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病梅

2017-03-02 22:36
杂文月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龚自珍病态情趣

●赵 威

当下,号称“全民直播”的时代来临,各类网络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仅各类直播软件就超过300款,各种光怪陆离的直播层出不穷。《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占网民总数的45.6%。虽然各部门不断联手净化网络空间,但网络直播仍良莠不齐,仍有很多俗不可耐、肤浅庸俗、无聊至极的直播,例如,有人直播吃饭、睡觉、逛街、打架、遛狗,甚至调戏妇女、性交易讨价还价、虐待动物等等,五花八门的网络直播秀,从某个侧面揭示了了社会某些人的病态审美,其拥趸更是达到了亿量级,令人震惊。

说到审美情趣,笔者想起生活在“万马齐喑”时代的龚自珍,他曾在《病梅馆记》里记述了一件琐事:一次,龚自珍买了三百盆梅花,竟然没有一株是自然生长的,全都是畸形的病梅!原来,江浙一带的文人画士有一种孤僻之瘾——对梅花的审美情趣是以弯曲、横斜、稀疏为美,而认为自然长成的梅花不够风雅。于是,卖梅花的人为了卖个好价钱,就对梅树进行了加工,用斧子砍掉正枝主干,养其旁枝;剪去新枝,以求疏阔;遏制了梅花的生气,造就了矫揉造作、曲尽其态的病梅。

梅的扭曲,源于人们审美情趣的扭曲;审美情趣的扭曲,则是人性、灵魂扭曲之必然。如果理解了龚自珍所处的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这篇《病梅馆记》记的是什么。同样,晚清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刻画了这样一个被扭曲的灵魂——老秀才王玉辉。封建正统思想在他脑中根深蒂固,平日里,他张口闭口只有一个字“礼”。他的女儿因丈夫死了,准备绝食自杀以殉夫,别人都极力阻拦(包括他女儿的公婆),王老夫子却击节称赞:“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情,不必阻拦!”女儿终于饿死,他反而仰天大笑:“死得好!死得好!”

王老夫子不乏生活原型,清人笔记《壶天录》中则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福州哈去村一位新寡的孀妇,告知众亲友,自己择了良日,以身殉夫。那天,她在广场上竖起一个高架,用绳子套住自己的脖子,踢掉椅子后,很快气绝而亡。这一切,都是在众目睽睽下完成的。那些同族亲友眼睁睁地看着她把自己吊死,以此,为家族博得了节烈的名声。

看客的心理反映时代的风向标,又对社会风气助推一把力。网络是虚拟的,也是真实的,如果人们不是欣赏自然、健康、真实、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态,而是偏爱猎奇、病态、庸俗、无聊的各类直播,那和龚自珍时代欣赏扭曲的病梅的病态人又有何差别呢?

猜你喜欢
龚自珍病态情趣
病态肥胖对门诊全关节置换术一夜留院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病态肥胖对门诊关节置换术留夜观察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君子之道:能移而相天——王夫之《庄子解》对“社会病态”的气论诊疗
钻一钻《龚自珍》的空子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龚自珍的人才观
文学道德的病态表现与选择改变
胸中垒块发千钟——龚自珍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