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论教育改革在电子信息实验领域的研究和成就

2017-03-02 23:20汪迎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1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教育改革实践能力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的大趋势,电子信息学科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需要与时俱进,本文主要通过对教育改革在电子信息实验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如改变传统的填鸭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老师和学生双向的努力,培养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实践机会,促进了高校电子信息实验领域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育改革;电子信息试验;大学教育;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一、引言

俗话说,学以致用,无论学生们学习多少书本上的理论,最终都要恢复到现实上,为现实服务。长年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填鸭式教育,千篇一律的培养雷同的人才和思维不说,也缺乏起码的创新能力,前景令人堪忧,当前世界是一个信息化,日益变化更新换代的新的时代,稍有不慎,没有及时更新变换自己的知识宝库,就有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电子信息实验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和领域,由于电子计算机诞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而电子信息实验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总共的发展时间前后不超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却取得了这么显著的成绩,这一切都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和辛勤劳动。

不得不说,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创新的发展,那么怎么才能促进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的实验部分呢?由于实验的实践性比较强,在如今缺乏实践,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情况,我们应该加强教育在电子信息实验领域的改革,对我国高校整体的科研成果和实践水平都产生重要影响,为以后的教育改革提供学习的榜样和参考借鉴的范例,有助于以后的发展和进步,下面就通过本文的介绍,来一步步简单了解一下电子信息实验的教育改革进程。

二、加强对实验室的集中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的基本场所,是培养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想在试验领域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先从对实验室管理模式作一初探,加强对其的集中重点管理。

在多年的应用过程中,传统的实验室分散管理体制明显地暴露出弊端。由于现存的实验室规模小且功能单一,严重地制约了学科交叉渗透,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室管理各自为政,各验室考虑自己的利益较多,不利于整体协调。实验室建设重复,既不能充分发挥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又浪费了有限的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能形成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效益。此外,小规模的实验室必然实验教师少,无法给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提供环境与时间保障全天候对学生开放。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进行科技创新的我们采用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实验室集中管理体制。将过去的各系、学科教研室管理的实验室分散管理体制改革为以学院管理为主的集中管理新体制,成立了学院实验技术中心,其核心是实验教师、实验经费、实验任务和实验设备等实验资源实行统一的科学管理与合理配置。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老师和学生中间引起了一阵好评。

三、创新体系实践培养及评价体系

新时代背景下的的教育改革主要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培养改革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整体的素质为方向,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在学科课的学习上,扩展学生的学科知识面,同时加强课外实践,综合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实践创新能力。这个过程中教育学家指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实践创新体系并进行有效评估,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方案,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这项计划广泛应用了广大的国际国内经验,参考大量资料文献,在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面向社会需要的现代电子信息创新应用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教改内容主要如下:

(1)为了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我们必须以创新为核心,建立新的教学体系,规划不同以往的大学生学习计划,并且辅以相匹配的学分系统,运营更加符合当代学习生活的教学管理机制。

首先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形式的授课方式,将实验与课堂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并且要优化实验,防止学生的反感。其次我们必须使学生在课后仍能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实验及实践活动,比如学科能力培新、科学竞赛以及相应的社团活动,使得学生长期保持创新及动手能力。然后我们必须增加科普活动,专题讲座及相应活动应当在较大范围、较长时间内进行,使得学生充满活力,并且具有多样的选择性。最后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学分系统,使得学分的考核更加的全面且具有信服力,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活动。

(2)与国际接轨,及时了解国际最新动向和科研成果,为学生将来走向国际,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基础。该评估计划,不能墨守成规,需要不断更新变化,密切关注学生們的变化和进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学习方案。

同时,加强对老师的专业培养,老师是教学的传授者,老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所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自觉学好英语和学科知识,要从老师做起,为人师表,并由精彩的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此外,老师也要发挥课堂的带头者作用,主动加强师生交流,课下不断总结与归纳自己从外文资料所学的新理论与新技术,既能和学生共同扩大知识面和眼界,又能达到即打好英语和学科基础、又提高实践创新性的教学效果。

