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路径研究

2017-03-08 06:35汪建新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后勤保障后勤海关

汪建新



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路径研究

汪建新*

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是海关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重要内容。本文从分析推进我国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入手,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在推进政府机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海关实际出发,提出了推进我国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建议。

海关管理;海关现代化;后勤保障体系;后勤保障能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现代化的后勤保障就没有现代化的海关。当前我国海关正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国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构建的新形势,面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创新、落实“三互”大通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等新任务,面对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财政后勤改革的新常态,面对海关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对后勤保障不断增长的新需求,面对广大关警员物质文化需求的日趋多样化,面对海关后勤保障现状倒逼自身改革的挑战,海关后勤保障工作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压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是解决海关后勤保障工作现实矛盾和困难的关键,这对于保障海关实现“四好”、“五型”建设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的涵义

海关后勤保障体系是指海关财务、关务保障(以下简称“关保”)、科技(技术)、后勤管理中心和数据中心等后勤部门的一系列保障制度和程序,包括资金、装备资产、信息技术和后勤事务等方面服务保障的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的后勤保障制度。海关后勤保障能力是海关后勤保障主体运用海关后勤保障法规制度体系保障海关改革和建设的能力,即为海关事业发展提供资金、装备物资、信息技术和后勤服务等方面保障的能力,是海关后勤保障过程中所体现的人与制度规则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效能,是保障主体保障海关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服务保障理念、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等各个方面素养和本领的综合,是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在实践中的绩效彰显,是检验海关后勤保障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的杠杆。

(二)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意蕴

所谓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就是海关后勤保障工作在保障理念、保障方式、法规制度和保障人员的能力素质等方面达到与国际经济、科技、社会的现代化历史进程相适应的水平的过程,是海关后勤保障主体运用法治思维、法规制度和现代科技,实施财、物和技术等多方位综合、高效的保障,实现海关后勤保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高效化,具体包括保障理念现代化、保障制度现代化、保障体制现代化、保障机制现代化和保障人员现代化等内容。衡量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是否现代化,笔者认为应有以下五个标准:一是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有完善的后勤保障制度安排和规范的保障程序;二是法治化,任何后勤保障事项、保障权力都必须依法实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是高效化,海关后勤保障应当快速高效,充分体现服务保障效益;四是民主化,各项后勤保障要从业务一线和基层关员的实际需求出发,体现业务一线和广大关警员的意愿;五是协调性,现代化海关后勤保障体系是一个有机、协调、动态和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从资金、装备资产、信息技术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保障法规制度,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协调、密不可分。在这五个标准中,其本质特征是保障民主化,显著特征是保障高效化,核心是保障法治化,这是区别于传统后勤保障的根本所在。能否实现保障法治化对于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是实现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也是法治海关的应有之义。

(三)海关后勤保障体系与保障能力现代化的关系

海关后勤保障体系现代化和保障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即一体两面、辩证统一的矛盾体,两者相辅相成,前者是前提和基础,后者是目的和结果。海关后勤保障体系的现代化,为海关后勤保障能力的现代化奠定制度基础,有了现代化的海关后勤保障体系才能孕育现代化的保障能力;反之,实现海关后勤保障能力现代化,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整、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为保证现代化海关后勤保障体系的运行目标提供现实支持,有了海关后勤保障能力的现代化,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海关后勤保障体系的效能。

二、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分析

目前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基本适应海关改革发展要求,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财政后勤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海关事业快速发展对后勤保障需求的不断增长,海关后勤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海关后勤保障现状势必倒逼自身改革,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面临着国家深化行政体制和财政后勤改革的挑战

一方面,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后勤服务市场化供给机制,推进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这对传统封闭式的自我垄断服务的海关后勤服务工作无疑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推进海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国家深化财政后勤改革。目前国家财政后勤改革作出了许多新部署,例如:颁布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其配套的会议、公务接待、差旅、培训、出国经费等相关管理办法;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国家正式推行公务用车改革;逐步推进三年滚动预算编制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尤其是201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新预算法,这是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作为海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关后勤保障工作,必须站在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财政后勤改革的战略高度,牢牢把握深化海关后勤改革的主动权,着力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方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二)面临着海关全面深化改革对后勤保障需求不断增长的挑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总署党组开启了全面深化海关改革的新征程,如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无纸化、关检合作“三个一”、“单一窗口”、海关先进科技装备研发配备等重大改革项目逐步深入推进,海关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海关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财力、物力、信息技术和后勤服务等有力保障,但海关全面深化改革对后勤保障的需求与海关现有后勤保障资源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按照总署党组关于“业务改革拓展到哪里,海关服务保障要跟进到哪里”,以及“四好”和“五型”海关建设要求,海关后勤保障工作必须从深挖自身内部潜力入手,通过加快推进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来助推海关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面临着群众民生期盼对后勤保障改革提出新需求的挑战

