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下颏,但不过分

2017-03-02 22:36齐世明
杂文月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国人希腊外国

●齐世明

这样的场景寻常见:逢节庆,社区总要“联欢”或“茶话”,散会时,“塑料家族”与餐巾纸满地“角逐”,有人叹曰:嗬嗬,同样情状,要在外国,收拾得利整整的……类似言论,亦时见网上、报端,一言以蔽之曰:国人素质忒差!

笔者无意顺此“理论”,倒是另一波刚熄的网上热议吸引了笔者的视线。巧得很,这是一纸媒披露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后,地面一片狼藉的画面,遂在中国网络上引发了一场讨论。那洋文明达相当高“段位”的“汤姆大叔”,竟然也……乱扔垃圾!这似乎让一些同胞异常兴奋地找到了“自信”……

读此,笔者的“大脑天空”立刻飘过五个字:言必称希腊。

“言必称希腊”是毛泽东在1947年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名句。溯古,《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言“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毛泽东借这个句式,创用了一句“言必称希腊”,批评党内的教条主义,“信而好古”,钻到故纸堆里出不来;从另一角度说,“仰承洋大人的鼻息”到何种程度?

此际,笔者用言必称“外国的月亮……”而直指现时,因为这种以“洋”划线,凡“洋”即标尺,作为一种历史的和文化的现象,由来已久。

194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在新生开学典礼上说:“美国的天空比中国蓝,所以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一言既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遂“谬种流传”。

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止一拨国人发声“慨叹”:那外国的月亮真比中国的圆……当然,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足已证明,这堪称经典的“贻笑万世”(宋·刘敞《论温成立忌》语)的谬论。而今,不再言外国的物质生活如何“漂亮、鲜亮”,则道外国的文明素养、精神生活如何“高大上”……显示了“言必称希腊”到言必称“外国的月亮……”的“一以贯之”,其背后,怎么看,都晃着《法门寺》中贾桂的影子——赐坐于他,却说“奴才站惯了”,不敢坐。其实,长期站着,他已经“不会坐”了。

此际,我诵一句英文的“成语”:“抬起下颏,但不过分。”与泱泱同胞龙的传人共勉,并以为这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国民应有的自尊,也是一个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奋然前行的民族应有的自信……

抬起下颏,但不过分,是国人面对世界最适合的角度。

一个人低惯了头,长此以往,没有错也会油然觉得自己有错。那种自卑的姿态,似乎永远在领悟被批评的必要,永远在研究别人似乎留下的脚印……

一个人总是采取仰望的姿势,目光便不断去追逐新的高度,不会注意脚下丰厚的黑土地了,结果呢,要跌跤的……

是故,你不必因为祖奶奶“三寸金莲”百年而自惭,也不要因为“西点军校学雷锋”系“愚人节消息”而自讽,更不可学习西方先进,就筷子易为刀叉而自轻……

同理,也不要因美国名家奥戴德·申卡尔放言“21世纪是中国世纪”便自高,更不可被西方大报忽悠“五年后中国将成世界第一,引领世界”便自傲,也不必因凡来宾皆盛赞,华夏经济创连年高速度增长“奇迹”便自狂……

纠其实,论“时令”,欧美都有风雪夜,非洲亦有月圆时;说“人性”,各国都有“黛玉、宝钗”,也都有“薛蟠、焦大”…… 我们断不可凡“洋”即标尺,不要动辄美国如何如何,不以“太空中可以看见万里长城”的传闻便欢欣雀跃,亦不以披萨大卖便将天南地北的馅饼店皆“易帜”……

俯仰间显自尊,我们应取的态度就是充满自信地挺立在自己广袤的土地上,对外不卑不亢,令己庄敬日强(语出《礼记·表记》:“君子庄敬日强。”),即以庄严持重的态度,谋求日渐笃实,自立自强。

猜你喜欢
国人希腊外国
从“碰碰船”到希腊火
寻找最美一抹蓝——希腊纪行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被嫌弃的宋国人
希腊Baiser餐吧
金诃 希腊浪漫之旅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