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

2017-03-08 16:32中国科学院第六幼儿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爱心道德

中国科学院第六幼儿园 张 悦

一、对幼儿基本社会情感的培养——爱心教育

(一)创设爱的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爱是搞好教育的奥秘,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作为教师,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热情的、微笑的迎接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爱心去创造快乐和谐的氛围。当幼儿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老师要给予耐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如天热了,帮他们脱衣服;天凉了,帮他们加衣服等。通过这些琐碎而繁杂的细节,让幼儿体会到老师对他们倾注的慈母般的爱,同时,幼儿也从老师的言行中受到感染,学会关心爱护别人。

(二)树立爱的榜样

在教育中我们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如《我的朋友在这里》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小熊生病了》让幼儿学会帮助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讲完一个故事或学完一首儿歌,再结合身边的事引导幼儿主动地关心、帮助别人。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孩子逐步理解这样做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也是自己的快乐。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主动地关心别人,让幼儿学会发现别人的困难,正确对待别人的困难,再以教师自身的情感和行动去激发和引导幼儿,让幼儿体验一份爱的情感,产生爱的行动。

(三)参与爱的活动

经常带幼儿到较小年龄的班级去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小弟弟妹妹塞衣服,梳头发等,让幼儿真实的感受到同伴之间的爱,学会爱,懂得爱,珍惜爱。

二、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贯穿爱心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最初都拥有爱心,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人的品行也发生了变化。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人们都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可以看出,孩子是渴望爱心教育的,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应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教育孩子:不小心碰着别人的时候要主动说声对不起;得到别人帮助时主动说谢谢;别人摔倒要关心帮助别人…… 一次户外活动中,一名幼儿由于天气较热,最近有些上火,流了鼻血,这时一名幼儿赶快拿出自己口袋里的纸为幼儿擦拭,嘴里还在不停的劝说幼儿不要害怕。回到班级后,教师就以一种情景剧的形式,将此故事再一次重现,幼儿看后,似乎明白了很多,不停的为那名幼儿鼓掌! 陈鹤琴先生曾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或许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类似于此类的故事,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随机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这是现行教育对当代教师的素质要求,我们有义务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爱别人。由此可见,一日生活中教师爱的随机教育固然重要,可也少不了爱的环境的催化。在环境创设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以爱为主体的内容,如在主题墙的布置上,体现爱的教育;在教室里放些小朋友们喜爱的动植物,让孩子关心、爱护、照料它们,体验付出爱心的喜悦;教师应时刻充满爱,以积极的口吻,温柔的动作、耐心的态度去感染孩子,使孩子的爱心在爱的氛围中慢慢充盈起来。

三、情感教育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通过情感教育活动,激发幼儿情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通过开展情感教育的系列活动,使幼儿感受到身边人对自己做出的爱的举动,激发幼儿主动地去爱他人的情感,如家园合作,让幼儿观看一些活动的图片或视频,使幼儿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激发幼儿情感,并引导幼儿帮父母或身边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幼儿体会到帮助他人做事的乐趣,激发幼儿爱他人、爱父母、爱教师等的自觉行为。

(二)通过各类的游戏活动,体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寓教于乐,易于理解和接受,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并且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行为准则。游戏不仅能让幼儿表现道德行为,而且能通过挖掘其中潜在的品德心理因素,为形成幼儿良好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有效地途径。如在户外游戏中,幼儿学会轮流上下滑梯等。

四、幼儿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道德情感培养提高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幼儿能够更加主动的关心、帮助身边熟悉的人,并且乐于和教师、父母和同伴进行交往;能够主动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向他们进行表述,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情感教育可以帮助人们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情感表达和交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依恋的纽带。

(二)道德情感培养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生活、环境中的美,并且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周围环境带来的乐趣,既丰富了幼儿的审美经验,也促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道德情感培养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是祖国发展的寄托,是未来社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希望,通过道德情感的培养,幼儿能够更进一步的学习社会性规则,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遵守,同时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丰富幼儿的社会性经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四)道德情感培养提高了幼儿的自控能力,并促进良好意志品格的形成

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感情也很丰富,但缺乏自控能力。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易受自己情绪的控制,教师在平常的游戏活动中应引导幼儿积极进行参与,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树立不懈进取的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形成良好的个人心境和积极的情感,发展个性,开发创造性思维。同时,还要有勇气面对困难。

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需要长时间地加以实践和巩固,而在实践和巩固中更多地需要老师、家长的关注。但我们在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时更多地还是由老师在关注,因此,在今后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要更多地吸引家长的目光、关注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孩子在每日生活的点滴中都能获得道德情感的体验和培养,而并非在我们开展的一些活动中才获得,让我们的家长也成为孩子道德情感培养的好老师。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爱心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