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单”教学模式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2017-03-04 01:26何罗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任务单建筑评价

何罗平

在工学结合思想的指导下,我校以建设“建筑识图与构造”市级精品课程为契机,选择“任务单”教学模式作为“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方向,配套建设与工学一体课程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资源。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法具有优越性、可操作性,填补了中职建设类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方面的空白。

一、教学现状分析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应用型课程, 是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必备知识、技能。以往,教师在课前准备大量的课件,费尽心思将知识灌输给学生,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出现“教师辛苦,学生厌恶”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专业基础课由于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差距太大,导致已有的研究工作涉及专业基础课程方面的成果较少,对于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改进和课型的探究比较欠缺。

(2)中职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差,知识基础薄弱,对一部分难以理解且抽象的理论知识不“感冒”,久而久之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到厌倦和疲惫。

(3)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往往忽视甚至低估学生的智力素质,中职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事物并具有强烈表现欲,但传统教学过程并未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4)该课程成绩评定依然以完成作业质量和期末考试分数为依据,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势必给学生造成挫败感。

(5)传统教材部分知识陈旧,且建筑构造部分与工程图识读部分脱节,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较差。

二、课程设计与开发探究

(一)选择课程模式

该课程模式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思想指导下,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和建筑行业对职业化人才的要求,以及实际工作岗位对人的能力的要求,将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我们选择“任务单”教学模式是从职业岗位群工作实践出发,以工作岗位实践过程中专业知识的组织形式、工作思维、团队合作模式等为主线,整合课程的相关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识读、抄绘、测绘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掌握识读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正确理解建筑工程图样所表达的建筑构造和构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引领型的活动为载体,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保证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学习任务、组织引导学习活动,使用完备而清晰的示范图纸、技能点示范录像、微课件等多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二)课程的开发

1.确定课程内容与学习任务

课程内容的创新是从建筑行业工作岗位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我们认真分析了“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内容中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部分,以学习任务的形式进行分类、汇总,确定有重要价值的学习内容。通过我校专业教师多次探讨、修改,确定了以下的课程内容。

建筑类专业学生学习“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所需要获得的核心职业能力是通过学习建筑构造相关知识,将构造部分类型及特点贯穿于识读、绘制建筑施工图。因此,本课程的“任务单”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上的专业实践活动出发,以识读全套图纸作为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的载体。学生在每个“任务单”的实践过程中都要完成识读图纸、绘制图纸、小组合作等实践过程,同时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建筑各个构造部分的分类与特点,以此让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做到任务的流程相同,而任务的内容层层递进。

2.教学资源建设

(1)学材与教材

“任务单”教学模式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学材与教材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过去的“建筑识图与构造”相关教材都是以学科思维导向模式编写,其课程知识不够贴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活动脱节。因此,我们根据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和知识的组织形式及我校的相关专业实际情况,共同编写了该课程的配套学材与教材。其中,学材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书,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各个学习任务达到课程目标。每个学习任务包括任务描述、任务解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学习支持、任务拓展、知识拓展等部分(如图1所示)。

(2)识图实训软件与考核相结合

为强化学生在识读建筑施工圖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相关专业课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基础。我校购买了“中望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实训评价软件”,教师运用该软件能方便、快捷地对学生的识图能力水平进行动态评价与考核。

(3)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为配套课程实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我校教师制作了课程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BIM模型,并拍摄录制了建筑构造的相关技能点录像、微课,收集相关职业标准和规范、法规等资源。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规划

“任务单”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实践学习活动为核心,教师发放学习“任务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任务目标,通过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讨论并制定任务实施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实施任务。教师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任务实施的观察者、任务成果的评价者。通过大量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采用“任务单”教学模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参与程度、建筑构造知识和识图、绘图能力的掌握,以及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

(二)教学实施过程

“任务单”教学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如运用不当会造成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节奏不紧凑等负面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任务单”教学模式分为四步:问题引路、任务驱动、知识梳理、多元评价,以下我们将以学习“‘任务单一 认识建筑施工图”为例,诠释如何走好这四步。

