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的技术观及其职教意义

2017-03-05 19:12贺世宇
职教论坛 2016年2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

摘 要:《天工开物》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实态和传统科技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技术书,广泛地论述了我国明代中叶以前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两大领域内的三十个生产部门的工艺技术。探讨了宋应星的技术哲学和技术的三个特征,围绕《天工开物》蕴含的工匠精神和技术价值取向,结合传统手工艺的现代价值为当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若干建议。通过塑造崇尚技术的社会环境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将依托于传统手工艺的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文化。

关键字:《天工开物》;技术观;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传统手工艺

作者简介:贺世宇(1991-),女,河南焦作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与原理。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研究”(编号:AEA14135),主持人:和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8-0087-04

《天工开物》成书于我国明代,作者为宋应星(1587-约1666)。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分别为6章、7章、5章),插图123幅,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和总结了我国明代中叶以前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两大领域内的三十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包括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等各方面的卓越成就及当时最新的发明创造和新工艺,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同时,作为世界科技名著,该书被译成多种版本在各国流传,被认为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实态和传统科技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技术书。

该书采用了较为精确的数据,加上栩栩如生的图示详尽地展示各生产过程、操作流程及其结构、配比等。不仅便于读者理解和在实践中借鉴操作,也展示了明代手工业分工程度较高,各职业、行业、工种已经开始专门化。劳动分工代表劳动者从事某一生产活动的专门化,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作用巨大。由此可见,至明代中叶,农业和手工业、工业技术所代表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平。纵观我国古代流传下的典籍,这样详细、精确的记载并不多见,在作者宋应星所处的时代更是不可多得。该书不仅是对过去劳动人民农业技术、手工技术的总结整理,更是一种传承,一种技术观的载体。

一、《天工开物》的技术观

“天工开物”四字出自《尚书》中的“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经》中“开物成务”。有学者认为,“天工开物”从本意上来讲,是指“天”的意志主宰着社会,自然万物备于绝对的“道”,是唯心主义的天道观[1]。李亚宁(1988)和潘吉星(2013)等研究者认为,宋应星在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代表的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天工开物”强调人与天(自然)相协调、人工(人力)与天工(自然力)相配合,通过技术从自然界中开发出有用之物;自然界本来蕴藏着取之不尽而用之不竭的美好而有益之物,但不会从天而降、轻易取得,而须“巧生以待”,即必须借人力和人的技术通过水火这种自然力的作用,再用金属、木石工具从自然界开发出来,为人所用[2]。日本著名的科技史学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思想”是包括中、日人民在内的整个东洋人所特有的技术观[3]。

“技术”一词在古籍中的表述形式有“技艺”“方术”“开物”,主要指技巧、技艺。古往今来,中西方各家对“技术”的定义和本质的理解各有不同。宋应星基于对自然、天道的理解,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技术观:技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沟通的媒介,是天道展现的一种方式,充当着工具和手段的角色。这点与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技术“解蔽”本质的理解不谋而合。由此,他笔下的“技术观”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外化的工具。人类通过劳动和智慧发现、发明、创造了工具来改造对象,大自然也是被改造的对象。人们通过工具器械主动地从自然获取生产生活资料,这些工具器械也作为人们抵御自然灾害、降低灾害所带来损失的武器。如书中描述浇灌的水利器械(踏撤汲水的人车、牛力转盘车、水力筒车等),是帮助劳动人民从大自然获取水资源,利用牛力、水力或其他节省人力的工具器械进行灌溉的工具。其二是内含于人类本质的技巧、技艺,也称为技能、本领、手艺,是依托于人类个体而独特存在的,是人类智慧的展现,也是人类实现自我的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书中,宋应星把具备巧夺天工之术的能工巧匠称之为“神人”[4],极力称赞劳动人民的精巧,强调了“人工”即有经验的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发挥出来的开发万物的技巧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相关表述如“工匠结花本者心计最精巧”、“水碓之法巧绝”、“钳锤之奏功”、“盖人巧造成异物也”。“神人”之称谓也反映了对辛勤劳作的劳动者的尊重,不像纨绔之子和“经生之家”、“以赫衣视笠菱”、“以农夫为诟詈”,即把农民看作囚徒,把“农夫”二字当作骂人话。此外,具备高超技艺的“神人”以“由技入道”的方式完成了“人工”向“天工”的转化,实现了“天人合一”。“由技入道”中的“道”即为天道。在此转化的过程,我们似乎能够体会到“天工开物”思想中的“技道合一”——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超越技术本身,有如庖丁解牛般的游刃有余所带来的身心超然洒脱的状态。