当前,海关改革发展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广大关警员的各种思想观念和物质文化诉求相互激荡。从海关外部环境来看,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国家财政后勤改革的各项法律法规还将陆续出台,以往公务员享有的各项福利待遇日趋规范,公务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体系改革也将是大势所趋;从海关内部环境来看,随着海关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海关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与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海关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海关人员的工资收入自海关系统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之近几年不断增长的房价和物价压力,使海关人员在收入、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对民生事项有现实的期盼,迫切要求海关后勤保障工作顺应国家财政后勤改革的新形势,加快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以不断满足广大关警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四)面临着海关后勤保障现状倒逼自身改革的挑战

目前海关后勤保障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海关事业快速发展对财力、物力、信息技术和后勤服务等保障需求的不断增长与之不尽适应的后勤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引发此矛盾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海关后勤保障现状与总署党组关于“四好”和“五型”海关建设要求以及“业务改革拓展到哪里,服务保障要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存在着“四个不适应”,这是影响和制约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因素。主要表现在:

1.保障理念不适应。在保障海关改革建设中,一些不合时宜的保障理念严重阻碍了海关后勤保障领域的深刻变革。例如:主动开展服务保障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的保障思想和“你要我给”的被动保障观念;法治化保障理念淡薄,习惯于行政指令式和传统作坊式、配发式的后勤保障模式,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依法实施保障;民主保障理念未完全树立,存在行政命令式的保障多,体现民意的互动式保障少,基层单位和广大关警员的需求表达渠道还不够畅通、参与后勤保障政策法规制定程度较低;开放式的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竞争理念缺乏,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自我垄断的封闭式保障;综合保障理念未树立起来,后勤保障从整体、系统角度思考不够,习惯于粗放、单打一的保障模式,缺乏改革创新精神;科技保障和节俭保障意识不强,后勤保障活力和保障效益还有待不断提高。

2.法规制度不适应。近年来,海关在加强业务制度建设、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后勤保障领域的政策法规建设方面相对薄弱,后勤保障法规制度设计尚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尤其是相关保障法规制度的缺失、滞后和不规范是许多后勤保障工作矛盾产生的重要根源。例如:在后勤保障手段上,目前尚未出台海关引进社会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致使市场进入机制和服务标准缺乏统一规范,以致难以确保社会服务组织能为海关提供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服务;在后勤保障绩效管理上,尚未出台海关政府采购项目评估管理细则、装备配备的绩效评估办法,以致影响了装备设备配备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在后勤保障风险防控上,对罚没财物管理、物资采购、事业单位及所属经济实体管理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制度措施还不够完善,“贴着海关服务保障发财”的现象在有的岗位依然存在,等等。

3.体制机制不适应。一方面,保障体制尚未实现一体化、集约化和高效化保障的要求。目前海关后勤保障部门设有财务、关保、科技(技术)、后勤管理中心、数据中心等部门,此种部门“小而全”分散式的管理体制,呈现单打一的传统保障模式,导致部门条块分割、资源整合共享难,易引发资源配置不合理、后勤保障效益不高,甚至存在后勤保障权责关系不清、职能交叉、相互扯皮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后勤保障效率。另一方面,保障机制尚未实现法治化、信息化和社会化保障的要求。目前海关后勤保障管理习惯于传统作坊式和配发式的服务保障模式,依法保障和创新保障意识缺乏,尚未由“人治保障”向“法治保障”的转变;海关后勤保障信息化水平不高,尽管在后勤保障领域已开发了一些单一信息化保障系统,但至今尚未构建全国统一的海关后勤服务保障信息化平台,海关后勤保障实现信息化、高效化和精细化的发展要求还有很长路要走;海关后勤服务尚未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保障方式尚未向社会化方向拓展,仍未走出“关门搞服务、闭门搞保障”的自我服务保障老路子。