(3)在进行传统的书本基础理论中,还要同步开展面向网络新模式的创新实践学习。首先,需充分利用网络新模式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来指导学生多参与创新实践。针对该情况,本实践评估体系已充分利用学校已现有的的网络课题环境来提高创新实践教学效率。如网上的在线“教学管理系统”、“网络学堂”和“师生在线研讨”等。另一方面,则需鼓励学生针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利用网络新模式,提高学生思考的能力。

四、教改评价与管理机制协同创新

教改评价与管理机制也是协同创新实践培养模式的关键一环。主要指的是,根据教改决策指挥,运用最佳机制和方法,将各个教学管理机构协同组织起来,使各教改环节和活动得以统一协调。教改评估也是建立健全和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的有效手段,直接关系到教改目标的实现和运行效率与效果。

不过在教改的实施过程中,因学生能力素质的多元化和因材施教的原因,还需及时反思和评估教改实践效果,来及时纠正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否则就会逐渐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影响教改实践效果。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教改评估内容、方法、机构等整体分析与综合,构成闭环系统,保证质量评价的有效运行。积极开展针对案例的课堂小组讨论,集体研究,营造良好的面向案例学习的氛围,师生互动交流经验,来确了构成综合创新实践案例评价问题的要素。其中,在确立指标内容、各因素权重、评价模型等三个紧密联合要素的评价环节,并评析优缺点。

在案例研讨基础上,还需要加强总结提高,以便举一反三地应用于更多创新实践场合。比如制定评价目标、基准,收集教改反馈意见、对比教改效果与预计目标间的差距,分析原因、矫正错误的对策,来获得对学生的客观评价与管理要求,取得不断地发展。

五、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时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学习和研究都要以学生的知识和结构能力为前提,否则再好的课程都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

(1)现代多种授课方式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绝大多数都是按照课件内容、显示顺序适当选择板书方式,并以适当的手写体辅助配合,使学生产生回归黑板教学的感觉。板书文字宜少而精,给学生以较多的思考和记笔记时间。的确教师板书讲授是任何现代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但是在新时代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应该在传统本书的基础上,广泛大胆的引进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比如多媒体教学和课件制作,这两种新方式的引进,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广大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趣味性和学习型显著增加。

不过在受用过程中,如果一味使用多媒体放映图片、视频等资料,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很难把握住重点,所以注意要给教师留有充分的讲解时空和师生互动的余地,在播放多媒体内容之余,以达到单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产生的教学意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回味无限,既体会美,又能学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实行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形式方面,老师要注意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老师要按照课程要求,对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进行认真的讲解,完成课程大纲的教学任务,确保基础的打好,和学分的获得。在这个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改变仅仅老师讲课的尴尬现状,同时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活跃起来整体的课堂气氛。

同时,在课程结束之后,老师也要注意课下多多关注,为学生提供和推荐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课题项目和科学研究,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多重思考领域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学会创新,甚至热爱创新,成为一个具有基础学科知识和更高创新素养的人,具备完善的科学精神。

结语

教育改革自从实施以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近几年来的教改实践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实验课程改革方案中对基础实验课程平台搭建的困难估计不足,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今后的教改实践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本文主要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以后的试验操作中能够及时应用,力求改善。

参考文献:

[1]屈林岩,王言根,宋毅,等.大学生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6):18-20.中國大学教学,2004(6):18-20.

[2]汪蕙,邓丽曼,张文雪,等.电子与电气信息类学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12-15.

[3]高建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的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5):28-29.

[4]成立,李庆明,王振宇,等.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之我见[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3):93-96.

[5]赵德安,成立,李长杰,等.工科电类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1):78-81.

作者简介:

汪迎(1965.4),女,汉族,江西省上饶市人

单位: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职称:实验师 专业:实验系列

研究方向:基础电子技术(电工、模电、数电、电路分析)实验或计算机,偏重前者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教育改革实践能力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