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2017-03-06 04:57朱明福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院校培训

朱明福



浅析高职院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朱明福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 113122)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上岗前的培训课程: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心理学、现代技术教育等学科的浅析,提出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岗前培训;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蓬勃的发展,教师成为了制衡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教师不但要有强进的教学管理能力,还要能把握住本专业发展的方向。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新进专业教师,因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大都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没有经过系统的“任教”培训。在这种情况下,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岗前培训的课程内容

(一)高等教育法规为教师依法从教提供了法律依据。高职院校岗前培训是通过对高等教育法规系统的学习,让新进教师理解明确教师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而这种权利和义务是通过法律及其相关制度对教师身份的认同来实现的。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加强对自身纪律的管理,严格遵守高等教育法规的内容,努力达到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2][3][4]

(二)学习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可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学是以教育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对于高等教育学,新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上的学习,还要理论联系实际,让他们切身感受到高等教育学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培训,可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他们的执教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今后的实践教学具有指导意义。[2][3][4]

(三)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从古至今无数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规范教师行为最基本的准则。加强教师职业的道德修养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实现其功能作用的需要;是教师的思想品德走向自律、自由的关键;是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这份职业最显著的特点;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为国家培育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2][3][4]

(四)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不仅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还有家庭、情感、就业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为了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质量,高等教育心理学必须被教师所掌握。新教师如果能通过教育心理学,掌控了学生的心理状态,那么对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也会有着积极地作用。[2][3][4]

(五)完成现代技术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现代技术教育培训包括:科研方法、试讲、教学设计、网络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技术基本技能等。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工作,它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因此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是从事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工作要求教师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等要求,把专业的知识和先进的理念,用最科学的方法灌输给学生。科研是教师更新知识,丰富自身文化素养,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途径。用科学的教学、科研方法来教育指导学生,是符合当前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一)岗前培训是实现教师资格和任用制度、贯彻教育法规的需要。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意见》规定,凡聘任到高等学校担任教师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这就意味着只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必须事先获得从业的教师资格证书,否则不允许执教。国家对进入教师行业的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在思想品德、学历学位、教学能力、身体健康、普通话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等达到条例所要求的条件后,才能获得任职资格。所以,全国高校教师都必须先参加岗前培训,在完成其相关课程取得岗前培训证和普通话水平合格证后,才能参加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并且将教师在岗前培训中取得的成绩和表现放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其考核、奖励、任用、聘任职务等的重要依据。[1][4]

(二)岗前培训是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有力保证。

我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具有素质: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宽大博爱的胸怀、适合的教学方法。但长久以来,我国高校只重视专业基础和科学文化素质 ,而忘记了教师应具有的其他的素质。当前高校所引进教师大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但是他们了解教师这份职业吗?有教师应具备的这些素质吗?很显然他们是不具备的,所以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短暂而又有实效性的培训。岗前培训是一种能让教师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高等教育学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熟练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培训,能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培训。[1][4][5]

(三)岗前培训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

作为一名教师,就得要跟上社会发展变化的潮流,不断更新知识的储备,提高专业水平,增强科研能力,从而使专业素养日趋成熟。这个不断学习、发展、竞争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成熟的过程,而培训就是这个过程的加速剂。岗前培训是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起点,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入职前只是对专业学科知识和与其相关能力的一种学习,而选择教师职业后就要教书育人,这是一种“由学到教”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强的专业工作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教育机智能力、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等,而这些专业能力就需要岗前培训来实现。[1][4][5]

[1]马丽玲.高校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的重要性.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0.5.23-26.

[2]徐倩.浅谈岗前培训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4.147.

[3]江新瑜.浅谈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安徽教育.2011.5.38.

[4].曾志,蔡宝昌.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思考.扬州大学学报.2006.8.75-77.

[5]朱朝凤,石文大,王立彬.谈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必要性.辽宁工学院学报.2000.12.93-94.

(责任编辑:孟睿)

G717

A

1007-421X(2017)01-0042-02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院校培训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