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信力视域的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评价体系构建

2017-03-07 02:23靳小雨邹炳彦徐国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裁判员公信力

靳小雨,邹炳彦,徐国红

大型体育竞赛活动,是指由一个权威体育组织主办,某个国家、地区、城市承办的多个单项体育运动项目或某一单项体育项目的比赛[1]。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增多,人们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热情高涨。然而,多年来体育竞赛活动中的不和谐现象充斥着赛场,赛场秩序问题频繁发生,如“黑哨”“红哨”等裁判员公信力危机,球场观众引发的暴力事件,“假球”“兴奋剂”等带来的运动员道德问题,以及诸多的不文明观赛问题,赛场秩序问题逐渐成为学界探讨的重点。赛场秩序是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评价指标,是维护体育竞赛正常进行的保障,也是反映体育文化和竞赛管理水平的关键[2-4]。体育赛场已经不仅是一个观赏体育竞赛表演人群的聚合地,而是与社会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的和谐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体育赛场秩序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有关赛场秩序的研究有2种取向:(1)直接探讨赛场秩序,主要观点为治理赛场秩序不仅要重视体育项目本身,更应将赛场秩序的治理与社会大环境发展相联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治理[5],其关键在于德治和法治相结合[6];(2)将研究定位于赛场秩序的相关因素,主要集中在运用心理学理论、集群行为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群体效能理论研究体育赛事的风险控制[7]、赛场观众管理[8-10],以及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职业道德规范[11-12],其代表如石岩等[13]提出的球场观众暴力遏制模式,即源头预防为主,过程控制为辅,末端治理为补充,将对观众的心理引导与行为控制贯穿整个控制模式。上述研究均是以质性研究的视角诠释赛场秩序,关于赛场秩序治理、维护、规范和控制措施,主要致力于现场观众的行为遏制。作为体育赛事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赛场秩序评价体系建立的关键在于以何种视角或理论作为指导,目前虽有少量的赛场秩序评价方面的研究,但都不是从公信力视角出发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良好的赛场秩序既要遏制赛场内的失范行为,更应注重赛场文明的良性发展。公信力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前提,赛场秩序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窗口。公信力指的是,公共权力领域与公民领域中以组织形态存在的行动者(公共机构),及具有“公共性”的抽象存在物(主要包括话语、制度、权利等)赢得公民的普遍信任而拥有的信任资源[14]。公信力研究主要分布于社会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政府、司法、传媒和民间组织4大领域[14]。高峰等[15]认为,公信力既受公共机构自身影响,也受到社会公众评价和感知的影响,自身影响因素方面包括公共机构的绩效、服务程度、民主化程度、诚信程度和综合形象等方面。同时,社会控制理论认为,程序公平会减少个体偏差行为的产生[16]。在体育领域,国内已有研究关注过公信力问题,如张雷[8]认为,比赛中的裁判员需要给双方参赛队伍创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比赛氛围,准确地控制比赛,以使观众对结果心悦诚服,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不至于扰乱赛场秩序。因此,赛场秩序的维护不仅需要公正的游戏规则,更应形成各方认同的信用规则,赛场公信力直接反映公众对体育赛场的信任度和认同度,是一种信用资源,是体育竞赛组织管理机构治理赛场的合法性根源,只有形成优质的赛场公信力,组织管理者在治理过程中发布相关规定时才更易得到公众认同,从而使治理更为有效。赛场公信力降低易造成公众对体育竞赛中各元素的信任度下降,使公众将体育竞赛中产生诸多负面因素归结于赛场责任,认为是赛场管理的缺失。因此,公信力直接关系到赛场中各元素决策和行为的合法性,即如果难以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很难与公众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机制,进而影响到赛场管理和正常的赛场秩序。

综上所述,赛场公信力与赛场秩序存在紧密的相关,而从本文文献梳理的范围看,体育竞赛领域鲜有与公信力相关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将公信力问题融入到体育赛场秩序中,以公信力视角审视赛场秩序问题,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验证,建立新型的赛场秩序评价体系。以赛场秩序影响因子权重为依据,分析赛场秩序的主要影响因子,对赛场秩序做出评价,促进体育赛场文明有序,为赛事主办方管理赛场、评选文明赛区、嘉奖最佳承办方等提供可供参考的量化依据。研究结果有利于管理者从公信力视角认识赛场秩序的内涵及具体指标,从而促进管理、评价的科学性,促进赛场文化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赛场公信力的提升,为社会公信力的构建添砖加瓦。

