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和香港英文报道中的权力距离差异及成因

2017-03-01 23:14张竹霞岳福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权威英文权力

张竹霞,岳福新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内地和香港英文报道中的权力距离差异及成因

张竹霞,岳福新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通过语言可以了解到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内地和香港的文化差异导致两地媒体在新闻报道语言上有显著差异。本文从权力距离这一文化价值维度视角对内地和香港的英文报道进行分析,发现香港英文媒体的语言具有平民大众化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特点,由此看出香港文化中权力距离较小。而这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香港地区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影响,才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特点。

内地;香港;英文报道;权力距离

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香港曾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长达150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香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国政府实行“一国两制”的特殊政策,香港原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得以维持。香港的独特文化因为这些原因而产生。大陆和香港在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两地人的跨文化交际存在很大难题。而回归后,香港与大陆之间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的交流使得了解香港文化迫在眉睫。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霍夫斯泰德提出的五个价值维度是最为广泛使用的理论之一。这五个价值维度分别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s. collectivism),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ity vs. femininity)(Hofstede,1980),长期导向——短期导向(long-term orientation vs. short-term orientation)(Hofstede,1986)。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两个维度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组织行为的影响最为深远(曹德春,2010)。大众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社会的意识形态,媒体语言中蕴含着文化的特点。因此,本文作者将从权力距离这一价值维度对内地和香港的英文报道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两地权力距离文化差异的原因。

一、权力距离

在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理论中,权力距离的高低(也称大小)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对人与人之间不平等权力关系的接受程度。接受程度高,则属于高权力距离的文化;接受程度低,则属于低权力距离的文化。在高权力距离社会中,人们有很强烈的地位意识,认为地位的不平等是理所当然的,包括长辈与晚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都存在很高的权力距离。这种文化价值观要求人们尊敬长辈,服从上级,长辈或师长的话不能反驳,上级的命令无条件服从等。而在低权力距离文化中,人们没有强烈的等级制度观念,认为人人平等。父母与子女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上司下属之间是平等的。高低权力距离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家、学校、工作中。

二、内地和香港英文报道中权力距离的差异

霍夫斯泰德依据权力距离指数对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调查分析,中国大陆的权力距离指数为80,中国香港的权力距离指数为68。可见香港文化相对于内地来说,权力距离比较小。内地文化和香港文化在权力距离这一维度上的差异在两地新闻媒体报道语言中可得以窥见。香港文化较之内地文化权力距离更高,从内地和香港英文媒体的报道上来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的差异。

(一)语言特点

语言是一面镜子,可以反射社会现实,反映社会文化。不同社会中的新闻报道可以体现该社会中人们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报纸媒体通过采用不同的语言策略,进行新闻报道,以达到传递消息,以及体现社会意识形态的目的。中国内地和香港英文媒体,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必然所采用不同的语言策略。双方权力距离的高低差异在语言特点上主要表现为:

平民大众化:香港媒体运作模式大多基本沿用西方的理念,具有大众化、平民化、娱乐化的特点(张瑜烨,高笑寒,2009)。即便是报道政府相关的新闻,其语言风格也通常具有大众娱乐的倾向。例如,南华早报(South Morning Post)在对香港政府的预算新闻做报道时,题目为:“Hong Kong budget: How sweet can the financial secretary be to business and ordinary punters?”标题中的“sweet”一词修饰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作为政府官员,“financial secretary”本来是很严肃的形象,但是港媒将这一人物与“sweet”这个平民化的亲切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使僵硬刻板的领导形象更具亲和力,更亲民。此新闻标题的语言体现了香港文化中群众与政府官员之间平等的社会关系,进而体现了权力距离较小的文化价值维度。

又比如,香港英文虎报The Standard 的一篇经济新闻报道,英文题目被拟为“Tax cuts eat up China's November fiscal revenue”。这篇新闻报道的内容是关于减税政策对国家财政收入造成的影响,话题较为严肃,语体本应正式。但是虎报却选用了非常口语化的词组“eat up”。这个词组的使用马上为严肃枯燥的政治经济话题染上了生活气息,使读者耳目一新,并且使文章意思通俗易懂,增加了平民化色彩。而这种平民化的语言特点使香港报纸的读者群体不仅仅限于政客,经济学家等高等知识分子,还吸引了更广大的普通平民,使得人们与国家经济政策的距离更加贴近,更加的关心国家政策、国家大事,拉近了人民群众与政府的距离,从而体现了香港文化权力距离较小的价值维度。

勇于挑战权威:高权力距离文化与低权力距离文化对人们社会和组织行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们看待权威的态度。高权力距离社会强调对权威的绝对尊重和服从。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在家庭,晚辈不能反驳长辈;在学校,老师的话就是对的;在工作中,上司的命令必须照做。而低权力距离社会人们勇于挑战权威,认为这是他们的权力。媒体报道中可以体现出香港和内地在对权威的态度上有明显差异。香港媒体素来言辞犀利,用词直接大胆。例如,“Finance chief fails to excite Hong Kong taxpayers over package of concessions”(港媒认为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不能使纳税人高兴)。在这一新闻标题中,港媒用“fail”直接指出人们对政府工作的不满,用词直接,不拐弯抹角。这种直接指责政府工作的做法体现出香港人敢于批判,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另一篇报道预算报告的新闻,题目是“Budget outline or campaign speech? Overcome feelings of suffocation and helplessness of conflict, urges Hong Kong finance chief”。题目含义是政府财政报告是预算概况(budget outline)还是选举演讲(campaign speech)。显而易见,这个标题更能体现香港人对等级观念的批判态度,甚至讽刺意味十足。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表现出港人在看待社会等级关系上的平等公平态度,敢于提出异议,完美证实了香港文化中权力距离较小这一文化特点。

