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新诗中的莲花意象

2017-03-01 23:14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诗莲花意象

林 茵

(韩山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中国现代新诗中的莲花意象

林 茵

(韩山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莲花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熠熠生辉的文学意象,它也备受中国现代新诗诗人的青睐,多次出现在他们的作品里。对比传统诗词,现代新诗中的莲花意象在传承中有自己的特点,经常一首诗中同时包含多方面的审美内涵,被赋予了爱、美、自由洁净、东方神韵、生命哲思等更丰富的现代意义。从中国现代新诗的接受可以看出,莲花这个古典意象仍焕发着迷人的现代活力;同时说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丰富的宝藏和巨大的生命力,有待进一步发掘。

中国现代新诗;莲花意象;审美内涵

中国现代新诗在破旧立新中走出一条与传统诗歌迥然相异的道路,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仔细品读,我们仍然能够在这些探索的诗句中发现它们与传统的联系。花意象自《诗经》始就在历代诗词中留下芳踪,其中的莲花意象更是经过文人雅士的不断书写,逐渐形成丰富的审美内涵。有意思的是,这一传统的意象依然备受现代新诗诗人的青睐,多次出现在他们的作品里,各显特色。朱湘的《采莲曲》、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闻一多《红荷之魂》、郑愁予的《错误》、余光中的《莲的联想》、《等你,在雨中》、洛夫的《众荷喧哗》、席慕蓉《莲的心事》等等,都围绕莲花为中心意象展开。莲花在不同诗人的诗歌里反复出现,激发起读者不同的想象和体验,其中又以《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错误》、《等你,在雨中》等最为人称道。在这些诗歌中,莲花意象大致有着如下几个审美内涵。

一、爱、美、自由洁净的象征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是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写于1924年,是诗人陪同泰戈尔访问日本后所作: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据说徐志摩原本写了一组共18首的《沙扬娜拉》,后来只保留了这最后一首,可谓是情有独钟。诗歌情感飘逸洒脱,弥漫着惊鸿一瞥稍纵即逝却又是刻骨铭心的爱,虽只有短短五行,不到50个字,却充满艺术张力。诗中的日本女郎是谁,她和诗人是什么样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感情如何,诗歌全都没有明说。但女郎“那一低头的温柔”和“道一声珍重”“沙扬娜拉”的呢喃细语,又让我们看到他们缠绵不舍的深情;“蜜甜的忧愁”的矛盾心理更表达出这份感情的独特。诗人在艺术表现上没有放纵自己,他略形貌而取神骨,借助莲花意象写出日本女郎仪态的优雅,诗人内心的高洁,以及这份爱情的明净。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是诗中最关键的一句,诗人借花写人又以人喻花,描绘出一幅唯美的图画。他不写日本女郎的身姿相貌,而以一个形容年轻女子媚态的词“娇羞”来写“水莲花”,再用这一朵纯洁美丽的“水莲花”来比喻女郎的美貌和妩媚,继之以“凉风”中的“水莲花”来描摹她的楚楚动人的仪态。这样,一个有着东方女子含蓄典雅的神韵优雅女子的形象便呼之欲出了。徐志摩是一个率真的人,朱自清称他是一道“跳着溅着的生命之水”。好奇的读者总想探个究竟,让徐志摩如此深情的女子到底是谁呢?有的人认为是诗人在日本访问时邂逅的红颜知己,有人猜测可能是借日本女郎的障眼法传情于林徽因,因为其时徐志摩单身,林徽因亦单身,他们的身心都处在自由的状态中,互相倾心也未尝不可。其实,诗中流露出来的爱情无关道德,女主角具体是谁都不妨碍它的明净。因为它表现人自由纯洁的心灵感受,体现人性追求自由、真情之美。“爱情是人性的自由表露的形式,是生活隐秘领域中美好和高尚、理性和善的观念的实际体现……爱情的实质是精神的自由振奋,是主体的自我体现。”[1]《沙扬娜拉》中的爱情主要是情感的真而非伦理的善,它超脱了社会传统伦理规范的束缚,充溢着生命的活力。水莲花意象在表现这段爱情上是神来之笔,令人惊叹。

