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与思考

2017-03-09 09:00安徽广德县教师进修学校李胜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性主体历史

安徽广德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胜江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追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宗旨。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是广大教师必须持续关注和深入研讨的课题,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一己之见。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受“教师中心论”的影响,一些教师仍无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成为课堂的“主宰”,有意无意地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灵感,使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沉闷,令人窒息;评判学生以“是否听话”和考试分数作为标准,致使师生之间缺乏信任与配合,甚至对立。有鉴于此,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凸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合作探究、共同体验;必须创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想象、敢于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二、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兴趣激活主体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教学目标“活”起来

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注重过程,突出实践性、社会性和时代性。它与原来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操作起来也更加灵活。为此,我们在确定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应紧紧抓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科学的设计。

(二)让教学手段“活”起来

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时间内,人的各种感官所获得的知识总量是不一样的,视、听感官结合所接受的信息量将大大超过单一感官所接受的信息。如历史教科书中的《鸦片战争》、《红军长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两次世界大战》等等内容,如果都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把过去的历史事件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之产生丰富的联想,就能更好地激发理性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让教学方法“活”起来

历史课程的内容极其丰富,且学生个个生龙活虎,因而历史教学的方法绝不能单一、僵化。要根据学与教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讲述法、讲解法、学导式、讨论式、辩论式、问题探索式、纲要图示教学法和比较法等,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达成“形象生动、活泼有趣、拓展思维、提高能力、省时高效”的教学目标。

(四)让概念“活”起来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赋予概念以生动的形象,使之“活化”,学生就能真正品尝到学习历史知识的快乐,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的学习中来。以“工业革命”这一概念为例,让其“活”起来的具体步骤如下:1)播放影像与幻灯,或把收集、剪辑的有关以发明创造为动力的“工业革命”的图片及材料展示给学生,使之获得感性认识。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之懂得为什么会有这些发明创造。3)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这些发明创造主要集中在哪些国家,以及它们是如何推动这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进而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4)指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进而认识到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工业革命”的教学,学生了解到科技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而懂得科技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五)让教学的组织过程“活”起来

传统的历史教学多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成为一种知识单向传递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等不被重视,其主体地位无法体现。有鉴于此,教师要通过指导预习、创设情景、角色扮演、讨论课、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变知识单向传递为知识多元交流,“把教师一人唱主角的课程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着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探求,从而体验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

此外,教师还可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组织开展综合性、实践性的历史教学活动。

三、鼓励学生求异创新着力培养发散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掘学生的潜能,关键在于:一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挑战权威,通过质疑而诱发主体的参与意识。例如,“落后就要挨打”既是事实又是结论,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转换一下时空概念,就会发现对这一观点也可以提出质疑:落后不应该挨打,更不是挨打的理由。因为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应该和平共处,世界各国只有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发展。二是要不断地变换问题的角度,巧妙设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如儒家思想强调等级,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个体自由,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但儒家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和忧患意识,崇尚道德,重义轻利,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和国家的和谐,强调理想与追求,强调自我约束和身体力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促进了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当前我国大力弘扬儒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同时,儒家思想还走出国门,对构建和谐世界和持久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三是要注重历史研究性课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对开放性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使之全面认识历史,从而培养其历史性思维。例如,就“洋务运动”可设计研究性课题——提出“两个结论”:其一,它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二,它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去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研讨和论证。学生为了认识问题的本质,得出自己的结论,更加努力学习知识,从而使学习成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研究性主体历史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新历史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