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内容及其优化策略浅谈

2017-03-01 05:27
湖南水利水电 2017年3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水利工程维度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市830000)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内容及其优化策略浅谈

孙金龙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市830000)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取代传统的人力测量,实现了智能化转变。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来说,只有保证工程质量检测工序有序进行,才能在落实质量监督要求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完整的水利工程项目框架体系,提高整体工程项目的准确率,践行更加有效的项目管理方针。文章从水利工程质量内涵、主要内容、原理分析入手,对应用现状和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最后着重讨论了视觉图像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中的应用,可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内容策略视觉图像

1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概述

(1)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内涵。

近几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增多,扩大内需水利建设项目成为了水利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水利工程检测成为了重要的校对和验证手段,主要是借助相关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进行集中校对,利用现场取样、委托试验等方式,对其整体质量参数进行集中分析。

(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

在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检测流程和相关要求进行细化检测,确保检测内容切实有效,且整体管理机制和管控要求之间具有较好的契合度[1]。首先,要对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进行集中设计,确保施工计划会审工作有序进行,只有相关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其次,要对水利工程项目中使用的原材料、外购材料、半成品以及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实体进行集中的质量验收,从而提取有效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建立更加全面的价格评估体系;只有保证工程质量事件分析机制切实有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工程项目的综合质量。再次,相关检测人员要对新结构、新材料以及工艺操作流程等进行集中检验,并对设备的使用有效性进行集中校对。最后,技术人员要借助科学化的检测手段和机制,结合技术要求以及相关项目的行为规范有序开展检测工作,从而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处理对策。

(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原理。

在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检测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远侧监测系统和雷法图像灰度检测机制,能建构较为完成的测量系统和数据模型。其检测原理主要是相关检测仪器对收集的图像分别进行集中行动初始化处理,由于图像多为远程图像,画面质量并不高,因此,要利用灰度处理机制和相关算法进行图像预处理,并且在获取相关公式后,取得固定的灰度值,结合水利工程质量标准,对灰度进行替换,从而提升图像质量,并且进一步获取更多的基础信息和数据,与衡量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若是在对比分析后,像素差值大于衡量标准,则该区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相反的,若是像素差值小于衡量标准,则该区域不存在安全隐患。

2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1)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中检测机构缺失。

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建立和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多数检测机构都集中在混凝土工程以及岩土工程检测项目方面,对于水利工程中简述结构以及机械电气结构的认知和重视存在偏差,有部分省份甚至没有具备资质的水利工程检测单位[2]。由于相关检测项目机制和应用结构存在问题,就导致整体工程项目的运行维度和整体质量标准得不到有效践行,没有按照水利行业标准以及规范进行综合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特性得不到有效管理。

(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中安全意识缺失。

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检测单位要结合实际需求,构建系统化的管理机制,然而,实际管理维度和管理要求却不尽如人意。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运行过程中,多数机构没有独立法人,只是隶属相关施工单位,或者是隶属部分科研单位,在实际管理机制建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检测机制和管控标准,甚至会出现检测项目跨省和跨行业运行的问题,正是由于检测机构具有较大的依附性,也就导致相关部门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和检测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致使服务意识也有所缩水[3]。

(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中整体水平缺失。

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中,整体管理水平亟待有效升级,主要是由于硬件条件较差,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量并不大,加之相关单位对于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的重视度不足,也使得相关项目运行氛围和环境管理机制存在缺失,检测设备老化、检测工艺落后、检测机构环境缺失、检测水平不符等问题较为严重,需要相关单位构建动态化的检测机制和管理方案,才能有效提升整体行业的综合水平。另外,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由于对其重视度不足,就导致实际从业人员并不多,持证上岗人数有限。正是由于相关专业人员较少,整体检测工程项目的综合质量难以保证,检测单位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缺失问题,相关检测人员职业水平低[4]。

