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与强化

2017-03-08 16:32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第一初级中学陈敏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师应数学课堂教学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第一初级中学 陈敏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教师,假如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力求理解、力求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会学得十分主动积极,也会很有成效。对此,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还有不断地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之后,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利用生动的“引新”,刺激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每一节数学课,要想达到预定的目标,必须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引新”方法,诱发学生的兴趣。故事引新法,以旧引新法,探索引新法,问题引新法等,都是诱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负数”是初一学生不易接受的新问题,我在讲“正数和负数”这节时,先让学生做一些小学的减法。如5减3=?接着举一些被减数小于减数的减法,如3-5=?学生感到惊讶,接着引导说:这就有必要先学好今天这节课。又如,在讲“数轴”这节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用温度计测不同杯子里的水温并读出数值,然后再让其他同学把这些数值从小到大排列出来,教师再在黑板画的温度计的图形上标出相应的数据来。这时教师把手中的温度计在黑板上一横,并用直尺画出一条横线,再定下原点,方向,单位长度,便成了“数轴”,这样引入新课,既自然,又使学生印象深刻,还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传统模式中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的统治者,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特别是数学课,大部分教师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要真正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气氛,首先要转换角色,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教师只能是“导演”,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中的真正“演员”。我们应当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时,可让学生随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画出它的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得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另外如今的课堂已不是从前那种“填鸭式”地你讲我听,而应是注重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伙伴。我们教师往往缺少的就是这种放手的能力,总觉得让学生来说耽误时间或是说不到位,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开始他们可能说得不够好,但你可以去指导,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了,这样不仅学生觉得有意思,他也会觉得学习就是自己的事,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大家在讲解和讨论过程中提高了兴趣,活跃了气氛。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从来都要注重锻炼自己的表达、表现能力。所以每个人都要抓住机会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另外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有比赛性质的活动,如以组为单位的抢答,各组之间的对答等都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提高效率。

三、积极做到数学教学的“三化”

第一是学习方式灵活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地改革学习方式,教师要利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在实践或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并相互补充,相互帮助,改变自已的学习途径。

第二是教学内容生活化。新课程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就要教师应尽量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到一些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对生活有帮助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亲自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或在实际生活中做一些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用数学。

第三是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应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把学生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凡是对学生有价值的行为都给予支持和肯定,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给予足够的尊重同时应主意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让他们看到自已的“闪光点”。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历来被认为沉闷的课堂,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和活跃起来。因此,我们也应该多尝试制作多媒体课件来教学,通过精心设计制作课件,用形象的图片和生动的图形变化体现数学的动感,刺激学生的感官,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五、让课堂充满爱

爱的素质教育,就是对自已的教育对象“要有一颗以诚相待的心,真心实意地爱他们。”一个班级有三个层次的学生:优等生,中等生,差生。如果偏爱优生,厌恶差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优等生要严格要求,使他们明白所处的状态并不固定的。对中等生要挖掘他们的潜力,尽可能让他们找到发挥潜能的天地。对待差生,给他们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舞他们前进,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师爱是人类最美好,最圣洁的情感之一,只要教师我付出一点爱,课堂会变得更加美好。

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好数学的积极性,除了课堂的45分钟外,其余的时间也应充分利用。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数学。在兴趣小组里,师生共同探讨一些数学难题。有时让学生当小先生,谈谈他们的见解,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越学越想学,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学习数学,在课余时间,教师应定期多给他们补充一些数学难题,每次给的题不宜太多,也不宜太难。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越来越浓,他们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我们的数学目标就达到了。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改变旧的教学观念,认真钻研,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总结,那么,要打破沉闷过程的数学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数学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