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于当代中职生德育的价值研究

2017-03-09 14:24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3期
关键词:仁爱儒家思想职校

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 莫 嫣

中职生作为企业未来的劳动力储备大军,是我国产业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中职生思想行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业化和现代化民族的未来。新形势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要树立新的德育观,而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孝悌和忠义等思想基于道德教育的精髓,在当今的中职思想教育中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教育价值。因此,合理地融入儒家思想,提高中职校的德育目标、增强中职校的德育动力、改善中职校的德育环境、制定中职校的德育教学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现象及原因分析

在普遍的大众思维中,中职学生是由于中考失利或者成绩落后等原因,经过中考的分水岭,从普教中分流出来。因此,中职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文化课成绩落后,道德教育严重缺失,给中职校的管理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困难。尽管学校开设德育课,但由于中职生的思想禁锢,翘课现象严重,使中职校的德育课形同虚设。

纵观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现象,我们不难看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构成。首先,生源的整体素质较差。进入中职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底子较差、素质较低的问题学生,加之周围的学风差,问题学生扎堆,很快将这些陋习升华,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障碍。其次,家庭原因和生活经历导致的内心创伤。根据我校学生的家庭情况,很多中职生的家庭都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的特殊家庭构成,家长平时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管教的比较少,家庭教育缺乏,再加上未成年人的自控力不够,导致孩子的人生大方向没有把握好,很多角色缺失家庭里出来的孩子在某些重要的人生岔路口上走偏走歪并形成不好的习惯,渐渐地与好生和老师疏离,与差生甚至是社会上的混混为伍,久而久之成为构成德育缺失的主要成员之一。最后,周围人的排斥和社会的歧视。在大众的印象里,中职生都是被中考淘汰下来的问题学生,从而让社会对中职生有一定的偏见和歧视。加上老师的厌恶和同学的嫌弃及对课本的越来越不感兴趣,使得中职生的逃课现象严重并恶性循环,到最后出现退学等现象,过早地流入社会,给社会的安全、和谐及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影响。

二、儒家思想的精髓及德育意义

儒家思想十分丰富。就个体讲,有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礼记·中庸》中提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1]孔子以知、仁、勇为三大德,在此基础上提出孝、悌、忠、恕、礼、恭、宽、信、惠、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复礼、中庸等一系列条目,从而构筑了儒家学说的理论体系。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礼”。仁,亲也,即爱人之义。统治者在阶级统治中推行“仁爱”思想,不仅可以缩小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鸿沟,也可以使社会达到长治久安、和谐统一的状态。同时,仁也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中职生大部分出自单亲家庭或者离异家庭,个性孤僻,缺少交流。加强中职生“仁爱”的德育思想,让学生学会如何关心人以及被人关心,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中职生“仁爱”的德育思想,有利于改变中职生冷漠、自私、孤僻的行为,培养其多为他人考虑的优秀人格。

“礼”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社会的道德秩序。儒家文化中“礼”的思想在现代具有其现实的意义,在中职德育中提倡“礼”的概念,旨在不要违反学校及社会所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推行中职生“礼”的德育思想,意在教育学生加强自控能力,加强自身修养,有效地约束自己,不要随心所欲,克服自身的陋习和私心,自觉地遵守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各项规范,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儒家的思想教育在中职德育中实现的行为途径

中职校的德育教育可以以儒家文化为主要指导思想,发挥中职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中职生仁爱、懂礼的道德情操。以儒家仁爱思想为主题,结合中职校的办学特色,在校园里多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进去,让中职生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发挥自身的特长,遵守活动的规则,克己复礼,在活动中学会团结互助、相互谦让的仁义道德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通过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扭转中职生自私、冷漠、孤僻的性格,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得儒家的思想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得以实现。

大部分中职生的家庭都属于单亲或者离异家庭,家长的疏于管理或者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导致了中职生缺爱、缺少关心,从而养成了自私、冷漠、孤僻等畸形性格,孤独感和自卑感十足。即使学校的德育教育搞得风风火火、满腔热血,家长的不配合或者不管不问,也使得德育教育变了形。因此,实现儒家的思想教育贯通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还表现为将儒家的德育思想传播给家长,形成家长学校的双结合,学校的科学管理加上家长的积极配合,双管齐下才能使得德育教育事半功倍。

“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因此,大力加强德育教育的儒家思想观,发挥德育教育的主动性,树立中职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力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优秀的主力军。

猜你喜欢
仁爱儒家思想职校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