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理人提拔制问题的困境

2017-03-04 00:39陶东升杨慧峰
商情 2016年32期
关键词:改革

陶东升+杨慧峰

【摘要】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进入深水区,其中,国有企业经理人的选择是改革中难题之一,目前普遍存在的行政任命方式一提拔制存在致命的缺点,通过对企业经理人选定过程定性定量的描述,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理人;改革;提拔制

1国有企业经理人选择任命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经理人任命制存在表象问题:第一,是造成选才不准,没有标准,使庸才被选上机会变大,容易被钻营者利用,造成以权谋私。第二,强调政治身份,其次考虑其管理才能。第三,内外部缺少监督制约,使管理者权力过大。第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流于形式,变成经理的工具。第五,政企不分,政府职能错位。经理人热衷政治活动,看中政绩而不是业绩。第六,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无法应对市场竞争。经理人选拔考核引咎辞职退出机制形同虚设。这些表象归结起来指向从建国以来存在提拔制度,我国始终沿用了计划经济体制时由政府主管部门选拔任命厂长和企业领导班子的方法一提拔制,来选拔任命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等,一方面,这种制度根本在于依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思维去进行管理,强调政治身份,忽视企业的本质,没有经过市场检验被任命者是否胜任,缺乏科学的选拔监督和退出机制。同时,我国又处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二者的矛盾是导致国有企业改革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2产生国有企业经理人选择任命困境的理论解释

2.1企业理论

企业理论指出,企业是一系列要素之间合同的纽结并可简化为一个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和劳动力)的一种特殊契约关系,但对国有企业经理来说,由于国有企业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定義错位,被定义为国企的管家。界定不清,责权混乱。加之,企业的出资方和经营方(经理)天然的不对等关系,剥夺了企业经理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剩余价值所有的权利。也就不存在股权激励的条件。此时,企业的经理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追逐企业的控制权,一方面,追逐企业的控制权的竞争者们缺乏经理人市场的检验,同时社会缺乏信用系统的建立。另一方面:政府的强烈的政治偏好和职能功能错位,选拔过程和结果缺乏透明,科学和规范性。这两个主因,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经理人任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且选择错误风险极大。

2.2委托代理理论模型

同时,仔细对比国外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国有企业的经理承担的任务远远高于其他体制企业,企业的经理们主要承担以下三个职责:(1)经济责任,要求国有资本必须实现增值,保值的任务。(2)党组织的建设。(3)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的工作配合。三者之间相互不独立,政府部门的领导作为国企的上级,通过无休止的参观调研考察,对企业的经理的表现可以直观表现出来。作为企业的经理,前两个任务可以控制和完成,而对企业控制权起决定作用的上级不可控,作为企业经理人不得不过多的投人精力,正是这种方式企业就变成政治机构。从而失去了企业经理人存在根本目的。

3企业经理人的选择过程

企业经理职位的候选人的选择,从合理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利益有关方共同决定,共同承担监督罢免责任,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多少都有缺陷,此时,为了弥补国有企业的这个制度缺陷,政府作为代表者将这个本来不属于自己的权利接管过来,行使董事会的部分权力,即提名与治理委员会职能。由于选择过程饱受争议,不得不成立一个代理机构一国有资产监管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从其选举的范围来看,对国有企业经理人的选择属于有限选择,我国缺乏经理人市场和经理市场信息,同时缺乏对经理人的信用系统的建立。在市场不公开,不透明状态下寻找确定需要的经理人需要付出代价,这些代价包括时间,费用,调查,精力等因素。当代价超出政府部门一国资委愿意支付费用或预见到超出所能承受的费用时,国资委会必然理性的选择,通过设立若干的指标并把提拔范围选定在可控可以容忍的范围内,从自己认为合适的范围选择合适的人选,这一过程是政府部门内生性的选择,此时,由于信息匮乏和自身的标准不明确或口径不一,举荐人必然采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标准对人选进行推荐。通过对候选者的初步考察,最终选择有限竞选者。此时,市场上可能合适的候选者被部分过滤掉。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选拔的过程和最终人选可以得到验证。

下一步,政府对有限的竞争者进行考察,此时,考察因素和考察结构设计非常重要,国资委在设计选取候选人时,主要侧重:政治身份,学识水平,资质,业绩考核得分四个方面,特别侧重政治身份,这种带有偏好的选择标准,常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作为利益有关方的工会组织从头到尾没有参与,其权力和利益被企业的所有者一国资委代表,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来看,企业的所有者一政府管辖下的国资委没有制定出行之有效监管体系,经理人的政治身份强化,评价考核机制退出不完善等因素,导致国有企业选择合适的经理人几乎不可能。从以上的分析描述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经理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逆向选择。

4如何避免任命制带来的问题

第一,建立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需要实现:(1)建立科学统一的资格认证标准,侧重企业管理能力和业绩的考核,强化选拔,考核,退出合理合法性,弱化其政治属性。(2)建立公平透明的相关的考核和级别评定体系。可以对全国的国有企业进行按照某一标准体系进行划分,进入市场的经理人,经过合理科学的评估,对应相应的类型企业应聘任命,管理出色,晋级,否则,降级或退出经理人市场。(3)由利益相关各方共同确定经理人,不再由政府任命。政府减少干预,减轻或废止经理人的政治负担和社会负担。(4)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引入和退出机制。(5)加大专业化职业经理人市场供给,实现供过于求的状态,进一步增大企业经理人的选择范围和倒逼经理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第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经理人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同于其他国家,需要批判的接受别国的公司治理理念和方法。

5结论

通过对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的主要选拔形式一提拔制,通过分析探讨,得出结论,在非理性的条件下,国有企业能确定出正确的经理人是不可能的。如何解决问题,笔者建议,第一,建立规范高效的经理人市场。第二,完善和开创性的研究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经理人选选拔考核退出机制。

猜你喜欢
改革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争当改革促进派难在哪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巨轮上的“大力水手”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