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关系

2017-03-08 16:32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桃红坡中心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品德家长学校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桃红坡中心校 张 琦

今天在微课堂上,我们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了交流和分享,期间分别对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了深刻的阐述,指出了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典型案例,让在座的各位听众都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自己的所知所感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自实现人类“文明”以来,教育就被当做一项神圣的职业,我们在实现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对于“教书育人”一直是推崇备至,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品德优异的人儿也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发展至今,教育事业愈加兴盛磅礴,而在我们认知中,似乎一直将学校教育作为孩子培养品德、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更多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所付出的努力。熟不知在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成为了可爱孩子降临人世的第一堂课。

不可否认,孩子自记事起就会进入学前班、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每一周待在教室的时间会远大于身处家庭,受到的教育也会由学校老师耳濡目染。当然,不可否认学校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的老师也在不断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从品德、兴趣、规范、行为、纪律、礼貌、才艺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培养、教育,通过定期的亲子教育来沟通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同时建立起信息平台,时时分享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也会回馈孩子在学校的见闻,让老师和家长掌握孩子的近期表现,再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教育。

而在教育过程中,由于观念和所处身份的不同,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种种表现时往往会根据以往的习惯或是受自己小时候的教育方式来管理或训责自己的孩子,以为自己所受教育的方式依然适用于自己的孩子,更有甚者会以“严是爱松是害”“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关爱”,却不曾想老一套的教育方式是否还适用于现在的开放式教育,未曾想过自己的孩子是否会欣然接受还是被动承受。

其实,教育的方式有许多方面,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时会刻意的要求一个几岁的孩子达到我们内心的标准和期望值,却忽略和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太多的报道讲述了孩子和我们大人之间眼中的世界,而当前孩子们越来越早熟的现状是否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关呢?很希望家长和老师都能从这方面考虑,仔细思索一下在今后孩子的教育上面应该采取什么样一种方式或做法。

由于年龄的限制,少不更事的孩子们获得技能的方式更多来自于自己长辈或是老师的言传身教,身为孩子的榜样,现身说法的我们是否会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教育者的一方,我们都有责任为孩子展现一个好的光辉形象,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做好引导,发现不良行为的时候也要耐心指出,切勿严词辱骂、甚至动手相向,要选用合适的语气加以教育,这一点非常关键。

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讲,有的小朋友家教比较严,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谨小慎微,深怕自己做错事情而受到来自老师或家长的指责,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同时如果在做错的时候还会受到严厉指责,在孩子内心深处就会形成阴影,遏制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很可怕的,我们双方都得注意。

总之,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有责任和义务的,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各自扮演的角色,尽可能的做好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德行来引导孩子,做好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好榜样,为了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希望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实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一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品德家长学校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