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人物关系辨析及其品阶考证

2017-03-02 17:58丁学志
黑龙江史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总督尚书绿营

丁学志

[摘 要]虎门销烟是在钦差大臣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的共同配合下完成的。关于这三个人的品阶及相互关系,在目前的很多资料中都莫衷一是。本文利用详实的历史资料考证了林则徐、邓廷桢和关天培的官职品阶及相互关系,进而通过对虎门销烟人物关系的辨析,揭示了清代的官员制度及其内在的奥秘。

[关键词]虎门销烟;人物关系;品阶品阶是官员等级的标志,清朝文官有等内官与等外官之分,等内官的品阶自一品至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个等级。等外官统称未入流官,没有分别。在1839年的禁烟运动中,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是广东禁烟运动中的核心成员。其中林则徐与邓廷桢都属于文官,两人当时的官职同属总督,关天培属于武官,当时的官职是水师提督。关于这三个人的品阶及相互关系,在目前的很多资料中都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将这一问题认真理清一下。

根据《大清会典事例》中官制的内容来看,清代文官中,正一品包括:太师、太傅、太保、内阁大学士;从一品包括: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包括: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总督、侍郎、内务府总管;从二品包括: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布政使。(1)单从清代官制的规定来看,各省总督为正二品,巡抚为从二品。但是我们能否就由此断定林则徐和邓廷桢为正二品官员呢?其实不然,因为在清代官制中,各省督抚都有兼衔或加衔的规定。所谓的兼衔或加衔,主要是大臣因功获得的荣誉头衔或者为了行使职权的方便而增加的头衔。例如清代官制规定:“太师、太傅、太保,系少师、少傅、少保晋衔。内阁各部院大臣加衔。”“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系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晋衔。内阁各部院大臣督抚加衔。”(2)以上头衔基本上都是大臣有功或者国家庆典时皇帝赏给王公、大臣的。

那么,作为地方大员的总督会有哪些兼衔或加衔呢?在弄清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了解总督这一官职的来历。总督是明代开始设置的。那个时代的总督就是都察院派出的官员,即由都察院都御使、副都御使、佥都御使外出担任总督。如果由其它官员如兵部尚书、侍郎任总督,需先加都御使、副都御使、佥都御使衔再去赴任,亦视同都察院派出之官员。在这众多的官衔之中,兵部尚书、侍郎或都御使、副都御使、佥都御使,这是他们的本官职,而总督、巡抚那是对他们的临时差遣。只是到明代末年这种临时性的差遣逐渐成为定制。总督总揽地方的一切军、政大权,成为统辖一省或数省的封疆大吏,是其所管辖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位于巡抚之上。总督既要负责地方的军务,又有察举官吏、监察地方的职责,地方一切官员都要受总督节制。(3)到了清代,督抚制度就逐渐演变成固定的制度了。随着制度的不断调整,总督兼都察院右都御使衔和兵部侍郎衔已成为惯例。都察院是清代中央的监察机关,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长官,有察举百官、审理案件等权力;兵部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官是尚书,次官是侍郎,主要掌管武职选授、处分及兵籍、军械、关禁、驿站等事。虽然总督所兼任的都察院右都御使衔和兵部侍郎衔都是虚衔,并非实官,真正的兵部侍郎依然在京师的兵部,而真正掌管都察院的是在京师的左都御史。但有了这些头衔,总督也就有了察举百官、治理军务的权力了。这也是为了表明总督是朝廷的命官,是中央派到地方的,这是中央集权的表现。总督是否兼兵部尚书衔,需要由吏部请示皇帝定夺。兼兵部尚书的官阶为从一品,不兼的为正二品。例如,乾隆十四年(?1749)议定:“凡总督授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同;巡抚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其应否兼兵部尚书、侍郎衔之处,请旨定夺。”(4)嘉庆十四年十二月,清政府再次规定:“嗣后凡遇以二品顶戴授为总督者。均着兼侍郎衔。俟加恩给予头品顶带。吏部再行奏请兼兵部尚书衔。着为例。”(5)所以,清代总督在署名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串很长的头衔,例如:“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张(之洞)”。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判断一个总督的品阶,关键看其是被授予何等头衔上任的。头衔越高,总督的品阶也就越高。一般情况下,总督为正二品,如果加了兵部尚书衔就成为了从一品。

