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酸通过调节癌细胞膜流动性和葡萄糖代谢抑制肝细胞癌的进程

2017-03-07 16:42申华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棕榈磷脂组学

·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棕榈酸通过调节癌细胞膜流动性和葡萄糖代谢抑制肝细胞癌的进程

【据《Hepatology》2017年7月报道】题:棕榈酸通过调节癌细胞膜流动性和葡萄糖代谢抑制肝细胞癌的进程(作者Lin L等)

脂质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和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脂质代谢的激活已经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通过大规模“鸟枪法”脂质组学定性定量研究,来自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与基础医学院系统生物学系的Lin在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系中共鉴定到 1700 余种脂质分子,主要来自三种脂质类型(磷脂、鞘脂和甘油脂)。

通过定量分析,筛选出93个显著改变的脂质分子;发现随着转移潜能的升高,含棕榈酰(C16∶0)的甘油磷脂呈现下调趋势。通过定量比较发现,随着转移潜能的升高,含棕榈酸的多种磷脂分子一致下调。棕榈酸是人体从食物中大量摄取,并在细胞中广泛存在的饱和脂肪酸。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表明C16∶0孵育能特异性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并减缓裸鼠皮下荷瘤模型中的肿瘤生长速度。生化实验表明,C16∶0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肝癌细胞膜流动性,抑制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乳酸生成。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方法进一步揭示C16∶0孵育可以降低mTOR和Stat3通路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在临床肝癌标本中,MRM分析显示与相邻非肿瘤组织相比,共计10种含C16∶0的磷脂发生显著性改变,其中8种在癌组织中显著降低(P<0.05)。

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肝癌转移过程中的脂质代谢调控机制,发现新的肝癌转移预测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与基础医学院系统生物学系 申华莉 报道)

猜你喜欢
棕榈磷脂组学
影像组学在肾上腺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基于UHPLC-Q-TOF/MS的归身和归尾补血机制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棕榈树
棕榈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代谢组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