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语境下中国公民新闻发展问题研究

2017-03-01 23:14段婷婷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公民信息

段婷婷

(湖北科技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微博语境下中国公民新闻发展问题研究

段婷婷

(湖北科技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公民新闻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是中国新闻事业一个大的进步。而微博的出现,则极大地扩展了公民新闻的传播渠道,为公民新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本文将结合微博近几年热点话题,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分析中国公民新闻的特点与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微博;公民新闻;问题

伴随着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以及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大众利用手中的摄录、通讯工具参与到新闻信息的采集、传播当中来,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不断提高。由此,公民新闻应运而生。公民新闻,即由非专业新闻工作者采集、分享的第一手新闻报道。微博的出现,则极大地扩展了公民新闻的传播渠道。微博自身所具备的低门槛、方便快捷的特性为公民新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据CNNIC互联网发展报告称,“截至2016年6月,微博用户规模为2.42亿,使用率为34%。” 在微博的推动下,公民新闻得到更加快速地发展,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通过微博把新闻信息发送出去,普通大众从此拥有了主动获取并发布新闻的自由。

一、微博公民新闻体现的特点

(一)口语化、主观化的表述

传统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述讲究精准、严谨,遣词造句一定要严格符合语法逻辑,对关键词句要反复斟酌。而网络环境相对于传统传播环境而言,则更加的私人化、自由化,人们可以根据自己性格和喜好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在网络上,人们不必仔细斟酌词句的内在涵义,只要符合自己的表达习惯就行。因此,微博中公民新闻的语言随意性强,极具口语化、主观化。

例如, 习总书记在深圳视察期间,一个微博名为@陆亚明的网友发布了一条微博:“巧遇习总书记车队。因为车不成队,稀稀拉拉,实在拍不出一副像样的‘车队’图片。我想说,我真无意山呼万岁,但是,相反,这是官员应有之风范,惟愿慢慢变成常态。”从这条微博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篇微博报道的语言非常口语化,就像一个朋友在跟你分享刚刚看到的奇闻,遣词造句非常随意,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除此之外,该网友在陈述完自己所见之后,还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说......”、“我......”,夹叙夹议,非常地主观化。这种新闻报道相对于专业的新闻报道,可能显得不够严谨和专业,但却更具有人情味,也更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和认可。

(二)题材的多样化

盘点2016年上半年微博热搜话题:“全国两会召开”、“魏则西事件”、“雷洋案”“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哈尔滨‘天价鱼’事件”、“香港旺角暴乱事件”、“女孩痛斥北京医院‘号贩子’事件”等。这些热门话题涵盖了政治、文化、娱乐、民生等方面,题材丰富多样。具体分析这些微博热点话题,可以发现:

(1)民生类题材居多,更加关注公共利益。以往我国新闻报道多以政治类、经济类新闻为主,而微博环境下公民新闻报道的题材更加宽泛,社会不公、食品医疗安全等公民较关心而传统媒体较少报道的新闻题材成为公民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如“魏则西事件”、“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事件”等都是普通大众较为关注的民生话题。

(2)负面报道居多,正面宣传较少。以往的媒体更多关注的是社会上的正能量,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负面报道为辅。而从微博中,我们可以发现,公民新闻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社会中比较负面、比较阴暗的一面,以起到吸引眼球、博得关注的目的。例如“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香港旺角暴乱事件”等负面报道。而像“全国两会召开”这些相对正面的话题,网友们也会爆出很多负面的新闻。其中,某些网友想法偏激,看法过于片面,很容易误导受众,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结构形式多样化却缺乏章法

因为微博的文字限制在140个字以内,所以大多数发布者多选择以文配图的形式发布新闻,简单的文字配上清晰明了的图片或视频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发布者的意图,而且也能让人一看就明白。例如网友@陆亚明发布的习总书记视察深圳的微博新闻就是以图配文的形式,“有图有真相”,配上图片,可以增强新闻的可信度。

不过,由于微博发布者都是非专业人士,因此,文章结构往往显得松散、缺乏章法,通常是网友想到什么或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文字结构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而传统的新闻形式结构严谨,一般采用经典的“倒金字塔结构”,即开头写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中间和结尾部分的重要程度逐渐递减。

(四)参与度高、互动性强

传统的新闻报道是一种单向性的传播,新闻信息由新闻生产者单方面地传递给受众,受众只能被动接收,是一种“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而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则改变了以往新闻传播的模式,受众不仅是新闻的接受者,也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传播者,新闻的主动权逐渐掌握在普通大众手中,是一种“多对多”的新闻传播模式。因此,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突破了过去传统媒体向受众单方面传递新闻信息的模式,转变成互动性更强、参与者更多的多向互动式的传播模式。

