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协调度研究
——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

2017-03-04 01:04宋杨陆菊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青岛市指标体系文明

宋杨,陆菊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2.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合肥 231201)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协调度研究
——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

宋杨1,陆菊2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2.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合肥 231201)

建设城市生态文明,推进低碳旅游发展,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低碳旅游发展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以青岛市1999—2013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生态文明与低碳旅游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青岛市1999—2013年城市生态文明与低碳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生态文明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但二者的协调程度整体走势良好。

生态文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积极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党的十七大与十八大分别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2009年,全国第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北京林业大学暨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报告》[1],到2013年,出版了三部生态文

明绿皮书,界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狭义与广义的概念,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指标,并具体测算了生态文明指数(ECI)与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ECI)[2]。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到201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发布的碳足迹占最主要部分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可看出碳排放对全球的影响已成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重中之重。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类需求,可以展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旅游业本身具有低碳产业性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3]。国外相关低碳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量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以研究旅游业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4-6]。我国在2010年之前对于低碳旅游的研究文献较少,最早以低碳旅游为题的研究是刘啸于2009年对低碳旅游概念进行界定以及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的关系[7]。自2010年起,我国对于低碳旅游的研究主要涉及低碳旅游系统研究及开发[8-10]、消费者的低碳旅游消费[11-13]、酒店业及景区低碳旅游的发展[14-18]、低碳旅游产品[19-21]、低碳旅游经济[22-24]等几个方面,其中关于具体地区的低碳旅游发展水平及低碳旅游景区均有一定程度的评价以及测算。综合国内外研究,对侧重于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的关系及相互作用,而并未对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及区域内低碳旅游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具体研究,而后者对于城市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协调关系进行研究,构建两者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市为例分析并评价其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

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

(一)城市生态文明与低碳旅游内涵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本质是城市建设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建设,即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并逐步实现城市经济、文化与城市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25]。城市生态文明主要包括生态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以及可持续发展城市等相关内容,其中低碳城市实质上是生态文明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模式[26]。

低碳旅游是指旅游活动过程中,以旅游目的地承载力为基础,倡导低碳旅游的消费方式,运用节能新技术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和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新方式[3]。低碳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存在很大的不同,低碳旅游强调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旅游发展观念根本性转变,通过节能减排达到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最终实现旅游综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8]。

(二)城市生态文明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

低碳旅游的发展对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低碳旅游是旅游业以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合理利用旅游资源,采用低碳技术等节能技术,同时在低碳旅游过程中进一步发扬生态文明的理念,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城市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为旅游业向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指明了发展方向。建立城市生态文明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系统,在城市内部调整资源与环境、生态与旅游等因素,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两个系统相互促进,达到各自子系统与整体系统功能最优化。

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生态文明与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发展思路,充分考虑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的相关因子,并秉承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全面性等原则,本文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系统与低碳旅游发展水平评价系统两个子系统。同时为了排除不同城市土地面积、人口、经济总量上的不同所产生的测度偏差,对于指标的选择主要选取相对指标。评价体系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旅游经济效益、旅游资源价值、能源消耗及环境支持8个二级指标及38个三级指标(见表1),其中,第三层指标为指标体系的基础层,设置原始数据对上一层指标各方面的变量要素进行具体描述。

(二)计算指标权重

表1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一)指标功效化

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有的指标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大者为优),有的指标为逆向指标(指标值小者为优),为计算的准确性,对体系中的指标进行处理。设评价指标变量为R(ai),i=1,2,……,n,指标变量对系统有序的功效表示如下:

多媒体教学在现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录播系统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录播系统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高清录播主机,音视频采集系统,自动跟踪系统,白板及可触控电视。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当耦合度C趋于1时,系统趋向有序结构发展;当耦合度C趋向于0时,系统趋向无序发展[34]。

表2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评价标准和基本类型

四、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协调度研究

青岛市属于我国东部重要的滨海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生态环境优良。青岛在城市化、工业化、旅游化快速发展时期,出台了如《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见》等多项环保政策,并开展如“碧水蓝天工程”等多项环保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涉及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宣传低碳旅游理念等多个方面。2012年青岛市获“中国十佳宜游城市”称号,同年在全国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居第七位。

经过对青岛市1999—2013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及低碳旅游发展状况的数据收集,计算出十五年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系统的协调度(见表3),从发展的纵向角度来揭示青岛市生态文明与旅游业发展协调情况。

(一)子系统贡献度动态变化分析

1999—2013年青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与低碳旅游发展系统两个子系统整体稳步发展,协调贡献幅度基本一致(见图2)。青岛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贡献度由1999年的0.0724增长到2013年的0.3926,十五年间增长0.3202,年均增长0.0229%,表明青岛市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低碳旅游发展子系统贡献度由1999年的0.0920增长到2013年0.3623,十五年间增长0.2703,年均增长0.0193%,表明青岛市低碳旅游的发展水平呈现显著、波动的上升趋势,但相对于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增长幅度及增长速度仍有待提升。

1999—2001年以及2005年青岛市低碳旅游发展系统的贡献率略高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贡献率,2001、2002以及2010年两个子系统的贡献率基本持平,而2002—2005年、2006—2010年以及2010—2013年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贡献率明显高于低碳旅游发展系统的贡献率。这表明十五年间,青岛市低碳旅游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生态文明的建设,这种滞后发展现象严重影响青岛城市生态文明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