1 研究方法

1.1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对已记录归档的文本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所研究的对象是先于研究而存在的文本[17],基本步骤包括设计研究目的、选取样本、确定分析单位、编码和信度检验。

1.1.1 研究目的 收集已有学术文献对公信力和赛场秩序的研究中涉及赛场秩序的评价指标,建立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评价指标框架。

1.1.2 样本来源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检索时间跨度选为“20060101—20161231”,来源类型为核心期刊、CSSCI和硕博论文,分别以“公信力”“公信度”“赛场暴力”“赛场秩序”为关键词,分别检索到学术论文113篇、98篇、167篇和48篇。根据大多国内文献对“公信力”“公信度”“赛场暴力”和“赛场秩序”的翻译与分析,结合本研究的主题,最终确定本研究“公信力”的外文检索词为“public trust”,“公信度”的外文检索词为“public reliability”,“赛场暴力”的外文检索词为“athletic violence”,“赛场秩序”的外文检索词为“competition order”。在EBSCO外文检索平台,检索时间跨度选为“2006—2016”,来源类型为学术理论期刊,分别检索到学术论文“public trust”646篇、“public reliability”489篇、“athletic violence”597篇和“competition order”187篇。

1.1.3 分析单位及编码 因研究选取的样本为国内外已有文献,因此将分析单位定位于每篇文献的整体,即编码者通过阅读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概括性编码,提取文献中涉及赛场秩序的内容。编码人员共2人,分别是研究者本人与1名长期从事体育竞赛研究的博士研究生,保证对编码对象的熟悉度。

1.1.4 信度检验 采用霍尔斯蒂系数计算公式对编码信度进行检验,计算公示如下:

式中:PAO表示观察到的一致性比例;A表示2位编码者编码一致的单位数;nA+nB表示编码过程中2位编码各自编码的单位数。这一计算方法的统计数范围是0.00(无一致性)~1.00(完美的一致性)。为保证编码信度,开始编码时随机选取国内和国外文献各30篇,对其进行编码,编码结束后计算编码结果的一致性,如果结果在0.8以上,则继续其他文献的编码。经统计,编码结果的一致性达到0.91,符合信度要求。

1.2 专家访谈法

本研究明确了赛场秩序评价目标以及赛场秩序向各级指标转化的过程,将“赛场秩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制成测量访谈表,针对核心内容,邀请专家(共24人)进行访谈,初步建成赛场秩序评价维度和指标体系。

1.3 德尔菲法

根据访谈初步制定的赛场秩序评价体系及调查问卷,对各专家成员进行3轮征询意见,使各专家意见趋于集中,然后做出一致性检验,最终做出汇总结果,制定专家认可的赛场秩序评价体系。

从初期访谈的24名专家中,选定20名专家进行专家问卷征询,征询的专家主要符合以下3个条件之一:(1)活跃于体育赛事、竞赛研究领域的学者;(2)负责大型体育竞赛活动的行政部门领导;(3)体育竞赛管理领域的学者。

(1)第1轮专家调查问卷的编制。以构建的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形成《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专家征询问卷1》。

(2)第2轮专家调查问卷的编制。根据第1轮专家问卷对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评价指标的打分,进行数据分析。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指标体系制成《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专家征询问卷2》。

(3)第3轮专家调查问卷的编制。根据确定的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评价体系,制定三级指标间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量表,依据评价指标相对重要尺度量表,对3级评价指标之间进行两两对比,进行相对重要行打分。

1.4 层次分析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将赛场秩序评价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一级指标3个)、要素层(二级指标9个)和方案层(三级指标28个),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并将系统分析归结为准则层、要素层和方案层相对于目标层的重要性,进行权重值的计算和确定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进而对初步确定的体育赛场秩序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验证,最终建立符合我国体育赛场情况的、科学的、可操作的体育赛场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结果

2.1 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评价指标的选定

图1 文献研究主题分布图

综合对研究主题所得的编码结果,对类别相同的主题进行归纳,用于发展一级指标。通过分析得出,赛场秩序的构建和维系,与参赛队员、裁判员、教练员、现场观众之间在比赛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关系密不可分,存在两两相互影响的关系。参赛队员、裁判员、教练员、现场观众都从属于比赛相关人员,定一级指标(B1)为比赛相关人员;自然环境对赛场秩序造成直接影响,社会环境对赛场秩序产生间接影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属于比赛环境因素,定一级指标(B2)为比赛环境因素;比赛设施和场馆建设共同作为体育比赛的基础都从属于场馆设施建设,定一级指标(B3)为场馆设施建设;赛场秩序的核心是比赛管理,而比赛管理是由工作人员对赛场的管理,工作人员和赛场管理属于比赛管理因素,定一级指标(B4)为比赛管理因素。