例如,“2015微盘点之微博年度十大事件”话题度排名第一的“天津塘沽大爆炸”,其“微博全站阅读量为1 037亿,用户参与讨论数共1.9亿条,转发数为‘758 357’,评论数为‘73 402’,点赞数为‘452 855’”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微博公民新闻的参与度非常高、互动性比较强。

(五)及时性、自主性强

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时,微博公民新闻报道就体现其优势所在。由于突发事件是突然的、没有任何征兆的,在传统媒体接到线报、调动人员、准备设备赶往事发现场时,很多第一手资料已经不复存在了,因此往往错失了最佳的报道时机。而微博公民新闻的报道则不存在以上问题。因为微博公民新闻的报道主体分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从区域上比传统媒体分布更广,从数量上也比传统媒体人数更多。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身处事件中心的网民将第一时间在微薄上把信息发布出去,让更多的人及时了解事件的发生及进展,网民看到信息后也会主动加入到事件的讨论与转发,完成信息的二次甚至多次传播,以此引发广泛的关注。

任何发展太快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公民新闻”的概念是一个舶来品,与其他国家相比,本身就存在很多不足。而微博也才诞生几年时间,公民新闻在微博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微博公民新闻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的真实性问题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新闻报道的事实都应该是真实的,不能凭空捏造,也不能无中生有。受众乐于接受公民新闻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更方便、更全面地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因此,真实应该是公民新闻必备的一个重要要素。然而,由于微博中缺少一个严格的“把关”,公民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很大的质疑。在微博中,人们可以随意发文,信息的准确度不高,为了吸引眼球,发布者甚至会夸大某些细节,这也造成微博中往往充斥着很多虚假新闻。据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于2015年6月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2015)》显示,当前,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

假消息成为谣言的温床。由于微博内容短小、浅显易懂,其传播速度极快、范围也极广,一条消息可以很快传遍网络,极易形成病毒式传播。如假新闻“吃麻辣烫感染H799病毒”。2015年11月,有网友发布消息“紧急通知:大连市杨屯市场公共新闻可以上网搜寻,暂时别吃麻辣烫/米线。开发区医院一患者昨天凌晨四点二十一分因H799死!年龄31岁,孩子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因为米线和麻辣烫都是食用胶。纯米线没有这种味道,辽林省刚开完紧急会议,大连市已有多人被感染。”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向来是中国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这则新闻正是抓住了民众的这种心理,很多网友在未经证实该消息的真实性前提下就进行疯狂转载,一时之间“吃麻辣烫感染H799病毒”的消息传遍微博,不仅给涉事人形象和收入造成影响,也让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阴影,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因此,公民新闻在解放广大普通公民话语权的同时,也应该确保新闻事实的真实性。

(二)话语权问题

微博是一个低门槛的平台,不管你是名人还是草根都可以参与进来,这种看似平等的关系中,其实也存在话语权的不对等性。

据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1.91亿;城镇网民占比73.1%,规模为5.19亿。”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发达的网络让更多的人有“发声”的机会,但这并不针对所有人。农村的经济、文化相对于城市还是有很大差距,网络的覆盖率不高,对于大部分农村人来说,他们不可避免地丧失了一定的话语权。

除此之外,微博看似每个人都有发布信息、传播信息的机会,但民众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微博普通用户的粉丝一般为自己朋友、同事、同学等,传播信息的广度不够。而名人们的粉丝量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几千万,随便发布一条微博就有上万的评论和转发,传播信息的能力更强。正是有庞大粉丝数做为支撑,名人们一般都会成为话题的主导者,普通大众则会有意或无意中受到这些名人的影响,并慢慢接受他们所传达的思想和信息,形成一种无意识人格。就像勒庞在他的《乌合之众》中谈到的一样,一个人如若进入到一个群体中,其个性就会丧失,群体思想将统治个人思想,而群体的行为则会表现为情绪化、低智商和无异议。因此,一旦一个有着主体意识的个人融入到一个群体中,就会成为乌合之众的一份子,无意识地丧失自我,而这种被名人主导下的传播环境,草根们的话语权自然相对减少。这种话语权的不对等使草根微博用户的信息发布权和知晓权在搜索引擎的刻意安排下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也使得公民新闻在微博中并不能成为人人可见的新闻传播样式。

(三)伦理道德问题

微博是一个匿名的开放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分享信息、表达自我观点,陌生而庞大的网络世界给了网民强烈的安全感。但是这一权利一旦被滥用,就会引发很多道德问题,如个人隐私遭泄露、随意对他人人身攻击、黄色信息泛滥、发布不实传闻等。如前段时间娱乐圈及微博最大事件“乔任梁之死”,当这一新闻还未得到证实时,关于乔任梁的死因就出现了多种谣言,有“他杀说”、“SM致死说”,竟然还出现了“首富之子雇凶杀人”等多种说法,有些还“有图有真相”地配有一些相当隐私且暴露的“相关图片”,这些谣言不仅给相关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困扰和名誉损失,这种过度消费的行为对死者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

