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2017-03-09 19:57张晓
祖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感受理解

张晓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教育部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关键词:感受 理解 力求写实

多年来,作文令老师和同学都头疼不已,它是语文教學中“难啃的骨头”。当前,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深入开展,《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从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看,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

一、忽视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

当前初中的作文课堂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指导。在为数不多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潜意识: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

二、作文是不是有固定的模式

很多语文教师喜欢教给学生所谓的作文模式,这类作文应该怎么开头,怎么行文,怎么结尾;哪类作文的立意一般是怎样的等等。动用固定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主要表现为:1.范文规范学生思路。如要写抒情散文要参考《荷塘月色》,写议论文则借鉴《敬业与乐业》等等。2.包办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在如何审题、选材,如何安排结构上大讲特讲。有的教师甚至代替学生审题,提供写作材料,帮助安排详略;更有甚者,在黑板上板书写作提纲、词语或开头结尾的句式等,导致全班作文基本雷同。

三、作文是不是语文课可多可少的点缀

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没有教学计划的现象,教师想怎样教就怎样教,想教多少就教多少。有许多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把教完课本中规定课文作为主要任务,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的关系。而作文是虚的空的不可捉摸的东西无法把握,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作文教学很自然的就变成了可多可少的调料。

四、作文评价是不是太单一了

自从要求教师对学生作文要精批细改后,学生家长也迷信教师的精批细改,这就形成了评改的单一性。大家都认为只有精批细改学生作文的教师才是负责的优秀的有水平的好老师。在这种习惯的压力下,教师只奉行自己评改作文这一方式。

面对这样的问题,针对以上误区,我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重视学生素材积累

学生头脑中没有素材,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来,这是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速度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实践证明,生活积累与语文积累是开启写作大门的两把钥匙。首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储备语言材料。其次,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积累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成什么文字,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变成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只要学生留心去发现,用心去感知,就能获取大量的材料。

(二)作文评价的主体也可以多元化

教师评价,这是最传统的做法,不做详述。而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唤起学生的参予意识,做到人人参与,在评价过程中交流自己的认知,吸取他人的精华,互为促进,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在作文课上,大家对自己、对他人的作文进行评价,人人都是教师,人人都是学生,学生们再创作,再修改的热情很高,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此外通过互评也端正了学生的写作态度,尽量拿出做好的作品展现在同学面前,赢得尊重和赞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创新性极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成功的作文教学能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失败的作文教学不利于人才素质的培养。我们知道作文教学是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应该继续认真对初中作文教学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为师者只有经历“山重水复”的困惑,方能见到“柳暗花明”。只有不断实践尝试,积累经验,努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努力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单位:新泰市楼德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感受理解
浅谈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几点感受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