二、相思、生命哲思的象征

《错误》被称作是现代抒情诗的绝唱。郑愁予是一位在大陆出生、15岁移居台湾、之后旅居海外的现代主义诗人,以自己的“愁予风格”所形成的艺术魅力风靡海内外,深远影响。这是郑愁予广为流传的一首诗歌。它一方面借用思妇征夫的题材表达相思的痛楚:江南、春帷后等待的女子、没有归来的远方游子等,自古以来都让人唏嘘;另一方面,它又不仅是一首表达爱情主题的诗歌。诗人在《后记》中说:“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是抗战初期,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母亲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打仗的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争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母亲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主题……”结合郑愁予这一代漂泊的中国人动荡的人生经历,诗歌陡然增加了广阔的历史感。从哲学的层面上看,这首诗包含了对芸芸众生生命的思考,寄予作者的悲悯情怀。“诗人借用了痴情的女子思念归人的这个传统的题材,表达了现代人的一种时间的乡愁,一种生命的乡愁。”[2]“诗人要以《错误》结合《客来小城》而成的《小城连作》,点出生命中无可如何之苦……两首诗的结合,跳脱了情诗的桎梏,以传奇的方式诉说生命的无常。”[3]都是后人引发的联想。

在表现《错误》丰富主题的艺术中,莲花意象是点睛之笔。“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里面或许包含着一个美丽的生命,一段美好的感情,一种无可奈何的人生。诗歌通过“莲花”比喻女子不仅有着莲花般的美丽容颜,更赞美她有着纯洁的心灵,忠贞不渝地守护着爱情;而借“莲花的开落”赋予这段爱情悲剧美,相思女子姣好的容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苍老憔悴,他们美好的年华也跟莲花的开落一同消逝,爱情结果是什么样却没人知晓。“莲花的开落”中得到很好诠释了思妇征夫的爱情与漂泊现代人的经历、人类共同的命运等生命的共感,让人想起了王国维由“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联想到“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大大拓展了诗歌的抒情境界。

三、东方情思的象征

《等你,在雨中》的作者余光中是现代诗坛中另一位爱莲的人。被称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的余光中,本质是一位诗人,其创作从一开始就与“五四”新诗有着较多的联系,最初受潮流的影响明显地有现代倾向,而几次赴美在异域文化的映衬下民族意识警醒和清晰起来。莲对他来说有着特别的含义,他说“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4],为此他甚至创作了诗集《莲的联想》,表达对莲的钟爱,其中不乏美名远扬的篇章,如《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 典雅清丽,款款有致,既写爱情又超越爱情,显得现代又古典。全诗用“莲”的意象来抒发感情。开篇: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这里“你”与莲交融一体,融合为一个意象,生动写出爱情的美好和浪漫。看到了情人“步雨后的红莲,翩翩”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走来”,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永恒。最后一句“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让人联想到白石道人《念奴娇》中无一字提到莲,又句句写莲的传神小令,那“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使人隐隐看到莲花好像化身的冰清玉洁的美人,与欲去还留的长情诗人的惺惺相惜,以及诗人在对莲花的爱恋中表现出来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追求,充满东方古典的韵味。“我愿在此,∕伴每一朵莲花∕守小千世界,守住神秘”(《莲的联想》)对于莲的联想,使诗人“找回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富魅力的形象和韵味,进一步达到东方传统文化所寻求的对于净化、超越的皈依。”[5]有意思的是,在台湾文坛莲不仅是余光中一个人的独爱,其他许多作家诗人笔下也都出现过莲,代表着东方情思的莲成了乡愁的载体。