(4)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中统一标准缺失。

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由于相关单位对于项目的重视度存在差异,导致工程检测和质量标准及检测价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水利检测市场内部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存在不良竞争。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涵盖项目较多,压低价格,势必会人为地缩减检验操作时间,留下很多的安全隐患。加之相关部门没有建立有效的检测标准运行监督机制,检测机构良莠不齐。另外,由于工程检测项目中成本管理机制和竞争管理措施存在缺失,会出现因检测费用不到位导致检测项目质量不符合标准的问题,甚至存在事后编造数据的问题。

3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的优化策略

(1)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优化市场准入机制。

在水利工程指令检测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机制,积极建构更加有效的市场准入原则,保证整体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项目实现规范化运行维度,真正从根本上规范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行为。只有提升执行要求和管理需求,从根本上优化相关运行维度[5]。在推行相关法规文件的基础上,相关地区要积极践行实施细则,建立切实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方案,确保管理维度的最优化。只有进一步优化和规范水利检测市场的整体水平,强化自律能力,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确保资质审批以及信用备案等项目,只有提高整个行业的重视程度,才能从根本上优化管理效果。

(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拓宽市场业务范围。

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积极构建更加贴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际需求的管理机制,要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制和运行维度,保证检测能力符合标准,满足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只有保证检测机构实际规模符合扩充要求,才能保证整体管理维度的优化。相关技术单位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积极拓宽市场运行服务范围,建构系统化管理模型,真正构建贴合实际需求的管理维度[6]。

(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相关单位要积极践行人才培训项目,积极构建专业化培训体系,不仅要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和集中解读,也要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要积极构建专业能力强,整体责任意识符合标准的业务管理机制,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另外,还要积极落实有效的人才编制结构,针对检测人员进行职业化管理,加强其职业道德的培养力度,从而保证行业内部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4)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在实际管理机制进程中,针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地方政府要提高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落实有效的管理项目,要及时更换老化设备,在添置先进检测仪器的基础上,建构更加有效的试验策略,确保实验室投入贴合实际需求,也建构系统化的配置模型,只有从根本上提优管理维度和管控机制,才能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必须的配置结构。检测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检验周期对相关检测仪器进行集中校验,从根本上保证其质量,也要借助环境改善,提升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的实际价值和性质,确保检测能力和竞争机制符合实际标准[7]。

(5)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践行市场约束机制。

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运行过程中,要从网络化实时监督入手,提高整体管理维度,积极践行有效的全网管理机制。在实际管理模型中,实时上传业务量统计数据,只有保证试验监督机制、试验管理统计系统以及检测项目中不合格报告统计信息等得到有效检定,才能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检测成果,建立更加有效且科学化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确保管理维度和管控要求能得到有效落实。在检测机构建立过程中,要构建真实有效的监督以及市场约束机制[8]。只有保证管理模型的优化运行,才能构建更加有序公平的市场环境,从而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服务项目的综合质量。

4 检测算法—视觉图像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将视觉图像机制应用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主要是在图像处理后,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并且建立基本的模型以及补偿机制,提升整体检验效果和综合水平。第一,要对收集到的远程图像进行初始化处理,主要是利用噪声频率阀值法进行有效处理和优化。第二,要结合实际数据建构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对工程质量进行系统化检测,建立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对比。第三,要对工程项目中的误差问题进行集中检测,并有效处理误差补偿机制,从而判断数据是否符合实际标准,一定程度上判定质量问题[9]。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有效的管控措施,提高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查机制的水平,建构系统化的管控要求,为工程质量以及后续维护管理步骤提供直观且有效的检测数据,在强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升级整体管理项目的综合水平,严格管理水利工程检测项目的操作规范,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董淑娟,张志纲,丁爱萍,等.基于视觉图像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研究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3,15(06):274-277.

[2]张文清.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16,39(12):33-34.

[3]卢贵.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研究[J].城市建筑,2014,28(04):313.

[4]郝晓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常见问题及预控措施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22(05):100,103.

[5]阿布都·瓦依提.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3(09):285-286.

[6]次旦央宗.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现状与检测管理方式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9(22):106.

[7]刘志.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19):196.

[8]张宏兵.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地理,2014,40(24):160.

[9]郭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控制措施分析[C].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274.

2017-03-03)

孙金龙(1988-),男,函授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水利工程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