现了这只猪手,就将其捡回家中,用糖、盐、醋等调味后食用,其皮脆肉爽、酸甜适口。不久,炮制猪手之法便在当地流传开来。因它起源于白云山麓,所以后人称它为“白云猪手”。现在广州的“白云猪手”,制作较精细,已将原来的土法烹制改为烧刮、斩小、水煮、泡浸、腌渍等五道工序制作,最考究的“白云猪手”,是用白云山上的九龙泉水泡浸的。九龙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晶莹澄澈、清醇甘滑、用它浸泡肥腻猪手,能解油腻。据说广州郊沙河饭店出售的“白云猪手”,仍用白云泉水泡浸,其色、香、味、形俱佳。

盘龙糕

据说,明嘉庆帝父皇临终前指定两个王子继承皇位,其中一个在天津,一个在湖北天门为封王。并说这两个王子谁先到京谁就继承皇位,这当然是偏袒天津的那位王子。因为天津离北京只有一百多公里,而天门离北京有一千多公里,谁先进京是明摆着的事。

当嘉庆听到这消息后,异常着急,他的一个谋士便出了一个奇谋,叫嘉庆装成钦犯(皇帝点名的重案犯)轻车简从火速进京。装成犯人容易,只是这路上几天吃什么就成了问题,总不能让钦犯吃大鱼大肉吧。而吃惯山珍海味的王子又吃不下粗茶淡饭,怎么办?这时候王室中的一个厨师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鱼、肉斩烂混在一起加些味料做成一块块,放在笼中一蒸,这样的块状物是“吃肉不见肉”、“吃鱼不见鱼”,且不易腐坏。于是嘉庆吃着这块状物,坐着囚车,日夜兼程往北京奔,各州府的官员也不敢怠慢,换马换车,几天就赶到北京。可笑的是,天津的那位王子以为皇位到手,每过州县,各官员为巴结“未来皇上”而迎进送出,吃喝玩乐,竟落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天门王后面。

嘉庆认为这块状的东西对他登龙位有功,钦命名这道菜叫:“盘龙糕”。

鱼丸

鱼丸的来历,有个跟秦始皇有关的故事。根据稗史的记载,秦始皇好吃鱼,他统一全国做了皇帝后,每餐必要有鱼,但又不能有刺,如有鱼刺则赐厨师死,有好几个厨师为此丧命;而烧鱼肉汤,又怕有诅咒秦始皇“粉身碎骨”之嫌。有一天,某厨师制作御膳,见到鱼又胆怯又发狠,就用菜刀背砸鱼发泄。—下两下,砸着砸着,他惊奇地发现,鱼刺鱼骨竟自动露了出来,鱼肉成了鱼茸。正在这时,宫中传膳了,厨师急中生智,拣出鱼刺,顺手将鱼茸捏成丸子,不假思索就投入已烧沸的豹胎汤中,氽成了丸子。不一会儿,一个个色泽洁白,柔软晶莹,尝之鲜嫩的鱼丸浮于汤面上,并呈到了秦始皇面前。始皇一尝,极为称赞,下令给予奖赏。后來,这种做法从宫廷渐渐传到民间,称为“氽鱼丸”,也就是鱼丸。

文山肉丁

文山肉丁是江西省的一道名菜。相传在南宋末年,文天样任右丞相时,坚决主张抵抗元军的南侵。端宗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他亲自率兵进攻江西,收复了许多被元兵占领的失地,深得群众拥护。有一次,他带兵路过家乡江西吉安时,乡亲们纷纷前去拜访他,鼓励和支持他的抗元斗争。乡亲们的爱国热忱极大地鼓舞了文天祥。为了感谢乡亲们对他的信任,文天祥在家中设宴,并亲自下厨房为乡亲们烹菜。乡亲们见文天祥这样礼贤下士,都开心地笑了。有一位长者捋着胡须打趣地说:“你这个状元宰相还会自己做菜,君子不远庖厨了。”文天祥也笑了。他脱去官服,换上便装,卷起衣袖,扎上围裙,走进厨房。乡亲们一是出于尊敬,二是出于好奇,也都跟着他来到厨房,要亲眼看看这位宰相如何烹调。只见文天样不慌不忙地取过一块去掉筋膜的猪里脊肉,用刀轻轻将肉拍松,切成四分见方的肉丁。又取过一个冬笋,切成与肉同样大小的丁,放在一旁备用。然后,把肉丁放在碗中,加上盐和鸡蛋清,用手抓匀后放入湿淀粉中拌匀,再放入滚热的油锅中用铲子搅散。待肉转色后,随即捞出。接着文天祥又把锅放在旺火上,用少许猪油将切好的干辣椒和笋丁炒了几下,又倒上一些汤、酱油、料酒、白糖,醋等佐料,并用湿淀粉勾芡。最后,又见他将过好油的肉丁和香葱倒入搅动了几下,淋上几滴香油。于是,一盘颜色红润,香味扑鼻的肉丁便出现在乡亲们的眼前。在整个烹调过程,文天祥有条不紊,动作娴熟,宛然一位庖厨,乡亲们都看呆了。品尝后,更觉肉丁滑嫩爽口,味辣而鲜,油而不腻,十分可口,于是满座啧啧,赞不绝口。散席后,大家纷纷仿制。由于文天祥号文山,乡亲们便将这个莱取名“文山肉丁”。自此,文山肉丁便流传于世。

双喜字肉

话说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个富户人家在用对诗的方法选女婿。许多人围在那里,有看热闹的,有真想给人家当女婿的,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对上诗来的。王安石凑上去细一打听,原来,这诗的上联是小姐自己出的,求对下联。上联写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王安石心想,这位小姐还有几分文才,不觉已有几分好感。转念一想我何不试一试。他略一思索,便吟出“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众人齐声称好,小姐闻知,也十分满意。于是,王安石与小姐约定科考后完婚。

说来十分凑巧,在科考场上考官收毕试卷后,主考官又另外出了一题:“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求对上联。王安石心中一喜:这不是现成的吗,出口便道出:“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主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不久,王安石回去与小姐完婚,正在举行婚礼时,传来王安石高中状元的消息。真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高兴极了,亲自下厨烹制菜肴,款待前来贺喜的四亲八邻。众人无不欢喜,尤其那道“双喜字肉”,更是引起大家的兴趣,这道菜不仅味道好,而且在制作上也别出新裁,每块肉上刻着的双喜字就更有意义。众人越吃越爱吃,边吃边夸新郎精湛的烹饪技艺。后来,人们就常常把它作为喜庆宴席上的一道菜,为的是增添更浓的喜庆气氛。

猜你喜欢
肉丁肉末鱼丸
肉末豆腐抱蛋
小鱼丸
鱼丸
小鱼丸
Recettes chinoises
文山肉丁
文天祥与文山肉丁
做鱼丸
名菜“文山肉丁”的来历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