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锥颅负压引流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体会

2017-03-09 05:33张凤君于笑鹏王振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复查硬膜外负压

张凤君,于笑鹏,王振兴

(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微创锥颅负压引流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体会

张凤君,于笑鹏,王振兴

(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

目的 探讨微创锥颅负压引流方法对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2010年~2015年间,应用微创锥颅负压引流方法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35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5例患者全部症状改善临床治愈,治愈率100%。CT复查血肿完全消失26例,基本消失9例。术后无继发颅内再出血,无颅内感染,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病例,全部恢复受伤前正常生活水平。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症进行微创锥颅负压引流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可以有效清除急性硬膜外血肿,减少占位效应,迅速降低颅内压,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硬膜外血肿;微创;锥颅;负压引流

急性硬膜外血肿在临床较常见,我科2010年-2015年应用微创锥颅负压引流方法有选择性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28~62岁,平均49岁。均有明确外伤史,外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9例,跌伤6例,砸伤7例,高空坠落伤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24小时不等。

1.2 临床表现

头痛伴头晕15例,恶心伴呕吐10例,嗜睡6例,一侧肢体麻木无力4例。GCS评分均在9分以上。

1.3 影像学资料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明确为硬膜外血肿。血肿部位:额部7例,额颞部9例,颞顶部11例,枕顶部8例。血肿量20~40 ml者21例,41~60 ml者14例。

1.4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CT扫描床上进行,根据头颅CT片,选择血肿最厚层面为锥颅点,此点头皮贴电极片标记,复查CT了解血肿有无变化,根据复查结果调整选择最佳锥颅点,避开骨折线及主要血管。同时测量血肿中心至锥颅点皮肤的距离,确定穿刺深度。手术采用局麻,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利多卡因局麻,一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一手持颅锥与头皮垂直刺入皮下达颅骨外板,加压旋转,钻透颅骨,用带有刻度的12号脑室引流管,沿定位方向经头皮、颅骨孔、置入血肿腔,穿刺成功可见暗红色积血流出,复查CT确认引流管位于血肿腔中心,接5 ml注射器酌情抽吸血肿后,缝合固定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球。术后复查CT了解引流管位置及有无再次出血。术后观察2~3小时无活动性出血,生命体征平稳,自引流管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3万U-5万U,关闭引流管4~6小时放开引流,每天重复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1次。CT动态观察血肿引流情况,引流管留置3~5天,血肿全部清除或基本清除后,即可拔管。

2 结 果

本组35例患者全部症状改善临床治愈,治愈率100%。CT复查血肿完全消失26例,基本消失9例。术后无继发颅内再出血,无颅内感染,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病例,全部恢复受伤前正常生活水平。

3 讨 论

随着CT机的普及,各基层医院对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经过头颅CT检查,便可及时准确的作出诊断,并能准确判断血肿部位、大小及颅脑损伤情况,又可动态观察血肿变化情况。急性硬膜外血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骨瓣或骨窗开颅,需全麻下进行,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易出现许多并发症等。保守治疗病程长,患者承受巨大痛苦,血肿不易吸收,还有血肿机化的可能。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本组应用微创锥颅负压引流方法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35例,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认为微创锥颅负压引流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方法,除具有手术时间短,一般30分钟内;创伤小,局麻下完成,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外,还具有:术前在预先选定锥颅点头皮贴电极片标记物复查CT,根据复查结果,调整选择最佳锥颅点,能更有效的避开骨折线、主要血管及功能区;又能掌握穿刺深度,避免穿刺过深而伤及硬膜及脑组织;术前、术中及术后由CT动态监控手术过程,又能及时了解颅内有无活动性出血等情况;术中先不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术后观察2~3小时,无活动性出血后才注入尿激酶,避免了继发颅内再出血;尿激酶使血凝块快速溶解或软化,促进血肿引流;负压引流更有利于血肿清除。从而使该手术更加安全、有效,迅速清除血肿,减少占位效应,降低颅内压,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急性硬膜外血肿采用此手术有以上诸多方面的优点,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患者无明显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如昏迷、瞳孔改变、明显的偏瘫等;血肿相对稳定;单纯硬膜外血肿不合并其他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CT提示中线移位小于1 cm[1]。对于不能难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家庭经济情况差,或患者家属拒绝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采用本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急性硬膜外血肿出血主要来自脑膜中动静脉或骨折处的板障静脉、撕裂的静脉窦,出血一般20~30分钟停止,早期仍会有渗血,一般6小时后完全停止,血肿填塞效应能制止继续出血[2]。我们认为过早手术有再出血的风险,应选在7小时以后,血肿相对稳定期再手术。若患者情况允许,可推迟至血肿基本液化更安全[3]。

采用微创锥颅负压引流方法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注意事项: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②锥颅点应选择在血肿最厚层面,避开骨折线、头皮及脑膜的主要血管;③穿刺不易过深,避免刺破硬膜造成脑脊液漏或损伤脑组织;④酌情使用脱水剂或不用脱水剂;⑤引流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变化,注意肢体活动功能及引流液的情况,如发现症状加重,或有较多新鲜血液引出时,及时复查CT,必要时立即行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总之,严格掌握适应症进行微创锥颅负压引流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可以有效清除急性硬膜外血肿,减少占位效应,迅速降低颅内压,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牛大伟.早期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76-77.

[2] 何晓飞,徐文俊,王 荣,等.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3,33(12):101-102.

[3] 王振国,程 广,邓友寿.微创治疗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5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4):158-159.

本文编辑:吴 卫

R741

B

ISSN.2095-8242.2017.23.4365.02

猜你喜欢
复查硬膜外负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