2.1.2 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三级评价指标的确立 工作人员是赛场秩序的直接管理者和维护者[18-19],工作人员在现场观众、参赛队员、裁判员、教练员等关系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维系比赛相关人员整个关系网的稳定。从现场观众的有序入场到安全退场,从参赛队员的公平竞争到比赛设施标准统一,从满足教练员的合理需求到配合裁判员公正执法等,工作人员在体育赛场秩序维护(如赛前预防、赛中治理和赛后疏导)中是不可或缺的,表明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对赛场秩序维护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所以,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D1)、组织能力(D2)、管控能力(D3)、应急能力(D4)、职业态度(D5)选为三级指标。

赛场的管理对赛场秩序起到决定性作用。首先是应急预案的设计,可以有效预防赛场紧急事件的发生;其次,在比赛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良好处理,可以有效控制事件不再恶化,将突发事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最后,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安保工作,可以提高比赛安全系数,将风险降到最低。所以,选定赛场应急处理(D6)、应急预案设计(D7)和安保工作(D8)为赛场管理的三级指标。

现场观众直接参与、欣赏和传播体育比赛,是比赛相关人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赛场秩序离不开现场观众的维护,现场观众是否文明观赛,直接影响到比赛能否顺利进行[20-22]。现场观众道德与法律意识尤其应予关注,若有的道德和法律意识淡薄,出现不文明观赛行为,就会扰乱比赛,影响其他观众,若其他观众理智程度不高,受从众心理影响,则可能会导致局部或群体性骚乱,情节严重则会导致赛场暴力行为的发生。现场观众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掌握也直接影响赛场秩序,在很多赛场暴力事件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都是因为现场观众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所以,将现场观众的道德与法律意识(D9)、安全意识(D10)、安全技能掌握(D11)和理智程度(D12)选为三级指标。

参赛队员是体育比赛的主体,竞赛规则作为比赛顺利进行的保障,是对运动员的限制和约束,并维持赛场秩序稳定,如果没有规则的限制和约束,参赛队员也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5,22]。越高等级的比赛,参赛队员在专项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差距越小。在竞技场上,参赛队员的目标就是战胜对手取得最佳成绩,为追求这一目标,参赛队员甚至通过服用兴奋剂、打假球等违背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手段谋取胜利,这严重破坏了赛场秩序[23]。因此,要实现体育比赛的公平竞争,维护赛场秩序,参赛队员必须自觉摒弃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参赛队员心理素质和临场竞技状态都可能导致比赛发挥失常、引起情绪激动,从而影响赛场秩序。所以,将参赛队员的公平竞争状态(D13)、心理素质(D14)和临场竞技状态(D15)选为三级指标。

裁判员作为赛场秩序的特定维护者,是赛场上的执法者,他们的判罚会对比赛产生多方面的影响[24-25]。裁判员对比赛的判罚通常存在2方面问题:(1)无意识的判罚行为,其决定因素是裁判员的执法水平;(2)有意识的判罚行为,其决定因素是裁判员的执法公信。执法水平受裁判员自身职业素质的影响,亦或是比赛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裁判员无法站在最佳位置,以最佳视角做出最佳判罚。执法公信则反映了裁判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往往会受各种因素(如金钱、利益)的影响,出现有意识的错判、误判和漏判等行为。无论是裁判员的执法水平还是执法公信,都对赛场秩序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裁判员的执法公信,若出现问题,则会严重破坏赛场秩序。所以,将裁判员的执法公信(D16)和执法水平(D17)选为三级指标。

教练员扮演着体育赛场指挥家的角色,作为比赛队伍的灵魂人物,必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要求自己[26-27]。在赛场上,教练员是否利用身份打压队员,以及“打假球”“背后交易”“内定人选”等行为是教练员是否公平对待参赛队员和比赛的体现。在对运动员合理调配的组织能力和对运动员的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传授是否科学得当,是教练员领导才能和教育水平的表现。在比赛场上出现不良行为时,能否控制本方所有参赛队员的言行举止,在面临裁判误判、错判时,是否能够引导和指挥队员积极面对,是教练员纵观全局管控能力的表现。因此,教练员在比赛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尊重裁判员、工作人员和现场观众,公平对待参赛队员和比赛,都是教练员维护赛场秩序的关键。所以,将教练员是否公平对待运动员和比赛(D18)、领导才能和教育水平(D19)、纵观全局的管控能力(D20)选为三级指标。