相比较而言,内地的英文媒体更注重报道事实的严谨性,语言选用更加严肃正式,不免使读者觉得缺乏亲和力。尤其是时政经济新闻,语言报道形式相对单一,较为模式化,通常都是罗列数字,对比归纳,语言概论性强。比如以下的题目“China's 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 up 55.3% in Jan-Nov” “China's FDI inflow rises 3.9% in Jan-Nov”“ China details regulation on business investment management”等,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这种严肃的语言特点不免使大部分读者感觉到国家大事与自己相距深远,国家政策不能提出异议。这种将读者权力渺小化的语言特点恰恰体现了社会生活高权力距离的文化价值。

(二)内容特点

纵观大陆与香港英文报纸中的新闻报道主题内容,笔者发现,大陆英文报道相比香港英文报道,负面新闻的报道比率较低。例如,中国内地报纸《中国日报》英文版China Daily在报道内地和香港共同签署了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一新闻事件时,其标题为“Mainland and Hong Kong reach CEPA service trade agreement”。在这篇报道中,内地记者仅采访了一位发言人“the ministry”,对这一事件的观点为“opening up a new era of liberalization in service trad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bringing about more innovative measures to boost business of higher level and stronger capacity; not only help Hong Kong strengthen its status and enhance its development of the emerg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but also brings more vitality to the mainland's service sector”。对于同一新闻事件,香港报纸《南华早报》英文版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的报道标题为“China's services market opens further to professionals in Hong Kong courtesy of expanded Cepa pact”。港媒采访的人包括“trade associations; senior consultant to the Institute of Bankers; vice-president of the Law Society; a licensed town planner; Financial Secretary John Tsang Chun-wah; Wang Shouwen, the national vice-minister of commerce; Hong Kong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 chief executive Shirley Yuen;Chines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而这些人对于事件的观点除了支持肯定欢迎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but it's crucial the mainland authorities issue clear guidelines o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before we start our business; but shareholding is restricted at 51 per cent for the mainland and 49 for Hong Kong; we have been calling for a relaxation of that rule; but why don't they open up Shanghai and Shangdong as well; she expected the number of restrictions imposed by the mainland on investors would continue to be lowered”。两篇新闻报道相比较,内地报道基本以政府为导向,而香港的报道则更倾向于以广大受众为导向。内地英文报道中涉及到的对新闻事件的态度观点都是正面的,给人以赞许性的刻板印象,相反地,香港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仅仅是正面的报道,也包括对政府政策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恰恰体现了香港社会敢于对政府提出建议和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形态,从而体现出香港较内地而言,权力距离更低的社会文化价值观。

三、权力距离差异的文化根源

香港和内地权力距离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地历史文化的不同。虽然从根源上讲,不论是内地还是香港,其文化根源都是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但是由于香港在长达150年的殖民统治下,一直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极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而且在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使得香港的政治制度得以保存。因此,香港地区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影响,才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特点。

传统的儒家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的,而不是宗教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儒家思想崇尚“天人合一”,这就造成了人们的群体强烈,认为个人应该服从群体,压抑人的天性,思想统一。这就造成了对个人思想的统治。长期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创造性逐渐减弱,慢慢的随波逐流,对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逆来顺受。创造性的逐渐流失导致个人对权威的尊崇,更不用提挑战权威了。

另外,儒家思想中,“仁”寻求人伦关系规范化,“礼”要求社会有序化,这就是其所强调的绝对的伦理观念和等级制度。“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中,“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这些思想制约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人们的社会地位意识强烈,对不平等社会关系逆来顺受,不敢挑战权威,形成高权力距离文化。

相反,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对香港社会影响深远。卢梭在社会观方面,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自由平等,反对专制。他的资产阶级论调:自然准则高于社会准则,人权高于主权,个人权力高于集体权力等思想。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造就了人们对绝对权威思想、精英主义和等级权力的不信任和怀疑,从而也为成为低权力距离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思想来源(方婧,2010)。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的杂糅。香港相较于内地,权力距离较低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四、结论

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内地和香港对不平等的权力及其分配方式的看法表现出巨大差异。不同的意识形态导致两地英文媒体新闻报道的语言也大不相同。与内地相比,香港文化偏向于低权力距离的文化。新闻报道语言更加平民化,大众化和娱乐化,并且经常言辞犀利,直接大胆,勇于挑战权威。随着经济的融合,文化的交流,我们应该积极了解香港文化,以促进两地的和谐发展。

[1] 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80.

[2] Hofstede, 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986,(10):301~320.

[3] 曹德春. 我国内地与香港的文化差异及其信仰渊源——基于霍夫斯泰德理论的实证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 2010,18(6):149~151.

[4] 方婧. 高低权力距离视角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6):93~95.

[5] 张瑜烨, 高笑寒. 香港媒体对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特点——以《大公报》十七大报道为例[J]. 当代传播, 2009,(2):106~107.

责任编辑:胡 莉

2095-4654(2017)01-0005-03

2016-10-17

G04

A

猜你喜欢
权威英文权力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权力的网络
权威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