4.能力素质不适应。当前海关后勤保障工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体力型、服务型后勤,对后勤保障专业化和技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在海关后勤保障队伍建设上,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专业化、技能化人员的配置,致使目前后勤保障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专业技能不高,海关后勤保障的专业化和技能化要求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愈加凸现,远远不能满足海关后勤保障科学化、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三、西方发达国家推进政府机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实践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进政府机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商品化的保障理念

在西方发达国家,服务是商品、按照等价交换和竞争原则为政府机关提供后勤保障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在具体实施中,贯彻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在绝大多数领域开展自由竞争、竞价采购、完全市场化服务保障。例如:澳大利亚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政府机关后勤保障体系,在具体实施后勤保障中,主要采取商业合同的管理方式,如办公楼的维修、设备设施的运转维护等保障项目,承包给社会相应经营单位,自己不直接承担具体保障,后勤保障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高。

(二)一体化的保障体制

实现一体化的后勤保障体制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进政府机关后勤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例如:美国针对政府机关后勤保障部门“小而全”分散式管理体制所引发的保障标准不一、资产闲置和资源浪费等现象,于1949年将原来分别承担联邦政府机关后勤保障职能的联邦工程署、财政部联邦供应局、战争物资管理局和国家档案中心等机构合并,成立了联邦总务署,下设四个部门,即:公共建筑服务中心、联邦供应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政府政策办公室。联邦总务署负责联邦政府机关后勤保障法规政策制定,联邦政府资产产权管理与处置、办公场所的建设和维护、采购与供应、公务用车服务、电讯与信息处理技术管理和服务,前总统及遗孀的服务等工作。通过设立联邦总务署使美国政府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实现了集中统一,不论是资产设备、办公用房保障还是政府采购,不论是本土的政府资产还是海外的,都由联邦总务署统一保障和管理。

(三)法治化的保障制度

一是健全后勤保障法律法规。如美国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政府机关后勤保障法律法规:《联邦资产与行政管理服务法》、《公共建筑法》、《联邦购买条例》、《联邦财产管理条例》、《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条例》等。二是后勤保障机构依法设立。如美国联邦总务署是根据《联邦资产与行政管理服务法》设立的。该法规定:联邦总务署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中央管理机构,它的功能是使联邦政策能在联邦采购、不动产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领域得以实施。三是后勤保障依法组织实施。发达国家政府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运行。如美国控制政府采购的统一政策、程序及政府财产的处置、公共物品的使用都严格依据联邦采购规则和联邦财产管理规则组织实施。

(四)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后勤物资的准备、服务保障的提供,还是信息、资源、房地产等方面保障都是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按市场法则分配与运营,根据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与服务,用市场标准对整个后勤保障成效进行评判与分析。例如:美国第三产业高度发达,联邦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也很高。总务署将以前为联邦机构提供后勤服务的内部经营部门实行了社会化改革,将其服务经营职能直接转向外部,业务上与总务署构成合同的甲、乙方关系。总务署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利用合同对提供服务的社会承包商进行管理,为联邦机构提供高度社会化的后勤服务。总务署还为联邦机构提供市话和长途电信、电子传发、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保障及设备资源管理等项服务,采用大额合同发包和合同管理的方式,让承包商直接为联邦机构提供信息传送服务,由于有规模效益,市话、长途电信等费用比市场价要低很多。

(五)专业化的区域联合

区域联合与专业服务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机关后勤保障专业化的区域联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化很高。如政府办公楼的清洁服务、房屋维修、公共设施维护、保安等物业服务都由社会上专业公司来承担;办公楼内餐厅的开办,政府幼儿园的保教人员等也都通过与社会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来解决。政府机关后勤保障部门不直接供养专门的队伍,所需要的服务主要从社会专业公司获取。二是走规模化、区域发展的联合道路。如美国在政府采购方面,合作采购或联合采购是州和地方政府采购部门通常使用的一种采购方式。没有专业化的区域联合,在西方发达国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机关后勤保障工作。

(六)“高精”化的队伍管理

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后勤保障队伍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这种高效精干的队伍建设,不仅表现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基本技术与技能等方面,而且表现在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等方面。从事政府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人员主要是一些用现代思想观念武装起来的、掌握最新技术与技能的专门人才。如美国联邦总务署通过开办网上大学,利用因特网进行网上教学,鼓励和支持员工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革新思想观念,改变知识结构,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岗位交流,从高校、企业雇佣大量的房地产专家、建筑师、工程师、设备管理者、环境设计者和财产处理专家等多种形式,改变队伍结构,为后勤保障工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四、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路径

