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2017-03-02 00:12安丰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2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思想品德有效性

安丰伟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是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主要途径,它是建立在社会生活之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改革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想品德 小学教学 有效性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也进行了教学改革,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策略和观念,但是从我们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当前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阻碍,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改革,寻找合适的方法和途径,采取适当的措施,创造条件,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1]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我们目前的大部分老师教学观念依然是比较落后的,他们没有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去进行教学活动,对新教材缺乏一定的深入研究,采取的仍然是以前的教学方法,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接受信息,学生缺乏主动性,知识内容仅仅局限在课本和课堂上,实践活动少,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

2.学校和老师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重视程度较低。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只是对着教材讲课,照本宣科,或者是让学生自己读读教材,看看电影,根本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升学率,有的老师甚至占用品德课来学习其他的课程,而学校对这种现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理睬,老师的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学生,使得学生从内心对这门课程也是不重视的,也就不好好学习,对于正处于身心不成熟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思想是非常不好的。[2]

3.老師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太过陈旧。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但是许多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依靠书本上的内容,并没有结合社会实际中的一些例子,而且把一些陈旧的故事翻来覆去的讲,缺乏新意,这样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长期下去会导致学生对社会生活了解较少,脱离现实,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影响不好,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社会实践,因此,老师必须多研究现实案例,把教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现实趣味性。[3]

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分析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课程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教学课程作为基本的依据,把知识技能与情感教育等结合起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且要不断运用到实践中去,根据实际教学随时修改目标,与时俱进,防止教学目标与实际脱节。其次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要注意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实际,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最后制定了教学目标就要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目标贯彻到整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要把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优化教学设计,例如设计一些课堂提问的环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还可以通过树立学习榜样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除此之外,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创立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景,还可以扮演各种角色,亲身体验,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坚持民主原则,注意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收集学习资料和信息,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花钱的学问”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家庭中的角色,设立一个家庭小账本,把一个星期之内的花费都记录在账本上,并且在班会上评出花费最合理的账本,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消费的小窍门和小技巧,给学生传授一些正确的消费观念,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4]

3.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

课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老师也必须重视课本以外的生活实践。在教学中,老师必须随时关注社会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多接触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物,让学生增长见识,并且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同时还要注意拓展课外知识,在教学中多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活跃课堂氛围,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会生活,感悟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认知水平。例如在“交通与生活”这一课中,老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运输方式?最多接触的是哪几种?平时出行哪种方式运用比较多?对于火车、客车等交通方式了解多少等等?如果不了解,就利用回家课下的时间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还有我们平时出行经常遇到的交通灯,对于红绿灯问题,同学们有了解吗?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他们把这些生活常识运用到学习中去。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做好思想品德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绍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J]. 中国培训,2015,06:1-2.

[2]孙会哲.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3,17:147.

[3]韩绍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J]. 中国培训,2015,08:138.

[4]刘文会.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8:4.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思想品德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