四、现代新诗对传统莲花意象的接受

以上现代新诗中的名篇用现代中国语言抒写现代中国人的情怀,表现现代中国人的思考,同时又有洋溢着浓浓的古典情意,莲花意象是其感应古典辉煌的代表形式。在我国传统中,“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琢”的莲花一向给人超凡脱俗的美感。考古发现,它最早发源于中国。中国古老的典籍《尔雅·释草》对它就有了解释,称:“荷,芙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6]当代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莲的解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中。地下茎肥大而长,有节,叶子圆形,花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子,都可以吃。也叫荷、芙蓉、芙蕖等。”[7]大部分时间里,“莲”和“荷”是混称的,没有特别的区分。春夏乡间野外或普通人家时常可见其身影,中国人对它都不陌生。

意象是中国传统诗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历代诗人刻意经营的美学单元。“在中外诗学范畴中,意象是一个内涵丰富,众说纷纭的概念之一。但是,把意象作为一种心物交感互渗的审美产物的这一观点是较普遍认可的。”[8]无论是“雨里红蕖冉冉香”还是“门外野风开白莲”,因为独特的品赋,莲花自古以来得到文人骚客的喜爱,成为他们常咏不厌的对象。莲花很早就被写进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山有扶苏,湿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郑风·山有扶苏》),又如《楚辞》“集芙蓉以为裳,因芙蓉而为媒”“才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等句。在传统诗词文化中,莲花意象一方面普遍地象征了单纯的美、美妙女子或爱情相思。例如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沈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出荷美妙的神貌;《汉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借鱼戏莲隐喻男女爱情的快乐追逐;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出门采红莲”“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取“莲子”与“怜子”同音,表达女子对情郎既爱又怜的深情;杨万里“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是女子美貌的比拟。其次,莲花是卓尔不群君子品格的象征。《楚辞》惯用香草美人以喻高洁,莲的意象即在此列。到了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赞誉莲是花中君子,称自己“独爱莲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借莲花叙说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对后世文人影响甚大。再者,莲花寄托作者的人生哲思或宗教情怀。莲花在佛教文化中是净土庄严的神的象征,是圣洁的代表,是正大光明近乎完美的植物。“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象征身正清高的心境,以及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外物所扰的宁静追求,蕴含哲理,透露禅机。总之,莲花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熠熠生辉的文学意象。

正是因为莲花意象在传统诗词中的这些意义,读者在阅读《沙扬娜拉》等现代诗歌才会引发关于爱情、美、高洁等自然的联想。对比传统诗词,现代新诗莲花意象在传承中有自己的特点,它更多表现为在一首诗中同时包含多个审美内涵,被赋予了爱、美、自由洁净、东方神韵、生命哲思等更丰富的现代意义。李广田说:“美的思想必须由美的形式才表现得好。只有在表现上,艺术家才存在,艺术家的力量才有用武之地。”[9]莲花意象的经营是中国现代诗人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五、结语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20世纪初经由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核心人物庞德的介绍与宣传,中国的诗歌和意象理论走向世界,成为影响该派理论与创作的重要因素。意象派在欧美引导了一场深刻的文学变革运动,不但给英美诗坛开拓了一种新境界,而且这种创作理念反过来又对中国正在尝试中的新诗运动给予积极的影响。从中国现代新诗的接受可以看出,莲花这个古典意象仍焕发着迷人的现代活力。它也说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丰富的宝藏和巨大的生命力,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

[1] [保]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情爱论[M].陈行慧,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168.

[2] 戴海光.论郑愁予诗歌中的乡愁主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8,20(3).

[3] 潇潇.心物交感互动:好诗的基本条件——以林亨泰、郑愁予的两首诗为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4] 余光中.余光中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306.

[5]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90.

[6]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74.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704.

[8]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 [J].文学评论,2005,(3).

[9] 转引自钱理群,温如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90.

责任编辑:余朝晖

2095-4654(2017)01-0065-03

2016-10-28

I106.2

A

猜你喜欢
新诗莲花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云莲花灯
莲花湖『变身』
新诗之页
意象、形神
新诗之页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新诗之页
新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