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设计 现代语境
——观“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

2017-03-07 23:58王静
河北传媒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剪纸书籍色彩

王静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日前,展现吕敬人40年辉煌设计历程与杰出作品的“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其从事书籍设计40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400余套、千余册悉数亮相,展览同时梳理出经历了活字铅印、平板胶印到数码时代中国印刷技术进步下的创作历程,以及“从装帧到书籍设计观念转换”学术思想的演变,展现出吕敬人对“承其魂拓其体”中国传统书韵与当代审美相融合的理念追求。

吕敬人说:“做书是修行,也是苦旅,虽逾越不了高峰,但有了念想就有了动力。”[1]2步入展厅,沿着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的攀登之路,体会他在“书艺问道”中展现出的阅读之美。静心细加观看,还可以发现吕敬人开展书籍革新的诸多独创性尝试。中国传统文化是吕敬人书籍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他认为“继承不只是复制,更不是拷贝。既要根植于本土文化,又能突破固囿,设计才会具有生命力而传承久远”[2]。因此,决不能放弃时代特征,要不断追求中国元素的升华。吕敬人在书籍设计中“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位,不拟洋又焕发时代精神”[1]5,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中国传统图饰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图饰代表了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图饰是最能反映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既有高品位的中国文化内涵,又符合世界当今潮流的样式。

吕敬人先生设计的《剪纸的故事》获得了2012年“世界最美的书”银奖。此书收入了山东籍现代剪纸艺术家赵希岗近年来的500幅剪纸佳作,分为节气、生肖等多个题材,内容包罗世间万象。在设计上,此书的封面是一些剪纸碎片,恰似剪纸艺术家刚完成的作品还未清整干净,生动地表现出该书的艺术特征;而翻开书,一些书页更是被横向裁开,打破了纸张平衡的束缚,以表达作者剪纸中线的突出特征。通过设计,吕敬人将剪纸这一传统吉祥艺术形式加入了富有节奏感、凸显个性的设计思想,升华了中国特色的审美个性。设计《故宫世纪珍藏旧影》时,他依据清宫廷建筑中复杂多变的几何窗饰结构,设计了七款纹样应用在七部书的封面和内页中。这些纹样不是传统纹样的直接拷贝,而是对其进行了加工再创造,以极其简洁的视觉语言进行表现,是“承其魂拓其体”中国传统纹饰与当代审美融合的典范。

在运用中国传统图饰时,设计者应该有宽广的文化视角,自觉地继承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传统艺术,掌握本民族的文化精髓,从中汲取精华,使自己的设计具有民族特色。为此,设计者不仅需要掌握中国传统图饰的基本规律和寓意,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图饰艺术中的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才能更好地在现代书籍设计中体现民族风格。

二、中国传统字体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运用

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简洁设计。它以最为简洁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而复杂的手段,设计出了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单纯的 “产品”,并使这些产品的内涵丰富、构架完美、用途广泛、影响深远。中国传统字体一旦赋予“形”的意义纳入书籍设计中,诉诸于人的感官,就超越了文字的原有功能,一跃成为书籍设计中的审美要素,唤起观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吕敬人从文字到书法、从矩阵到掀起涡旋般的字体群,对文字注入了“气”的跃动与生机。他所设计的、业内非常熟悉的《千字文》,是书籍设计课堂上老师们反复应用的优秀案例典范。此书封套将千字文反雕在桐木板上,仿宋代印刷的木雕版,遒劲、粗犷的字迹仿佛从纸上立起来,镶嵌入一个古老的石碑,似乎能够让人感觉到当年篆刻人手上的力度。这是吕敬人在设计此书时刻意寻找的感觉,希望人们能从设计中体会到这种力度,触摸到它的纹路。封面的设计则以中国书法的基本笔划点、撇、捺作为上、中、下三册书的基本符号特征,既统一格式又具有个性,既能很好地体现该书的特征,又以十分简练的现代审美方式呈现出来。给人的感觉不仅是得到了一套书,更是得到了一份价值连城的古代艺术品。吕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化了解之深,对书籍内容理解之透,让人敬佩。再看《赤彤丹朱》一书,封面采用色彩图形为辅文字为主的设计形式,用拙味的老宋体字排列出窗棱形状,字与字之间的空隙用银灰色映衬一轮太阳,显得遥远而凄艳,有力地暗喻出红色年代的人文氛围。

中国传统文字的魅力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除了运用汉字的构成元素之外,还要加入作者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再创造,才能将抽象的语言通过具象的手段表现出来。想要设计出具有本民族独特个性的现代书籍作品,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字审美价值的探索与借鉴,汲取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字不断演变的生命解码,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注入其中,必将创造出新的现代书籍风貌[3]。

三、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运用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早在2000年前就建立了白、青、黑、赤、黄五种颜色构成的五色体系。它是古代智者对大自然日月晨昏、斗转星移以色彩形式进行的描绘,以五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色彩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根植于古代,存在于近、现代。虽然时代不同种类各异,其色彩现象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其特定的视觉特征的,即以吉祥瑞气为主要内涵和以鲜艳明快为主要形式。

“爱、憎恶、悲哀、希望”是吕敬人设计《家》时采用的情感与观念基调。该书呈现的风雨剥蚀的大门,伫立在门前的主人公和长长的背影,孤独的灯笼以及淡灰色调上的朱红和金色,如泣如诉地转述出对“家”的心声。

在今天的书籍设计中,色彩已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和感性的知觉形式,更是一种象征性的比喻和观念的阐释。要从中国传统色彩精神中理解和剖析,分析其与现代书籍设计色彩的关系,推动现代书籍设计的创新意识,突出中国传统的意境美。

吕敬人很推崇老子的一句名言:“反者,道动之。”他认为书籍设计者不要拘泥于束缚发展的旧模式,不满于现状,敢思敢想,虚心向世界各国民族的优秀文化学习,“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位,不拟洋又焕发时代精神”,达到“道之动”的真正境界。

传统就像大树的主干,一切创新的流派是它无数的枝条。这些创新的枝条一方面从主干获取水分和养料,另一方面又从外界获得阳光和空气,在光合作用下形成更丰富、更充足的养分提供给主干,使其成为葱郁茂盛的参天大树[4]。因此,业内人士不仅应提升专业知识层面,更应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知今且鉴古,无古焉有今,古今相生相成,进而转化塑造更多高敏感度与创造力的设计精英,为中国现代设计找到新的出路。

[1]吕敬人.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说[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2]张硕.吕敬人:掌管书籍的“生命”[N].北京晨报,2010-09-17(3).

[3]毓鑫,何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书籍装帧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6):65.

[4]秦立新,唐连全.浅谈中国画传统与创新[J].美术大观,2010(7):252-253.

猜你喜欢
剪纸书籍色彩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剪纸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
神奇的色彩(上)
剪纸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