自然环境环绕在生物的空间中,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生产中一切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其作为环境之一,可对体育比赛产生直接的影响[28]。自然环境对于赛场秩序影响的主要体现为:特殊气象情况(如风、雨、雪、雾等)对比赛的顺利进行、比赛成绩,对参赛队员临场发挥状态、裁判员的准确判罚、现场观众观赛心情等造成直接影响;地质情况(如海拔高度等)对比赛相关人员的生理造成直接影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通过对气象情况的预测和对地质情况的监测,大大减少了自然环境因素对体育比赛的消极影响。在此,将气象情况(D21)和地质情况(D22)列入三级指标。

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总和[29-30]。本文考虑的公信力问题,政府公信力、司法公信力和大众传媒公信力表现为社会公众对社会的信任程度。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媒介产业化进程等方面,人文和谐主要表现在教育完善、科技发达、道德高尚、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方面,这些因素都对社会起着促进、推动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作用,从而间接影响赛场秩序的稳定。所以,选定司法公信力(D23)、政府公信力(D24)、大众传媒公信力(D25)、经济发展(D26)、人文和谐(D27)为三级指标。

比赛设施,指体育比赛中用到的室内、室外设施以及体育器材等的总称[31]。比赛器械的标准统一程度是比赛公平公正的要素之一,良好的赛场秩序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基础之上的。器械的安全性直接影响比赛能否顺利进行,若出现器械质量不达标而造成参赛队员受伤等情况,诱发参赛队员、教练员或现场观众的不满,对赛场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安装监控设备的目的是对赛场进行监控和记录,从监控比赛相关人员情况,到对破坏赛场秩序行为的处理等,都对赛场秩序起到重要的维护作用。所以,将比赛器械标准统一(D28)、器械安全性(D29)和监控设备的安装(D30)选为三级指标。

体育场馆是为了满足运动训练、体育比赛、大众体育消费等需要而专门修建的运动场所总称[32]。比赛场馆则是体育比赛的专业性场所,如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田径棚等各种室内外比赛场地。为了解比赛场馆建设对赛场秩序的影响,根据比赛场馆建设性质分为主体建筑安全性、附体建筑安全性和临时建筑安全性3个方面,主体建筑安全性对赛场秩序影响最大。主体建筑,指体育场、体育馆等建筑中的主要建筑(如地面以上部分或组合楼中最大的部分);场馆附体建筑,指依附主体建筑并为完善主体建筑功能而建造的建筑(如观众席、停车场等);场馆临时建筑,指为了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在经过相关部分批准后临时搭建而成的建筑。场馆建设的安全性为体育赛场的人员安全以及体育比赛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对赛场秩序的影响毋庸置疑。所以,将比赛场馆的主体建筑安全性(D31)、附体建筑安全性(D32)和临时建筑安全性(D33)选为三级指标。

2.2 赛场秩序评价指标的筛选

将初步选定的体育赛场秩序评价指标制成专家征询表,采用李克特5点进行打分,“非常同意”—“非常不同意”计5~1分,如有修改意见写在附言处,没有则不填。均值反映专家意见集中度,均值越大说明对应指标的重要性越高,本研究设定均值不小于4.0;变异系数反映专家意见协调度,变异系数越小说明专家意见协调度越高,如果变异系数大于0.15,则认为专家协调度不够。对回收征询表获得的数据利用SPSS17.0进行处理,得到均值(Mi)和标准差(Si),以比赛相关人员为例(见表1)。利用变异系数计算公式:Vi=Si/Mi×100%,求出变异系数(见表2~表4)。剔除平均数小于4.0、变异系数大于0.15的指标,或根据专家意见将平均数小于4.0、变异系数大于0.15的指标与其他指标进行合并。

表1 比赛相关人员评分描述表(n=20)

