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街边小吃的大翻译家萧乾

2017-03-08 04:54安东
饮食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萧乾茶会叫卖声

安东

萧乾正式进入文坛,与两次饭局有关。

1929年秋,萧乾在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班读书,次年,经现代文学课老师杨振声介绍,去采访当时的文坛领袖沈从文。初次见面,沈从文请他到东安市场的一家小馆子吃饭。沈从文用毛笔写菜单,字迹俊逸,萧乾看见,惜之为宝,说:“这个菜单您给我吧,我再给您抄一遍。”沈从文笑了,一摆手说:“要菜单干吗?以后我会给你写信,写很长的信。”

1933年,萧乾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了一篇小说,叫《蚕》。过了几天,沈从文给他来信,说有一位绝顶聪明的小姐看了他的那篇《蚕》,感觉很好,请他去吃茶。萧乾自然知道这位小姐一定是著名的“星期六聚会”的女主角林徽因。果不其然,当周的周六,在东总布三号,萧乾第一次见到了林徽因。林见面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然后大家一起吃茶、聊天。梁家客厅的客人都是胡适、沈从文、徐志摩、金岳霖等学界巨匠,萧乾这才算是正式进了这个圈子。

虽然两次契机都与饮食有关,但萧乾并不是一个食不厌精的美食家。这一点在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中可以找到佐证,书中写道:“萧乾从来也不是个美食家。作为老北京,他爱吃的炸酱面、炸灌肠、葱花烙饼,都是大众化的食品……”萧乾写过一本《北京城杂忆》,薄薄的一册,却从战争风云、时代巨变讲到个人情感、吃穿住行,倒也面面俱到。其中有一篇《吆喝》,说的是北京小吃的叫卖声,读来兴味盎然。

老北京的胡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而且分时段有不同内容,大清早是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鬼。”到了晚上是卖夜宵的:“馄饨喂——开锅!”馄饨摊子和剃头摊子一样,也是一头热:一头儿是一串小抽屉,里面是皮、馅儿和作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跟现在城市里只在夜里出没的“野馄饨”摊,似乎并无太大分别。

叫卖的货物自然也分季节。春天卖蛤蟆骨朵儿,也就是未成形的幼蛙,一个制钱捞上十几只,玩够了还能吞下去——读到这儿有点震惊,这也能生吃吗?那时年纪小小的萧乾自己也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夏天卖西瓜和碎冰做成的雪花糕,秋天是“喝了蜜的大柿子”,冬天是北京人最亲切的冰糖葫芦,吆喝的词儿是“葫芦儿——刚蘸得”,或者“葫芦儿——冰塔儿”。隆冬时节当然少不了烤白薯,一路上可以揣到袖筒里取暖,到了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萧乾热爱这种街头叫卖的小吃,对正式的宴会则避之不及,他认为友朋相聚,主务为叙旧、交流,而赴宴时,满满一桌名酒佳肴往往压倒一切。他曾多次在宴会上遇到想与之深谈的人,且彼此也大有可聊之处,无奈席间杯盘交错、嘈杂喧闹,即便邻座,也不大能谈得起来,若是再间隔几人,除了频频举杯、遥遥示好之外,更说不说几句话。他尤其害怕饮酒无度的聚会,桌上若有一位打通關的勇将摆起擂台,那宴请就变成灌醉了。

比起宴会,萧乾更喜欢茶会,不仅因为他喜爱饮茶,更因为赴茶会的人没有埋头大吃或举杯牛饮的,谈话才是活动的中心。他在英国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茶会结识了罗素、李约瑟、罗宾逊夫人等知名学者,在他们身上获益匪浅。他甚至写过一篇文章,叫《茶在英国》,里面特意引用了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一句话,也可以看做他自己的表达:“人生最舒畅莫如饮下午茶的时刻。”

猜你喜欢
萧乾茶会叫卖声
叫卖声里的文化记忆
自知
自知
午后的叫卖声
我坦诚相待,你随意
我坦诚相待,你随意
清晨的叫卖声
记忆深处的叫卖声
新时期的风雅之集
“茶会”九问九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