从书中的描述我们还可以看到宋应星笔下技术的特征:一是实用性。书中技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卷主要是关于民生的“衣”“食”。如《乃服》介绍养蚕织丝的要点、工具、方法;《彰施》介绍织物的植物染料的提取、染色、配色技术等;《乃粒》介绍小麦、水稻的育种、種植、栽培、防虫防灾、改良土壤以及务农的工具包括浇灌的水利器械。中下两卷是手工业,是人民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和货币铸造等。如《冶铸》中关于铸铁锅、钱币、钟等技术是中国古代关于铸造技术最详细的记载,包括失蜡、实模和无模三法。《陶埏》一章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瓷器”以及砖瓦等烧制,从对窑的盖制方法到窑变的描述,十分详细,令人叹为观止。这都体现了技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的本质特征。二是严谨规范。时间、空间和比例的数量概念,这些在全书几乎所有章节中都有体现。书中大量的定量数据清楚地记载了各技术过程及其结构、配比等,要求严格按照步骤和时间来规范操作流程。三是协调、可持续。这是“天人合一”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道”最基本、一致的理解。协调强调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要相互配合,如《冶铸》中铸件时,抬着装有不同溶液的炉的人之间要相互合作,衔接良好,否则先注入的金属溶液凝结后就不易与之后注入的溶液粘合,铸件就会产生缝隙而功亏一篑。可持续强调可持续生产,不可竭泽而渔。如种植荞麦容易使土地贫瘠,所以要勤加施肥等。

二、对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

(一)塑造崇尚技术社会价值取向,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

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的本质源头不在职业教育自身,至少仅从学校教育入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学校只是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个小环境,当学生走出校门,影响其价值取向的因素还有小家庭和大社会。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社会大环境,在于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

宋应星早在遥远的600多年前就已经敏锐地认识到封建社会不重视技术、轻视劳动者的社会现象,所以他通过书的序言告诫读者:如果你想通过这本书考取进士获得功名,那么,建议你还是把这本书扔在一边。因为在包括明代在内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还是读书入仕,只有那样的人才能被世人尊敬和羡慕,才能在历史上留下光辉一笔。而宋应星笔下的“神人”即在一线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者,尽管其技术高超,精湛到可与天工媲美,却常被“经生之家”所耻笑,其社会地位未能得到广泛认可,作为下层人士生活艰辛而窘迫。随着历史的推移,忽视技术的价值取向不断延续,导致年轻人不重视技术学习,很多至今都无法超越的工艺技术失传。因此,我们不能再继续坚持这样的价值取向,不能任由优秀的技艺失传,必须充分认识并深入探讨此问题,塑造一个崇尚技术的社会环境。

要想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学习职业技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必须从全社会的高度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水平,形成全社会重视、尊重技术和技术技能人才,这样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的社会环境。同时,鼓励拥有技术或者有技术潜能的人从事技术活动。这点体现在职业教育上,则是要保证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享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声誉,能够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能够通过自身辛勤的努力和智慧带来较为满意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新一代的年轻人在生涯规划时才会主动选择从事技术生产劳动,升学选择时才可能更加主动地选择就读职业技术教育,在学校里才可能会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创新。当前国家弘扬“工匠精神”的意图也正在于此。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职业教育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工匠精神”一词,随后,“工匠精神”一夜之间成为新闻媒体炙手可热的话题。但实际上,“工匠精神”早已在我国古代中国工匠的生活中便正扎根,宋应星笔下的“神人”也只是中国无数手工艺工匠的缩影,“大国工匠”离我们并不遥远。庖丁解牛、鲁班、毕升、李春等是最朴实的工匠。有学者将中国工匠概括为:“中国手工,匠门意象,依天工而开物,观物象而抒臆,法自然以为师,毕纤毫而传神。”[5]

那么,根据《天工开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该怎么解读呢?“工匠精神”是一种特定的态度,一种严谨、踏实、用心、专注做事,并想尽办法做到极致的态度。“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追求极致完满和一丝不苟”、“十年磨一剑”这些都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谋而合。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他们是人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工匠精神”触手可及。在职业教育中,需要让看似高大上的“工匠精神”接地气,塑造一个“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的校园环境”[6];使学生不排斥从事生产劳动,对一线的劳动者保持接纳、尊重、认可的态度,同时对所从事的专业有一定的认同感。最高目标是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哪种行业职业都可以践行“工匠精神”。期望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走出校门,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在工作岗位上被动消极地工作,而是积极主动地、用心踏实地工作,并争取做到极致,做出创新,以怡然自得的状态享受整个生产过程,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生产问题。“由技入道”进而“技道合一”,这不仅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所期望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所在。

(三)使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传承优秀手工艺的重要途径

传统工艺是“工匠精神”的依托。《天工开物》通过中国优秀传统工艺技术、古法的精妙绝伦充分展现了工匠精神的可贵。但是,当前许多传统工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要唤醒“工匠精神”,使更多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就有必要继续传承和恢复我国独特的传统手工艺。

一边是古代工艺失传而无人传承,另一边是现代职业教育要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如果能在职业教育中给中国传统工艺一席之地,两相结合,对中国工匠文化、工艺技术的传承、发扬都有益处,还有利于解决社会就业和创新问题。总体而言,要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和传统优秀手工艺的结合,一是可以通过现代学徒制使传统手工技艺焕发新的生机,二是在方式上,可以开展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创业教育。