那么林则徐和邓廷桢两位总督的官衔是什么情况呢?1838年12月,道光帝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东查禁鸦片。道光帝颁布上谕道:“湖广总督兼兵部尚书衔林则徐,着颁给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所有该省水师,兼归节制。”(6)由此谕旨我们可以看出,林则徐在授命為钦差大臣之前已经身兼兵部尚书衔,确切的年份是道光十七年(1837),也就是说,林则徐被擢升为湖广总督之时,是以兵部尚书的头衔上任的。(7)有人认为,林则徐被授命为钦差大臣时,才兼任兵部尚书的官衔,以节制广东水师,实际上这是一种误传。林则徐以兵部尚书的头衔出任湖广总督,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虎门销烟之前,林则徐已位居从一品。

已位居从一品的林则徐又被命为钦差大臣南下禁烟,此时的品阶是否会发生改变呢?钦差大臣,又称“钦差”、“钦派”。明清时期对皇帝钦派外出办理重大军国事务官员的通称。明朝之钦差有出征、出使、巡视按察、专办某差之使命,总督、巡抚、总理、巡视、抚治等官员往往冠此称,到清朝时职任更重,授自特命并颁给关防。清沿明制,正规官员使用正方形官印称“印”,有金、镀金、银、铜之不同,临时派遣官员则用关防,分别以银、铜铸造。印用朱红印泥,关防用紫红色水,俗称紫花大印。因此,钦差大臣属于临时性差遣,事毕则解任。(8)钦差大臣作为皇帝的特使,只是官衔名,没有品阶。所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虽然又加了一个钦差大臣的头衔,但依然是从一品。

道光二十八年(1848)七月十九日,因林则徐在云南平乱有功,道光皇帝赐其“太子太保衔,并赏戴花翎”(9)。道光三十年(1850),林则徐去世后,又被追封为太子太傅。(10)太子太傅与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并称东宫三师,其中,太子太师位居东宫三师之首,太子太傅次之,太子太保又位居太子太傅之下。东宫三师自西晋时期开始设置,负责辅导太子。到明清时期,已成为大臣的加官、赠官,与辅导太子无关。品阶为从一品。(11)因此,林则徐自他上任湖广总督开始,到他去世为止,其官职的品阶一直是从一品。

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时,两广总督邓廷桢是他的亲密搭档。同为总督的邓廷桢其官职位居几品呢?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又字筠,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历任浙江宁波、陕西延安、榆林、西安诸知府,以及湖北按察使、江西布政使、陕西按察使等职。道光六年(1826)任安徽巡抚,至道光十五年升任两广总督。邓廷桢上任安徽巡抚时被授予的是兵部侍郎衔,到其升任两广总督时,这一头衔一直未变。(12)兵部侍郎为兵部的次官,清初满、汉军员正二品,汉员正三品,顺治十六年改皆正三品,雍正八年(1730)年皆升正二品。(13)所以在虎门销烟时,邓廷桢的品阶为正二品。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在《清史稿·邓廷桢列传》中找到佐证,《清史稿》载:“二十一年,琦善撤沿海兵备,虎门失守,复追论廷桢久任两广,废弛营务,与则徐同戍伊。二十三年,释还。寻予三品顶戴,授甘肃布政使。议清查荒地,亲往历勘,由银州东尽洮、陇,西极酒泉,得田一万九千四百余顷,又番贡地一千五百余顷,宁夏马厂地归公一百余顷,熟地升科,荒者招垦,诏嘉其勤,复二品顶戴。二十五年,擢陕西巡抚,署陕甘总督。番匪扰蒙部,遣兵邀击于硫磺沟,平之。寻回任。二十六年,卒于官。”14从清史稿中的“复二品顶戴”可以看出邓廷桢被革职查办前为二品官员,一直到他去世,他的品阶都是正二品。因此,有资料称“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邓廷桢”,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误传。