表2 一级指标分析参数表

表3 二级指标分析参数表

表4 三级指标分析参数表

经过2轮专家意见征询,认为三级指标赛场应急处理(D6)与工作人员应急能力(D4),应急预案设计(D7)与专业能力(D1),安保工作(D8)与组织能力(D2)含义相近,将其分别进行合并,这样二级指标赛场管理(C2)便失去存在价值,将其删除,而工作人员从属于比赛相关人员之列,所以将二级指标工作人员(C1)纳入一级指标比赛相关人员(B1)之下,一级指标比赛管理因素(B4)失去存在价值,将其删除。专家认为,本论题从公信力视角出发,其社会因素取公信力相关因子较为合适,将经济发展和人文和谐2项指标删除,最终形成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的体育赛场秩序文明评价体系(见图2)。

图2 赛场秩序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框架示意图

2.3 赛场秩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验证

2.3.1 建立判断矩阵 在德尔菲法第3轮时,添加指标重要性评价,对评价指标之间进行两两对比之后,按9分位比率排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顺序,按照两两比较结果,依次构造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以一级评价指标比赛相关人员(B1)为例,依据评价指标相对重要尺度量表(见表5),构造两两比较矩阵,若指标ci与指标cj同等重要,则cij=1;若指标ci比指标cj稍微重要,则cij=3;若指标ci比指标cj重要,则cij=5;若指标ci比指标cj明显重要,则cij=7;若指标ci比指标cj绝对重要,则cij=9;若指标ci比指标cj的重要程度介于上述两判断尺度之间,则cij的取值分别为2、4、6、8。指标cj与指标ci的比较结果cji的取值为cij的倒数,如指标cj比指标ci重要,则cji=1/5。评价目标为B1,评价指标集合为C={c1、c2、c3、c4、c5},则可得比赛相关人员(B1)判断矩阵P(B1-c)(见表6)。

表5 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比较尺度表

表6 比赛相关人员(B1)的判断矩阵

2.3.2 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评价指标B1的决策,首先确定指标c1对指标B1的相对重要性,即c1对B1的权重。为此,先根据公式求出比赛相关人员(B1)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然后根据公式对向量W归一化处理,求出c1对B1的权重(见表7)。

表7 比赛相关人员(B1)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2.3.3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式中:(AW)i表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

2.3.4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根据判断矩阵理论可知,如果Ax=λx,则λ为A的特征值,并且对于所有。所以,当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λ1=λmax=n,其余特征根均为0;当矩阵不具有完全一致性时,则λ1=λmax>n,其余特征根λ2,λ3,…,λi有如下关系。所以,进行判λ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即用:CI=(λmax-n)/(n-1)(n为判断矩阵介数),CI值越大,表明判断矩阵的偏离完全一致性程度越大,反之越好,如CI=(λmaxn)/(n-1)=(5.176-5)/(5-1)=0.044

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一致性指标RI值(见表8),随即一致性比率CR=CI/RI,当CR<0.10时,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如CR=CI/RI=0.044/1.12<0.10。由此可以确定,比赛相关人员(B1)的元素指标工作人员(c1)、现场观众(c2)、参赛队员(c3)、裁判员(c4)、教练员(c5)的单权重是合理的。

表8 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按照此方法,分别得到一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三级指标相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

2.4 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指标权重

为了把定量计算结果转化为定性分析,将计算出各层次指标的合成权重进行排序,排序结果确定了各级指标的重要性,并以此对各级指标进行定性分析。一级指标的合成权重等于单权重,二级指标的合成权重等于一级指标的单权重与二级指标的单权重乘积,三级指标的合成权重等于三级指标的单权重与二级指标的合成权重乘积,由此可得各层次指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见表9)。

表9 评价指标合成权重排序

可见,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差距较大,其中比赛相关人员的权重最高(0.659)。从公信力视角来看,赛场公信的建立也是一个信任建立的过程,具有长期性,而信任的破裂是个短暂瞬间,某个看似微小的负面经验就可能给公信力的拥有者带来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14]。赛场公信力的发出主体是比赛中的相关人员,该群体的言行、公平体现等均会影响与公众信任的建立,继而对赛场秩序产生影响。这一权重结果也反映出,在大型体育竞赛活动的赛场秩序评价中,需要对比赛相关人员进行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与传统认知不同的是,二级指标裁判员的权重排名仅为第3,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裁判员对赛场公信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赛场公信与赛场秩序协调发展重点还是应注重赛场中的细节管理。此外,在所有二级指标中,观众的合成权重排名第2(0.194),这一结果与国内外赛场秩序领域的研究趋势相一致。观众对赛场秩序具有较强的影响,该群体行为失范发生频率高,受媒体的关注度较高。体育观众管理一直是赛场秩序领域研究的重点议题,在具体的赛场秩序评价中,应重视观众对赛场秩序的影响。在具体的三级指标权重系数分配来看,在实际的赛场秩序评价过程中,应重视观众的“道德与法律意识”、裁判员的“执法公信和执法水平”和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等重要指标。

