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2017-03-09 14:24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3期
关键词:校企互联网+院校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宋 佳

一、“互联网+”的发展背景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2010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白皮书强调中国政府已经把发展互联网作为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12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浙江乌镇第二次世界互联网大会再次提出并强调了“互联网+”。

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社会认同度低

在当代教育体系中,普通高等教育所占比例一直高于高等职业院校。加之学生和家长“重学校轻专业”的错误理念,用人单位“重学历轻能力”的普遍倾向,导致了很多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相对缓慢。

(二)专业设置欠缺

目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味求大,不切实际,在课程门类设置上出现了盲目性跟风,导致相当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或者出现学无所用的现象。

(三)师资队伍匮乏

师资结构制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许多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职业教育。职业院校专业师资队伍无论是数量、质量上都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尤其是缺乏既能上理论,又能搞实训的“双师型”专业教师。

三、“互联网+”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校企合作、开放办学

校企关系是职业教育中最至关重要的,它把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指学校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

随着“互联网+”时代校企关系的深化和拓展,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更加开放,在保持学历教育规模和质量的同时,积极融入行业企业的劳动力培训市场;同时,及时准确掌握行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规模、课程内容,实施学制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毕业就失业”“企业用工荒”等词凸显出来的市场供需矛盾日益明显。因此,李克强总理与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中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走向的时候都明确指出,学校与企业之间供需矛盾的最终解决方案就是:“让企业走进校园,把学校办到企业中去,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让学生带着岗位,带着薪资标准,带着发展空间去读书”。

(二)以人为本、转变观念

“互联网+”时代下的的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育理念上,都已经从“以课程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教育形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需求,互联网时代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形式进行在线学习,学习内容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自行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平台的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要逐步由“办学校”向“办平台”过渡,学校的管理重心要从服务学校的发展转向服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建设可视化、科学化的智慧校园管理体系;构建协同办公平台,动态呈现校园各项数据及工作进展;基于云平台技术开展智能化、人性化的信息推送、数据分析等服务。

(三)教师培训、资源共享

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应侧重两大方面,一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网络课件制作;二是移动学习终端设备与软件的使用。用全新的理念和与认知模式更新自己的思想,进而改变教学方式,将互联网作为日常教学的必备元素,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

资源共享是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分享,而教育资源信息化联盟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把教育资源进行数据整合和优化配置,让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一种流动的良性循环,让分享和贡献资源的渠道越来越多,让学习资源发挥的效用越来越大,受用地域和受用人群越来越广,最终达到互通有无、交流共享、共同提升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的职业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主动求变、打破常规、调整变革,只有适应潮流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模式。

猜你喜欢
校企互联网+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