虎门销烟中的另一位关键人物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水师提督是属于绿营的官衔。绿营是根据清初八旗兵力不足和以汉治汉的需要,仿照明朝边防镇戍制度,将明朝降军和新募汉兵改编而成的各省地方军,因以绿色旗帜为标志,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故名绿营或绿旗。(15)

绿营兵军官序列则沿袭明末惯例,武官的级别比较高,提督是各省绿营的最高武官,为从一品官。(16)以下为总兵(正二品),副将(正三品),以及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等级别军官。基层军官“千总”(从六品)、“把总”(正七品)的级别也很高。总的来说清代武官的级别与明代相当,但是比较注意协调与文官序列的地方行政官员的级别关系,一般尽量做到平級。清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割据,骄兵跋扈,在绿营中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

第一是以文制武。清政府为了防止武将割据一方,在大规模战争停止后,逐渐停止委任亲王或者武将为某一战区大将军,而全面采用明中期后以文制武的制度,一般习惯于从朝廷派出文官来指挥战区或军区。地方绿营的各级统兵官均归地方最高文官督抚统辖或节制(17)。清初已形成惯例,几个省组成的大军区由挂朝廷兵部尚书衔或兵部侍郎衔的总督来指挥,省军区则由挂朝廷兵部右侍郎衔的巡抚(正二品)来指挥。理论上而言,总督与提督平级,巡抚与总兵平级,但实际上这些武官见了总督、巡抚都要下跪行参见礼。即使在地方也是如此,把总见平级的知县,也不可平礼。

第二是相互牵制。绿营中的?“营”的类别虽分为标、协、营、汛四种,但只有标、协、营立营,而汛兵不立营。总兵以上的官员亲自率领的绿营兵称标兵,故除总兵的镇标外,又有将军的军标、总督的督标、巡抚的抚标、提督的提标、河道总督的河标、漕运总督的漕标等。标与协、营、汛虽无从属关系,却对其有统属的权力,是绿营的主力。总督和巡抚各自都有直接指挥的绿营兵部队(督标与抚标),和绿营兵的武将提督、总兵、副将所属的各镇、各协绿营兵部队就形成了互为牵制的关系。另外各要害省又有驻防八旗军队,不受总督、巡抚节制。这种盘根错节的军事体制,比之前代更有效地防止了武将割据局面。

综上所述,在虎门销烟中的三个关键人物中,钦差大臣林则徐官居从一品,是三人中品阶最高的官员;两广总督邓廷桢官居正二品,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官居从一品,但受钦差大臣林则徐和两广总督邓廷桢的节制。通过分析林则徐、邓廷桢和关天培的官职品阶及相互关系,我们不只是看到一个官员品阶的高低,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清代的官制及其内在的奥秘。

注释:

(1)《清会典事例》第一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13-214页。

(2)《清会典事例》第一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13页。

(3)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636页。

(4)《清会典事例》第一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95页。

(5)《清实录》第三0册,仁宗睿皇帝实录(三),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第995页。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I),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4页。

(7)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包,1828B-5号,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1976。

(8)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608页。

(9)王锺翰点校:《清史列传》第十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68页。

(10)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包,1828B-5号,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1976。

(11)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

(12)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包,059379,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1976。

(13)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439页。

(14)赵尔巽:《清史稿》第三十八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496页。

(15)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88页。

(16)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779页。

(17)郭松义、李新达、李尚英:《清朝典制》(下),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5页。

猜你喜欢
总督尚书绿营
谦虚
自大的马谡
《尚书》
视觉文化与古代地中海研究
曾国藩为什么不让绿营转型,而是另起炉灶拉起湘军?
清代马政概说
讼师赌官帽
问题的关键是政治基础“绿营”“自己人”接手海基会
给曾国藩算算账
宫保鸡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