3 结 论

以公信力视角审视赛场秩序,通过内容分析法和专家方法建立了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赛场秩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科学删减,以确保评价指标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用以衡量指标的重要性。赛场中,诸多因素通过内隐和外显的方式影响赛场公信力,包括以赛场中的能动的人为载体的公信力发出者,以及静态物形式的公信力载体,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公众对赛场公信力的认知,继而影响赛场秩序。研究根据已有文献,构建出赛场秩序的3个一级评价指标,包括比赛相关人员、比赛环境因素和场馆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选定9个二级评价指标:工作人员、现场观众、参赛队员、裁判员、教练员、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比赛设施和场馆建设,以及28个三级指标构成赛场秩序评价指标体系。合成权重总排序中,一级指标比赛相关人员排名第1,二级指标工作人员居首位,三级指标现场观众的道德与法律意识和理智程度、裁判员的执法公信和执法水平、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参赛队员的公平竞争态度排名靠前。可见,赛场秩序的维护主要与人的行为息息相关,多项指标体现出公平公正,与公信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公信力视域建立赛场秩序评价体系,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及参考价值。

[1]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24-28.

[2]靳小雨,栾美丽.体育赛事研究评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54-57.

[3]LEWIS L.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M].London:Routledge,1992.

[4]LI-SHIUE G.Examining the Values Associated with Spectator Sport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Values and Sport Spectator Behavior[D].Florida: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2007.

[5]张鲲,张扬.陕西省足球赛场秩序问题研究:现场球迷及其行为认识的调查[J].体育科学,2004,24(3):11-14.

[6]王飞雄,张鲲.陕西职业足球赛场秩序的德治与法治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4):28-30.

[7]李树梅,孙庆祝.体育赛场危机管理研究及其系统框架的建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63-70.

[8]张雷.培育赛场良好铁序增强社会稳定性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75-76.

[9]孙麒麟,张建新.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公共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机制[J].体育学刊,2008(6):14-17.

[10]朱琳.竞技体育秩序的刑法保护与控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7):8-11.

[11]高艳丽,唐文兵.我国职业足球联赛赛场秩序存在的问题与规范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3(29):17-21.

[12]钱宗梅,刘志民.我国职业赛场秩序维护策略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11(6):8-10.

[13]石岩,王莹,赵阳,等.球场观众暴力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与遏制策略[J].体育科学,2007,27(1):24-40.

[14]周治伟.公信力的概念辨析[J].攀登,2007,26(1):76-78.

[15]高峰,任倩倩.公信力:社会心理学的崭新课题[J].学理论,2016(2):77-78.

[16]POPENOE D.社会学[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7]周翔.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18]谭平平,周铁军,李艳翎,等.体育社会评价模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8(1):22-27.

[19]STANLEY EITZEN D.Spor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M].Paradigm:9th revised edition,2011.

[20]仇军,李恺宪,孙葆洁.运动竞赛中球迷行为越轨成因与防范对策[J].体育科学,2004(12):18-22.

[21]石岩,郭纯超.我国球场观众暴力的认知与治理[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1):55-60.

[22]周蕊.基于TPB理论的体育赛场文明观赛行为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23]虞重干,刘炜,匡淑平,等.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8,28(7):26-36.

[24]张琪,于涛.裁判自由裁量权的伦理规治[J].体育科学,2015,35(5):78-86.

[25]HANS MOJET.Euro2000 and Football Hooliganism[J].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Law Journal,2006(3):88-99.

[26]石岩,赵阳,田麦久.建立学习型教练员团队的理论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1):6-11.

[27]李林.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4):4-19.

[28]BALDERJAHN I.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s predictors of ecologically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pattern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88,17(1):51-56.

[29]李月华.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8.

[30]DUNNING E.“Figuring”modern sport:autobi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reflections on sport,violence and civilization[M].Manchester:Universi⁃ty of Chester,2005.

[31]王亮,张小晶,常智慧,等.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研究进展和标准现状[J].体育科学,2015,12(3):66-74.

[32]王龙飞,王岩,刘运洲.美国体育场馆的公共财政支持及启示[J].体育科学,2009,29(10):23-27.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裁判员公信力
广西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职业院校体育竞赛开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
不给面子
“公信力”和“公信度”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