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呆萌”老师

2017-03-02 13:03陈玉杰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引经据典豆腐块神情

陈玉杰

到了初三,我们换了个新班主任——夏老师。之前就久仰他的大名。知道他有功夫,很厉害。本以为他很严肃,可每每在校园偶遇时,他总是主动和我打招呼,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恐怖。

开学那天,我见到了夏老师。他很强壮,穿着白衬衫,黑裤子,运动鞋,朴素干净,这位老师的装扮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又仔细地打量着他,忽然感到“这个老师有点萌!”可不是吗?方方的脑袋,圆圆的脸,干净利落的小平头上黑白头发交错在一起,一点儿也不显老。

上课时,他读书的声音很大,很有感情,面部表情也随着书中的情节变化而变化,好像他就是文章中的那个人一样,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自习时,我们都在下面乱哄哄地背书、看书,他呢,则是靠在窗台上把头微微向前伸,呆呆地看着我们。他的眼皮有些下垂,眼角有些许皱纹,脸颊红红的,几颗痣零零散散布在脸上。其中最大的一颗痣是在他嘴唇的正下方。我曾听说,脸上有痣并长得标准的人,一定会很聪明。且不说此话是真是假,但我觉得夏老师就是一个聪明的人。

夏老师很喜欢笑,没事时,便会低下头微微一笑。“你看,你看!夏老师又笑了!”我用笔头戳了戳旁边的同学。“呵呵,老师心里开心呗!”他说道。

夏老师很懂我们,明白我们这些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在想些什么。他从来不会像其他老师一样愤愤地怒斥我们,而是用风趣的话语和我们谈心。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你们要把爱藏在心里,只能含苞,不能绽放。”当时,同学们哄堂大笑,事后,又明白了些许道理。

一次,夏老师又在发呆,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当时老师正在找学生发言,一下子点到了我。我以为他要批评我,立刻紧张起来,呆呆地看着桌子,不敢抬头。直到我旁边的人说:“回答问题啊,愣着干什么?”我这才恍然大悟。回答完了问题,看了看夏老师,他又呈现着呆呆的思考神情,我又是噗嗤一笑。

夏老师即使耐心再好,再能宽容我们,也有发火的时候。一天,他看到我们在教室里只顾打闹时就说:“你们这样做是不行的!是不能和城里学生比的……”他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失望和哀伤。听了夏老师的话,大家内心既愧疚,又难过,见夏老师没有再出声,纷纷拿起书,开始学习起来。这时,夏老师又恢复了原先的神情,微微伸着头,两手插在裤口袋中,在讲台前来回晃悠着……

【片段选登】

王先生上课喜欢引经据典,有的时候讲着讲着就来上一两句古诗。偏偏有的诗太过于生僻,我们听得云里雾里,不解其意。只有班上的“文艺青年”陈子阳同学听了上句就能对出下句,因此二人惺惺相惜。偶有王先生記不起下句的时候,便会问一下陈子阳是否知晓。引经据典是好事,不过有时候王先生会将这些“经”和“典”引用得过了头,等听到了下课铃声方猛然惊醒,可为时晚矣!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因为语文卷上又有多少课本上的内容,语文课整天抱着课文记记背背,又怎能对得起这“语文”二字?

王先生还有一大特长——能写。几乎全国大大小小的报刊上都有他卖出的“豆腐”(他称自己的“豆腐块”,登不了大雅之堂)。更让人称奇的是,此公一贯倡导我们的作文风格要“温柔敦厚”,可他自己制作的“豆腐块”却每每都是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匕首投枪”的杂文。不知道他老人家何以在这方面不能够为人师表?

——江苏盐城市景山中学 成晟《我的老师》

别看夏老师外表呆萌,他可是个内秀之人。他的作文很好,他所办的文学课堂成就了许多学生,成为了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

快要毕业了,我们更舍不得这位呆萌老师。他用大半辈子的时间来教书,教育了许许多多学生,我们只是他教的一个部分,或许是最不省心的吧。可是,他的形象却成了我们抹不去的记忆。

也许在若干年后,我们还会清晰地记得夏老师呆萌的神情。

(指导老师:夏玉桥)

猜你喜欢
引经据典豆腐块神情
小偷是谁
自知
“豆腐块”成长记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美
很多年后
神情在中国舞中的作用初探
喜极而“弃”
恢宏博大 引经据典 史料丰富——高国藩先生《中国巫术通史》出版
小小“豆腐块”亮丽一张报
——兼谈地方党报小言论创作的几点体会
采他山之玉,彰华美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