1.通过现代学徒制使传统手工技艺焕发生机。仍然具有现代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如印染(如蜡染)、编织(如竹编、草编)、雕刻(如玉雕、面雕、木雕等)、皮影、制陶、木工、刺绣(如苏绣)、服饰、首饰以及绘画(如唐卡)、剪纸、风筝、皮影等都包含着大量的“默会知识(也称缄默知识)”,而这些知识是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出来进而传授给学徒的。包括默会知识在内的工作知识,是在一个工作程序中为实现工作成果所需的各种知识的综合,是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7]。工作知识的获得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也就是说,学徒和师傅在职业实践活动中进行长期的沟通磨合,通过学徒不断地观察模仿尝试改错以及师傅的言传身教,最终学徒获得工作知识。因此,世界各地的技艺传承长期采用学徒制的方式。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一种新的存在形式。近年来,现代学徒制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补充,成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企业中学生的身份是学徒,通过师傅手把手地带徒弟,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学校难以学到的默会知识,掌握技艺;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师傅对本行业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对职业文化的认同以及师傅身上独特的道德素养和工匠精神都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的思想和认知;学徒对这个行业固有的规则也逐渐熟悉,对所从事专业的认同感增强。此外,由于师徒关系的建立,随着师徒交流的深入,师徒感情逐渐建立和牢固,师傅也会为学徒将来的谋生和发展考虑,也更容易传授学徒所谓的“绝活”。这样,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使得学生能够实现工作和学习、学徒身份与学生身份的一体化,最终为进入该行业做好心理上和技能上的双重准备。有学者认为,现代学徒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过去技艺传承封闭、限制性的缺点[8]。在现代学徒制下,通过师徒的教与学,传统手工艺得以代代相传,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作为“专利”传给极少数后人。当学生学成出师,独立进入社会凭一技之长谋生,传统手工技艺又发挥出了新的生机,产生新的创意甚至衍生出新的形式继续传承。当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学习、掌握、应用并向社会大众展示这一技艺,我们的传统技艺才有可能一直延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2.开展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教育。《天工开物》不仅介绍了很多新工艺和技术改进的方法,还多次表达了技术和技术产品会不断更替,技术发展永无止境的思想。如在《陶诞》一章中有如下论述:“古代商、周之时使用木器来盛祭祀品或食物,后来,人们发现陶土性能很好,于是制作出了花纹与光泽交相辉映,既典雅又实用的瓷器代替木器。但是,难道发展到瓷器就不再有新的、更好的器具产生了么?”可见,宋应星清楚地认识到工艺技术更替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创新”的重要性。“工匠精神”中也包含着“创新”的内涵。而要想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职业教育中更好地培育“工匠精神”,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创新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职业教育一直期望学生具备独立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创新似乎很难实现,不太容易找到创新点和结合点。但我们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创新来源库。代表中国东方风韵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如编制品、苏绣、蜡染、民族服饰如旗袍等。近年来中国文化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的举世瞩目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无形之中也为独特的中国文化产品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许多专业都可以根据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地域优势等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工艺办学。如园林设计专业,可以从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挖掘“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技术之巧、自然之美和意境之美。再如服装设计专业,近年来中国风在国际上尤为流行,无论是巴黎还是米兰时装周上都能看到典型中国元素,如水墨画、竹子、中国红等。该专业可围绕“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产品设计”进行教学设计。一来风格独特,别具一格,更易受到追逐个性人们的青睐;二来,随着国际化的深入,世界对迅速崛起的中国有了更多的关注。相对购买普通批量的“中国制造”产品,这些包含了中国深厚文化积淀和内涵的“中国创造”的产品对他们更具吸引力。

參考文献:

[1]李亚宁.试析宋应星的技术观和自然观的关系——兼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性变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4):19-20.

[2][3][4]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44,185.

[5]郎志慧.重拾中国工匠精神—从点滴见闻再看制造业如何做强[N].河南日报,2015-9-30(9):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接受《人民日报》采访解读工匠精神[EB/OL]: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402/n1146445/c4658574/content.html,2015-9-30.

[7]和震.构建以工作知识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7(2):5.

[8]谢良才,张焱,李亚平.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重建的路径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5(2):113.

[9]俞宣孟.在技术的本质中看天道——读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追问》[J].学术月刊,1995(5):16.

[10]丁宏宣.论宋应星及其《天工开物》[J].图书馆学刊,1992(1):52-53.

[11]岳德虎,傅昌德.试论《天工开物》的职业技术观[J].贺州学院学报,2009(2):118-120.

[12]曹国庆,刘良群.近十年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研究概述[J].江西社会科学,1987(6):105-112.

[13]赵启民.《天工开物》的科技史价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5):144-146.

[14]何必.天工引 民间工艺的/后生存[J].收藏,2013(10):40.

[15]李波.《天工开物》中的设计思想对当代设计发展的启示[J].包装工程,2013(6):113-115.

责任编辑 宋庆梅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致敬!老工匠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