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课堂教学语言

2017-03-08 16:32山东省泰安第八中学李宗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语言课堂教学

山东省泰安第八中学 李宗杰

我们常说“教师的嘴,唱戏的腿”。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讲台虽然不比舞台,教师也不比演员那样,但教师语言不能饱含深情,其表达效果必然是苍白无力的,其态度必然是冷漠无情的,不能感染学生,也就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锤炼语言,达到“语不惊人心不休”的境界。

语言就是力量,语言就是艺术。得体的语言,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对完成教学任务、履行教学职责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课堂教学中不该说的话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夸夸其谈、信口开河;不能含糊不清、空发议论;不能离题太远、言之无物。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与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课堂上,少说“非常好”,有的教师一节课说二三十个“非常好”,廉价的表扬学生,会失去了教师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要对学生说“老师只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生熟是个未知数,不能一概而论。不要在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喋喋不休,又是“提示”、又是“注意”,若过于冗长复沓,必然会造成语无重点、索然无味、语无伦次的后果,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学生得不到安静的思考,自主学习得不到充分发挥。少说“让小组代表起来发言”或“推荐你们最好的起来发言”之类的话,否则,大部分学生会无所适从,跟在少部分学生后边,得不到同步发展。

另外,教师的态度如果是冷漠无情,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躁情绪,只会使学生更加紧张,甚至思维停滞,长期下去,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应该结合所学内容,用自己的心去同化学生,用自己的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教师可以这样下评语,“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理解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考虑,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这样就激励了学生,使学生进一步产生信心。有老师和风细雨地鼓励和引导,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就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二、课堂教学中应该说的话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精彩的、灵动的。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也就是说,语言要有磁性,要有吸引力。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上课不能是简单的灌输,应该建立在心理相通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因此,语言表达要有启发性和点拨性,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情感氛围,给学生以熏陶感染,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充满智慧,蕴含丰富的知识,点评的角度要准确,师生互动要恰当,并且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课堂语言要丰富多彩。针对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

汉语富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教师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气势和神韵,去感知书面文字所未能达到的境界,去体味壮丽的山河、历史的兴衰、淳朴的民风,或飘逸或沉郁或雄浑或幽闲或绮丽或险怪,做到口齿清楚,字正腔圆,音调铿锵,文从字顺,声情并茂,体会到“其言皆若出于吾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艺术境界,同时还能激发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学生不想听都难。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第一部分写的是百草园里的自由自在的欢快生活,第二部分写的是三味书屋里的枯燥无味、深受约束的生活,两部分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色彩截然不同,因而在上课时,不论是范读,还是指导学生自渎,要用两种不同的语调和语速去感悟,第一部分用欢快、活泼的语调,速度可稍快一点,第二部分用低沉、郁闷的语调,速度可稍慢一些。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和主题。因此说,上课效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课堂语言表达的水平。

三、课堂教学中应创设和谐氛围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课堂语言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妙趣横生,扣人心弦。在适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教师能巧妙地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开导学生,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因此,幽默也不失为是一种语言艺术。语文教师要广泛搜集,与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名言、俗语、歇后语、顺口溜、等均可引登堂入室,创造和谐气氛。听一堂好课,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令人心旷神怡;充分显现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

因此,人文关怀更显示出课堂教学的人格魅力。老师对教材的处理,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与文本更接近,与老师拉进了距离,老师的课堂提问,使枯燥的文字变成人格化的语言,人性化的处理,势必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知识的内涵,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四、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学生探求新知

课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互动效果。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借助已知解决未知,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此,教师上课前要精心设计教案,设计好导学提纲,导语设计尤为重要。多用疑问性提问,发散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思考,培养其探究精神,并发展智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教学时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要求简洁、明快、掷地有声。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该做到以声传情,并辅以恰当的手势,正所谓点石成金,一语救活人,折服听众,起到教化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讲究语言艺术。不该说的话不说,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把应该说的话说好,做到疏密相间,声情并茂,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语言课堂教学
语言是刀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我有我语言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