图2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与低碳旅游发展系统贡献幅度

(二)系统综合协调度动态变化分析

基于表3与图3,1999—2013年青岛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系统耦合度在0.9~1之间,处于高度耦合阶段,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小于0.01,整体趋于稳定状态。1999—2013年间青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系统综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0.2857增长到2013年的0.6141,十五年间增长0.3284,年均增长0.0235%,表明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整个变化过程中,青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系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999—2004年快速发展阶段,2004—2008年基本停滞阶段以及2008—2013年稳步发展阶段。1999—2004年,系统综合协调度上升了0.2209,经历三年最低端的严重失调发展,再经历两年中度失调发展转变到轻度失调发展型系统,协调度增长极为迅速。至2005年又回到中度失调发展型系统,历经三年一直到2008年才发展为轻度失调发展型系统。2008—2012年,系统虽一直处于轻度失调发展阶段,但具体的协调度值在不断稳步上升,至2013年发展为低水平协调发展系统。

表3 1999—2013年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协调度

图3 1999—2013年青岛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系统耦合度与协调度

图4 1999—2013年青岛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发展系统耦合度与协调度

为更直观地研究青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情况,通过公式:Rm=[(Cm-Cm-1)/ Cm-1]·100(其中,m为研究年份),分析综合协调度的年波动情况(见图4)。2000—2005年波动幅度整体变化显著,并呈下降态势,2000年峰值与2005年谷值差距为30%,表明青岛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与低碳旅游发展状况不稳定,协调发展水平不理想。2005—2013年呈现略微的波动特征,2012年峰值与2005年谷值差距仅7%,整体上呈递增趋势,表明青岛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与低碳旅游发展状况日趋协调化、科学化,逐渐形成持久的内在推动力。

五、结论

青岛城市生态文明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多处于失调发展阶段,只有2013年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但协调程度整体走势良好,除2004年有轻微反弹现象以外,整体趋于逐步协调发展。从一种类型过渡到另一种类型基本经过三至五年,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如从严重失调发展到中度失调用时三年,而轻度失调状态发展到低水平协调状态用时五年,发展过程缓慢,基本动力不足。在1999—2013年的十五年发展过程中,五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滞后,而十年低碳旅游发展滞后,生态文明与低碳旅游交互起滞后作用,主要原因为低碳旅游发展水平较低。随着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的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低碳旅游发展水平较低,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对青岛市生态文明与低碳旅游协调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综上,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旅游于2013年达到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低碳旅游发展水平及其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需快速提高,且低碳旅游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文明水平建设,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保证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快低碳旅游发展。

[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9(11):13-18.

[2]严耕,林震,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7-12.

[3]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13-17.

[4]Dubois G,Geron P J.Tourism leisur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ecasts for 2050:Factors for change in France [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6(2):172-191.

[5]Perch-Nielsen S,Sesartic A,StuckiM.The green-house gas intensity of the tourism sector:The case of Switzer land[J].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2009(2):131-140.

[6]Natalia Tabatchnaia-Tamirisa,Matthaw K.Loke,PingSun Leung,Ken A.Tucker.Energy and Tourism in Hawaii[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390-401.

[7]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5):154-155.

[8]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5):862-867.

[9]周连斌.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系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2):149-154.

[10]刘笑明.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1(2):175-179.

[11]郑岩,黄素华.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感知与消费调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63-164.

[12]张琰飞,朱海英,刘芳.旅游环境、消费习惯与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关系:以武陵源自然遗产地为例[J].旅游学刊,2013(6):56-63.

[13]吴铀生,马胜.低碳消费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关键要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7):116-120.

[14]姚蔚蔚.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5):203-204.

[15]朱玉霞.环保型旅游酒店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4(8):59-60.

[16]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100-102.

[17]李晓琴,银元.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12(3):84-89.

[18]马建林.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3(23):126-127.

[19]李晓琴,银元.低碳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内涵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9):130-133.

[20]杨洪,孙跃,陈志军.“低碳旅游”视野下的湖南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1):13-17.

[21]汪芳,李东和.低碳旅游产品需求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实现路径[J].生态经济,2014(30):73-76.

[22]王凯,李娟,席建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14(6):24-33.

[23]魏小安.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9-12-03.

[24]廖忠明,王国权,卢志红,等.发展低碳旅游经济[J].江西科学,2010(3):411-415.

[25]李校利.生态文明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13(2):53-72.

[26]张景奇,孙萍,徐建.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述评[J].经济地理,2014(8):137-142.

[27]张书红,魏峰群.基于耦合度模型下旅游经济与交通优化互动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2(4):163-166.

[28]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初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60-400.

[29]李银昌.低碳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D].南宁:广西大学,2012.

[30]吴晓山.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13):47-49.

[31]梁琴.低碳旅游城市评价体系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32]李友华,吕晶,续珊珊.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12.

[33]马勇,颜琪,陈小连.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经济地理,2011(4):686-689.

[34]张广海,宋杨.基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8.

(编辑:林钢)

Construction of Urban EcologicalCiv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of Low Carbon Tourism:Their Degree of Coordination

SONG Yang1,LU Ju2

(1.Collegeof Aviation and Tourism,Guilin University ofAerospace Technology,Guilin,541004;2.Schoolof International Tourism,AnhuiForeign LanguagesUniversity,Hefei231201,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motes low carbon tourism,which further boost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Low carbon tourism in turn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Based on the 1999—2013 data ofQingdao City,thispaper firstconstructs an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is city’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s low carbon tourism development,and,then,using coupling coordinationmodel,calculates and analyzes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of Qingdao’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low carbon tourism is relatively low,but their coordination degree ison ri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low carbon tourism;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592.3

A

1671-4806(2017)01-0049-07

2016-10-21

宋杨(1991—),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区域经济;陆菊(1988—),女,安徽蚌埠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

猜你喜欢
青岛市指标体系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对不文明说“不”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文明歌
青岛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