针对当前海关后勤保障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顺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我国海关后勤保障自身现状,在甄别和扬弃国外先进经验中不断探索创新,加强顶层设计,逐步实现我国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

(一)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点:遵循改革原则

全面深化海关后勤改革,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注重改革创新。解放思想是改革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必须冲破旧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部门利益固化的藩篱,树立现代后勤保障理念,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借鉴中创新,在实践中创新,尊重基层海关首创精神,着力解决海关后勤保障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后勤保障活力和效益。

2.加强统筹谋划,确保协调发展。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中来考虑,必须在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财政后勤改革的总体部署中来谋划,必须在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工作布局中来推进,必须在围绕“四好”和“五型”海关建设的要求来展开,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当前与长远相统一,渐进和突破相衔接,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3.坚持先易后难,积极稳妥推进。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海关资金、装备资产、信息技术和后勤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服务保障,涉及财务、关保、科技(技术)、后勤管理中心和数据中心等保障部门,因此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根据改革的进程,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对于较易解决的先予解决,暂时较难解决的待条件成熟时逐步加以解决。

4.体现科学高效,提高保障水平。坚持“精简、效能、统一”和政企、政资、管办、管钱与用钱分开的原则,以及简政放权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着力推动海关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和集约化,保障手段法治化和信息化,保障方式社会化和市场化,由人治保障向法治保障转变,由粗放型保障向集约化保障转变,由被动保障向主动保障转变,由封闭式的自我垄断保障向开放式的市场化竞争保障转变,逐步实现海关后勤保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高效化。

(二)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着力点:更新保障理念

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是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解放思想,更新保障理念,才能冲破旧思想观念的束缚,才能破除妨碍海关后勤保障工作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为此,必须着力强化海关后勤保障人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意识,以现代服务保障理念武装其头脑,使其自觉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法治后勤、市场后勤、资源后勤、技能后勤、信息后勤的现代后勤理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引导其在破解海关后勤保障难题上下功夫,着力强化其主动保障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着力强化依法保障理念,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实施保障;着力民主保障理念,变行政命令式的保障为体现民意的互动式保障;着力强化开放式的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竞争理念,变自我垄断的封闭式保障为开放式的社会化保障;着力强化综合保障理念,变单打一的粗放型保障为整体协同的集约化保障;着力强化科技保障和节俭保障理念,不断增强海关后勤保障活力和保障效益。

(三)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核心点:实现法治保障

法治保障就是指后勤保障的法治化。所谓海关后勤保障法治化,就是海关后勤保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施保障,形成实施保障依法、遇需求找法、解决需求用法,化解供需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保障环境,使海关后勤保障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一方面,将法治保障贯穿于海关后勤保障法规制度体系构建中。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后勤保障法规制度体系是海关后勤保障法治化的基础和前提,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即制度的破与立。要结合清权确权工作,对海关后勤保障领域的法规制度做好立、改、废工作;要着眼海关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对海关后勤保障制度体系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设计,增强法规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海关后勤保障制度体系,使海关后勤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例如:针对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以人为本、有利于海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和后勤产业发展的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市场进入机制和服务标准,确保社会服务组织能为海关提供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服务,等等。另一方面,将法治保障贯穿于海关后勤保障具体实践中。法治保障是现代化海关后勤保障工作的基本准则和手段,也是规范海关后勤保障权力运行、提高海关后勤保障水平的根本途径。推进海关后勤保障法治化,必须加强对后勤保障法规制度的宣传普及,使法治保障理念成为广大海关后勤保障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必须按照机构依法设立的原则,推进海关后勤保障机构和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使海关后勤保障部门依照有关法规制度正确履行各自的保障职能,有效处理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形成财、物、信息技术和后勤服务等各项保障工作协调有序的运行机制;必须贯彻依法保障的要求,在具体实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中,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施后勤保障,使海关后勤保障权力在法规制度的框架下运行,防范海关后勤保障人员的滥权和失职,建设廉洁型的海关后勤政治生态。

(四)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聚焦点: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必须对现行海关后勤保障体制机制兴利除弊,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海关后勤保障体制机制实现以下三个根本性转变:

