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研究

2017-03-06 05:01谢文瑶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肾病导管血液

谢文瑶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重庆 400054)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研究

谢文瑶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重庆 400054)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对症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护理满意度为84.4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护理满意度为97.92%,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合并症,是引发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患者代谢紊乱,需要通过血液透析治疗,改善机体内环境[1]。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常发生感染、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此次试验旨在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52岁,平均年龄为(63.15±8.42)岁,糖尿病病程为2年-18年,平均病程为(8.42±2.30)年;②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51岁,平均年龄为(62.76±8.73)岁,病程为3年-19年,平均病程为(8.15±2.37)年。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Mogenson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经过微量蛋白尿检测确诊,接受血液透析治疗;②患者均知悉此次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方案为:①保持医疗环境的舒适安静。保持血液透析室的干净整洁,开窗通风,根据治疗要求调节室内温度、湿度,调节室内光线,禁止喧哗,以免打扰患者;②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准备事项及注意事项,治疗前不得食用油腻刺激的食物,治疗后不得剧烈运动,同时,告知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症知识,明确自我管理事宜,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饮食生活指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时间比较长,长时间的用药极易引起营养供应不足的情况,合理的饮食计划,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糖尿病肾病患者宜食用低脂高蛋白、含糖量少、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改善控压降糖效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对症护理,具体方案为:①心理护理干预。与患者交流时,面带微笑,秉承着“耐心、细心、贴心”的工作原则,让患者消除心理戒备,敢于跟护理人员沟通自己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患者在长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易自身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家属陪同患者,给予心理支撑;②导管护理。血液透析治疗前,对透析机的相关导管进行消毒,治疗后在动静脉导管中依次注入20 mL的生理盐水和2.0 mL的肝素,进行封管处理;③并发症防护。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发生红肿、感染以及导管渗漏的情况,一经发现立马采取解决措施,采用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1.4 判定标准 治疗期间,记录两组发生穿刺点感染、出血、超滤、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同时,给患者发放一份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穿刺点感染5例(占比11.11%),出血3例(占比6.67%),超滤2例(占比4.44%),低血糖1例(占比2.22%),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护理满意度为84.44%;观察组穿刺点感染2例(占比4.44%),出血1例(占比2.22%),超滤0例(占比0.00%),低血糖0例(占比0.00%),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护理满意度为97.92%。可见,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症之一,随着病程的进展将演变为终末期肾病,导致患者肾功能障碍,只能通过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疗法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延长患者生存年限。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其遵医行为,继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此外,血液透析治疗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医疗项目,护理细节不到位,将引起超滤、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反而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实施导管护理和并发症防护,能够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积极作用的发挥。此次试验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对症护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升。综上,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采纳应用。

[1]张丽丽.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5): 229-230.

猜你喜欢
肾病导管血液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多彩血液大揭秘
“重女轻男”的肾病
神奇血液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