由此可看出,微博公民新闻的传播者有相当一部分都缺乏一定的道德素养,而缺乏“把关人”的网络成了他们天然的庇护伞,各种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充斥微博。有关部门如若继续放任不管不顾,未来将会引发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三、微博公民新闻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何使公民新闻在微博环境中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成为了公民新闻发展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加强网络“把关”环节

尽管公民新闻的出现与发展,给了普通民众自由传播新闻的可能,但是,绝对的自由也给网络空间的规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新技术的革新使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效用在微博中失去功能,微博公民新闻朝着恶性方向发展,隐私权、名誉权、知识产权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害。因此,加强微博公民新闻“把关”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由于微博网络传播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把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网民方面。在微博中,广大网民拥有发布、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利和自由,所以每一个微博用户在传递新闻信息时应该自己充当传播的把关人。对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做到“把关”。做到不制造、传播虚假、可疑信息,及时举报、揭露不实信息。

(2)微博运营商方面。由于目前微博用户年龄层次、社会阶层分布较广,网民普遍素质不高,仅仅依靠网民个人的“把关”还远远不够,所以微博运营商的“把关人”角色发挥着关键作用。运营商应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新闻内容加强技术管制,过滤或直接屏蔽掉不该出现的"糟粕"内容,防止不实甚至违法的信息在网路上传播。

除此之外,运营商还要对新闻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一些侵犯隐私权、违反伦理道德及社会公德等信息拥有修改甚至删除的权利和义务。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微博公民新闻出现的内容良莠不齐、虚假信息横行、网络犯罪层出不穷等一系列问题,其根源在于无法可依,法律的制定与技术的革新相比具有严重的滞后性。政府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才能从根源上遏制不实、不法信息的发布与传播。

不过对微博等自媒体制定法律法规,业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有些人认为自媒体发展速度过快,必须制定专有的法律法规加以完善;而有些人则认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以开放性、自由性见长,如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会限制其发展。两种观点各有其道理,笔者认为完善自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刻不容缓,不过切忌直接套用传统媒体的既定准则,应考虑自媒体自身特点制定有效可行的政策。

首先,政府必须制定合理的界限以处理好公民表达的自由与对内容的管控。公民新闻给公民提供了言论自由的机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不过在支持的同时也要对不良信息进行严格管控,对信息发布进行有效引导。

其次,政府应对网上不良内容、犯罪行为制定严苛的惩罚制度。针对微博公民新闻中经常出现的侵犯隐私权、著作权、名誉权等特别恶劣的行为,政府可根据恶劣情况罚款甚至量刑。

(三)提高民众道德及媒介素养

政府对公民新闻的法律约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道德约束则可以与其进行有效互补。提高民众的道德素养,可以有效减少恶性网络暴力及网络犯罪事件的发生,营造良性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

媒介素养,即“人民使用媒介时所具有的一种综合能力,可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媒介使用能力、媒介信息接收能力、媒介表现力。” 如今,各色各样的媒介充斥在我们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媒介,如何有效、方便地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如何辨别、屏蔽无用的媒介信息,这些都是公民在接触媒介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提高民众媒介素养一方面可以提升民众发布、传播、辨别新闻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公民新闻的质量,使更多的优质新闻得以挖掘,虚假新闻得以遏制,使公民新闻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具体而言,公民应从以下几点提升自我的媒介素养:首先,广泛阅读新闻媒体相关书籍,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主动学习优秀的新闻稿件,多练笔,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最后,勤思考,对媒介信息要有一定的辨别力。

如今,虽然公民新闻在中国还处在萌芽和起步的阶段,相关的管理体制还不够规范和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公民新闻已逐渐成为一种新闻常态,新闻界也一改之前不屑甚至排斥的心理,开始慢慢接受这一新的新闻形态。而在微博等网络传播环境中,公民新闻更是得到了长足、快速地发展。不过,它给公民带来自由言论快感的同时,也给很多不法份子提供了造谣的契机,给个人乃至社会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如何正确处理好公民新闻的优势、劣势,因势利导、为我所用,是所有媒体人及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1] 马雨桐.基于微内容的新闻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1.

[2] 李莹.我国公民新闻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D].湘潭:湘潭大学,2011.

[3] 周岚.新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真实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4] 梁纪朋.公民新闻发展现状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08.

[5] 裴媛.自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新闻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5.

责任编辑:王淑华

2095-4654(2017)01-0091-04

2016-11-19 基金项目:湖北科技学院校级培育项目(2016-XC-020)

G206

A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公民信息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订阅信息
十二公民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展会信息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