1.保障体制向一体化、集约化转变。按照中央关于“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理顺关系、提高效率”、“大部门制”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精简、统一、效能”及政企、政资、管办、管钱与用钱分离的原则,健全完善机构精简、职责明确、权责一致的海关后勤统一保障体制。如在上海、深圳等较大关区,建议改革现行“小而全”的传统分散式后勤保障体制,创建有利于实现保障一体化、集约化的后勤保障机构,即组建关务保障局(以下简称“关保局”),创建关保局有利于海关后勤保障力量集中统一、协调有序实施,强化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有利于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精简后勤保障机构和人员,瘦上强下,高效保障。

2.保障手段向法治化、信息化转变。要按照国家最新修订出台的新预算法和国家深化财政后勤改革的要求,创新海关预算保障及管理机制,健全完善预算全过程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按照装备设备配置标准,依法科学配置,严格使用管理,避免装备资产超标准配置或重复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要按照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要求,构建决策科学、保障有力、监督有效的海关后勤保障管理权力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后勤保障人员不能腐、不易腐、不敢腐。要改进和完善采购方式,推行采购合同服务和采用电子商务、采购智能卡结算等信息技术手段,降低采购成本,为海关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要建立健全海关系统国有资产、办公用房、职工住房、专项服务管理和政府采购等业务工作的数据库及相关网站,注重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后勤保障,加强海关后勤保障信息技术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集财、物、技术和后勤服务于一体的海关后勤综合保障信息系统和智能化平台,实现海关后勤保障工作的信息化。

3.保障方式向社会化、市场化转变。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我国政府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方向。海关以合同和委托等方式,通过加大向社会购买后勤服务的力度,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后勤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如餐饮、公务用车、物业管理、会议服务等不影响海关安全保密、能够由社会提供的服务则由社会提供,充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服务对象的社会化,服务价格的市场化,从而降低海关后勤保障成本,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大后勤管理中心、数据中心等服务经营单位的转制力度,加快建立海关后勤服务结算制度,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放海关后勤服务市场;全面推进海关后勤服务单位企业化管理,对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服务单位如汽车修理厂、印刷厂等实施关、停、并、转;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服务联合,对有一定活力的服务经营单位和有一定优势的服务行业,如海关宾馆招待所、修理厂、物业管理单位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服务行业特点,对其进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造,尽快组建和培育出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的能参与市场竞争的联合服务实体,逐步实现与海关行政主体分离,融入社会第三产业;结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将海关一些后勤服务由传统的实物保障改为货币化保障,全面提高海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

(五)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点:锻造人才队伍

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造就一支具有现代保障观念、较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掌握最新技术与技能的高效精干的海关后勤保障人才队伍。为此,要树立新型人才观念,着眼培养海关后勤专业专家级人才、管理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不断完善海关后勤保障人才发展机制、人才配置、评价激励等制度;要加强和创新海关后勤保障人员培训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专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在岗培训与脱产学习、干部挂职锻炼与岗位轮换相结合、组织开展自贸区后勤保障工作热点问题研讨等办法,不断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要根据海关后勤保障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向社会招聘、公开招考等方式,引进学有专长的高素质人才,为海关后勤保障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必须大胆推荐和选拔热爱后勤事业、具有现代思想理念、改革创新意识强、善管理、懂业务、能吃苦、服务意识强的同志到海关后勤部门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把人才的教育、培训、选拔、使用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海关后勤保障队伍。

五、结语

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是海关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现代化的后勤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进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复杂、宏大、艰巨的系统工程,没有先例可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原则,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根据改革的进程,突出重点,稳步推进,逐步找到开启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大门的金钥匙。

[1] 美国联邦政府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机关后勤,2001(08).

[2] 焦焕成.深化机关后勤改革的着力点[J].瞭望新闻周刊.2003(42).

[3] 焦焕成.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中国机关后勤.2003(05).

[4] 焦焕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机关事务工作再上新水平[J].求是.2009(07).

[5] 岳世平.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机关事务管理的实践及其启示[J].甘肃理论学刊.2009(03).

(责任编辑 赵世璐)

Pathways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ustoms Logistic System and Capacity

Wang Jianx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ustoms logistic system and capacity is a cornerstone and an integral part of customs modernization.Departing from an analysis of the challenges confron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our customs logistic system and capacity,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and proposes the pathways of modernizing the logistic system and capacity of our customs administration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al situations.

Customs Administration;Customs Modernization;Logistic System;Logistic Capacity

汪建新,上海海关关务保障处。

猜你喜欢
后勤保障后勤海关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后勤服务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东北海关二五附加税的开征和中日交涉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