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而有序 “动”而有效

2017-03-04 08:03谢纳娜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谢纳娜

【摘 要】新课标倡导活动化教学,它强调要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即要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活动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感情的载体,有活动才能有感悟,有感悟才有内化,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观念才能在活动中得以成长和提升。

【关键词】活动化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贴近生活

小学品德课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可见,新课标倡导活动化教学,强调要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即要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活动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感情的载体,有活动才能有感悟,有感悟才能有内化,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观念才能在活动中得以成长和提升。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但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让课堂突出活动性,让孩子们活起来,就盲目地采用不同活动,毫不考虑活动的有效性,使活动流于形式。那么如何使小学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做到“活”而有序,“动”而有效,真正提高德育实效性?笔者在课堂实践中探索、反思、总结,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活动设计要紧扣目标

活动方案的设计是活动式品德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预期的教学结果,是教学行为的指向与教学评价的尺度。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来制定,其次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最后还要根据教材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来设定。合适的、有效的教学目标对于整个教学过程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方式,因此,教师设计活动方案时要有鲜明的目标意识,有助于更好地完成预期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围绕“为什么设计?如何设计?如何评价?”这三个问题去思考,活动设计的内容要选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在这些活动内容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分享与互动,使其在互动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在相互分享的气氛中,学会尊重与关怀。如笔者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中《我们的好朋友》一课时就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培养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懂得不伤害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2)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人类作出贡献;(3)在生活中学会自觉保护动物,不做伤害动物的事。为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还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走近动物王国”、“参加动物表彰大会”、“保护动物大行动”三个教学活动。活动一:“走近动物王国”,通过游戏引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帮助人们做的事情,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为下一个活动学习作好铺垫。从中也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达成教学目标一。活动二:“参加动物表彰大会”,通过让学生点赞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说出它对人类的贡献,使学生感受到动物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人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二。活动三:“保护动物大行动”,通过看图及视频认识人类伤害动物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人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学生从中学会怎样保护动物,不做伤害动物的事,进一步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完成教学目标三。三个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最初引导学生对动物的认知,逐渐上升到保护动物的情感与行动。本课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开展得有声有色,收到了较好效果。可见有效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于整个教学过程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组織活动要有序开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要设计好活动计划,制定详细的规则,并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况与困难。开展活动时要跟学生讲明规则要求,这是保证活动顺利有序开展的关键。但有时教师活动之前明确要求,也不能完全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按要求进行正确操作。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理解力和操作能力都不强,若教师只有要求没有指导,他们还是难以独立进行活动。因此,在具体活动时,教师要进行巡视,仔细观察,深入到学生中,看看他们有没有遇到困难,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如我校李老师在执教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友爱残疾人》一课就设计了让学生单手脱校服和单手戴红领巾的活动。为确保活动在课堂上有序地开展,她在活动之前出示活动的规则要求让学生阅读。待学生都明确活动的要求后,让学生比赛在两分钟时间内用左手脱去校服外套和戴好红领巾。在活动中每位学生都能自觉按要求去做,活动开展非常有序,许多学生都没能用单只手去戴好红领巾,他们都觉很难完成。这次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痛苦,他们在说自己的感受时纷纷表达对残疾人的同情与敬佩。

三、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

杜威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展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提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可见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因此活动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视角思考,与学生生活沟通,唤醒学生的认知,增加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获得成长。如我校陈老师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中《法在我身边》一课时,就在本课的导入教学中巧妙选取师生遵守交通法有秩序过马路、学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讲、孩子孝顺老人给老人喂饭、民主选举村长四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导入,由此学生看到自己亲历的生活情境很快发现“法就在身边”,从中懂得幸福的生活是需要法律来维护的,也自然地产生了学法的兴趣。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再现生活中的行为片断,使他们身临其境。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学生观察、体验、探究,能使他们得出对自身的价值判断,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四、活动形式要创新有趣

新课标指出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儿童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增进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活动形式有很多,教师要不断创新,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同时要充分发挥活动的综合效益,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自然地接受教育和熏陶,受到启发和感染,于无声处得到品德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选择、改编、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用有情有趣的活动串起学生喜爱的品德课。可以是角色扮演活动;情感体验活动;游戏竞赛活动等。如我校罗老师执教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影子的探索》,在开展小组合作做实验探索影子的教学活动中,就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记录、讨论交流,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探索的小主人。课中还巧妙运用踩影子、玩手影编故事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影子带来的快乐,感受影子的奇妙和有趣。把课堂推上高潮,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乐中学。真正让学生做到了在快乐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而教师则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作用。

品德教育是无痕的。活动组织的科学有效,是活动化小学品德教学有效的重要特征,它为品德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绽放异彩。笔者相信,只要坚持在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品德课这块“沃土”必将会开出更美的德育之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惠中.小学教育实践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