1.问题引路

“任务单”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引路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导入,在课堂开始阶段由教师提出问题,此问题起着统领整个课堂的重要作用,一节课必须围绕着问题来设计,质量较高的问题是一节课能否成功、能否吸引学生的关键。譬如,学生在“‘任务单一 认识建筑施工图”中需完成教室座位表绘制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对教室的座位情况已非常了解,同学们可通过什么方式让家长也能知道教室的座位安排情况和自己的座位情况呢?本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讨。”该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想弄明白通过怎样的图形来表达自己的座位情况,带着问题进入到了活动当中。

2.任务驱动

“任务单”是教学模式的核心,“任务单”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课堂是否高效、是否能驱动学生。首先,任务具有目的性。其二,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其三,任务具有开放性,任务的履行过程并非只有一种途径。其四,任务具有交际性与互动性,任务通常是集体性和合作性活动,这种互动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譬如,“任务单一”根据教室座位实际情况,学生需用A4图纸绘制完整的座位表和标注尺寸信息。根据这项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对任务“怎么做,做什么”展开讨论,其最终结果由小组长制定实施计划及安排人员,在任务实施中,学生将自行选择测量工具及方法,教师对学生问题的答复语言是非限定性的、不固定的,教师只是过程中的引导者、协调者、合作者。

3.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在“任务单” 教学模式中占用的时间不多,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梳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线性联系的关键。知识梳理是将课堂引入知识内核当中去的关键,是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内在逻辑的节点。譬如,按国家颁布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来绘制座位表,学生要对建筑工程图的内容、画法、格式等都有明确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表格、绘制知识树(图2所示)等多种形式将知识有效组织,目的是为学生更系统、更直观掌握所学内容,为学生辨别“任务成果”质量提供支撑。

4.多元评价

根据课程及学习任务的特点,课程的性质应为考查课,学习成绩采用等级制,采用多元化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②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既包括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逐步提高,也包括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与职业行为(工作准备、规范操作、熟练程度等)的养成和过程测试;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任务的完成质量等,建议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占70%),终结性评价为辅(占30%)。

③过程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即时小测、任务模块测试、施工图识读绘制、学习小组交流答辩等考核方式,终结性评价利用中望识图软件进行考核,采用公开题库、自主练习,集中考核的方式,以考带学,以考促教。

四、实施效果

我们对学生课堂参与情况、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程度等进行了细致的调研,整理出了一系列详实、可靠的数据。

(1)通过表1可以看出,任务模式在整个学期的“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前期的主动参与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后期的主动参与程度显著提高。由此可见采用任务模式的学生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随着学习的不断进行,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参与的比例有明显提升。

(2)通过表2可以看出,采用任务模式的学生对于“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在自身专业学习中的作用的认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于课程为自己后续专业学习带来的帮助较为清楚。

(3)通过表3可以看出,任务模式对于“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采用任务引领式的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较高,认同新的教学模式更能够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通過表4可以看出,采用任务模式的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

(5)通过表5可以看出,采用任务模式的学生在识读图纸的能力、认识建筑的组成、了解建筑构造原理和方法的程度普遍高于传统模式。

五、结语

“任务单”教学模式对建设类的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模式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课程的学习任务以识读完整的建筑施工图纸为载体,使学生能获得过程性知识,实现学习与工作的对接;做中学对中职学生来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小组学习的形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方法的改变能使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发生改变。

新型的任务引领式教学相比传统的讲授、练习法,也让少部分学生难以适应。这是由于学生从小学开始,长期接受被动的教学方式所致。因此,在面对需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模式时,部分学生表现出不适应、不接受,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智慧和耐心。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任务单建筑评价
基于学情的学习任务单在培养小学生英语合作学习能力中的应用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关于“不定积分概念”的教学设计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