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雾山风景区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

2017-03-09 00:57彭良国苏树城姜常青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光雾南江县景区

彭良国,苏树城,姜常青

(1.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四川 成都 610081;2.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1;3.南江县林业局,四川 南江 635600)

光雾山风景区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

彭良国1,苏树城2,姜常青3

(1.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四川 成都 610081;2.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1;3.南江县林业局,四川 南江 635600)

旅游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发展旅游成为许多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光雾山风景区旅游在现实环境下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等4个方面,据此提出了光雾山风景区旅游今后发展的相应对策。

SWOT分析;南江县;光雾山风景区;旅游;对策

四川省光雾山风景区作为南江县旅游龙头品牌,拥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等6个国家级品牌,由桃园、大坝、十八月潭、神门和小巫峡等5大片区组成。它位于四川省南江县北部、川陕边界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面积约为830 km2,共有500多个景点,是川东北地区资源品位最高自然山水风景区,以奇特的喀斯特峰丛地貌、古朴的原生态植被、迷人的瀑潭秀水和峡谷风光为景观特色,堪称“山奇、石怪、谷幽、水秀、峰险”五绝[1~3]。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光雾山,旅游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面临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和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4~6]。本文采用SWOT模型分析方法,针对四川省光雾山景区旅游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光雾山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2 光雾山景区旅游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2.1.1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快捷

光雾山旅游区位于川陕两省的交接位置,处于我国未来最具魅力的景观地貌格局和生态发展格局的关键位置,而且交通条件将随着高速公路、高铁建成而变得方便快捷。交通的便利将拉近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时间距离,有利于市场的启动。

2.1.2 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市场优势

光雾山旅游区处于西安、成都和重庆3大城市金三角中心,以西安、成都和重庆3个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是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城镇人口、出游率等各方面最高的3个区域,经济区位和市场优势明显。游客人数由2010年的11.7万人次发展为2014年的48.5万人次,累计增长3.14倍,年均增长率为33.1%。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527万上升到2014年的2 27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率为34.78%。

2.1.3 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价值高

光雾山自然资源禀赋优越,人文历史悠久,民俗风物多彩,产品组合多样,正逐步成为“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的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光雾山的杜鹃花堪称四川之最,观赏面积达500余km2,红叶更是光雾山的独特景观,红叶景观面积达580 km2,占整个景区面积的69.88%。依据前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并结合《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将光雾山的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资源、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和旅游商品7大主类(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光雾山景区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和人文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资种类多,分布广,价值高,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发展景区旅游大有可为[9]。

表1 光雾山景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2.1.4 政府重视

四川省政府、省旅游局、巴中市及南江县政府均高度重视南江旅游业发展,并将光雾山旅游区作为川东北地区的核心景区规划建设,打造国内乃至国际休闲观光、度假养生旅游目的地,为南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2 劣势分析

2.2.1 缺少整体规划

光雾山景区旅游近年来实现了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的双增长,但对光雾山景区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缺少科学统一规划或者是规划落实不到位,致使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缺少科学性指导,致使行业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局面[9]。第二,光雾山旅游区由5个景区组成,各个景区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缺少与其他景点的协同合作,使得在景区景点的营造上随意性较大,出现重复建设、功能雷同现象,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2.2.2 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人才缺乏

光雾山旅游区内的各景点分布在830 km2的广大地域内,由于南江县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旅游开发投入的资金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较为滞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10],无直达火车或者客车,减少了游客的数量,也减少了收入。目前,景区部分道路硬化不足、通信不畅、接待宾馆不足、公厕较少,而且安全栏、安全拉网、医疗救护设备等安全设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6],基础设施的落后限制了接待人数和游客范围,减少了游客的逗留时间。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同时对旅游景区的职工相关的职业培训和管理缺乏,使得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2.2.3 特色产品匮乏、产品开发单一

光雾山旅游区的主导景观资源是动植物类、环境类和文化类资源组成,在秦巴山区乃至西安、成都和重庆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光雾山景观资源中在全国范围缺乏具有垄断地位的突出个体。因此,光雾山旅游区的景观价值在全国来讲没有特别突出的个体优势,对游客缺乏特殊吸引力。加之,景区旅游仍然停留在观光、赏叶等观光层面上,深层次的野外探险、游客自我设计、民俗文化影像等内涵丰富的生态旅游活动尚未展开,缺少集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多元化的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重游率不高[9]。

2.3 机会分析

2.3.1 有利政策的支持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相应有利政策的支持。国家层面,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省级层面,四川旅游局将川东北旅游纳入四川省旅游重点开发范围,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省委、省政府已把光雾山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景区来打造,省旅游局将光雾山定位成“秦巴山区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市级层面,巴中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策,把南江光雾山旅游区作为巴中旅游业核心支撑规划建设,为光雾山旅游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县级层面,近年来,南江县大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发展战略,建立“旅游+农业”、“旅游+品牌”、“旅游+互联网”的全域旅游新模式。国家、省、市、县等4级层面上的有机结合为光雾山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支撑条件。

2.3.2 区域交通条件的提升

随着乐坝至巴中的铁路、汉中—巴中—南充和广元—巴中高速公路、省道S101线、S202线的开通,形成了光雾山旅游区南北、东西十字形交通网络,风景区至成都、重庆、西安等主要客源地之间将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光雾山旅游区对外交通制约瓶颈将不复存在。南江县到2107年,全县实现所有乡镇通水泥(油)路,完成国省干线公路与县乡(镇)、村的公路联网畅通。县域外(铁路、高速公路、省道)、县域内(乡镇道)道路网构架的形成,实现“一航三纵四横六环”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为光雾山景区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交通环境,为游客出行带来的便利条件。

2.3.3 社会投资旅游带来景区建设的加快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内旅游业快速增长,选择投资旅游业成为社会闲散资金的一个很好选择,同时也给光雾山景区建设带来极好的发展机遇[10]。由于先天自然条件的劣势(八山一水一分田)和后天发展的社会制约(国家级贫困县),使得地方财政拿不出更多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充分利用国家允许的BOT(build-operate-transfer)或者PPT(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等融资模式,使民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也为光雾山景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公共旅游基础设计提供了外部资金来源,解决了景区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10]。

2.3.4 居民收入的增长为景区旅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流

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是旅游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我国经济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位旅游需求增长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自1996年以来,全国旅游业增幅保持在10%左右,光雾山景区地处西安、成都和重庆等3大城市金三角中心,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实现了“井喷”,2015年南江县实现旅游总收入4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接待游客5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随着西安、成都、重庆及秦巴山区经济持续增长,伴随而来的就是这些区域居民收入的明显增加、私家车持有量的迅速飙升,这些都为光雾山景区旅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流,自驾车及散客市场将越来越大。

2.4 威胁分析

2.4.1 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旅游市场日渐成熟的一个表现就是消费者对天然成分高的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景区环境与文化没有受到过度开发,保持原有风貌与特色。光雾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禀赋优越,历史文化悠久,具有较高的旅游品味,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每逢节庆期间,到光雾山景区观看杜鹃花、红叶等旅客人山人海,已经超出了景区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阀值。如何在深度开发光雾山景区自然资源的同时,减少游客涌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是光雾山景区旅游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4.2 区域景点同质化倾向严重,区域竞争更加激烈

光雾山旅游区地处秦巴山区,该区域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山势陡峻、地形复杂,地貌以中山和低山为主,同时也属于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内扶贫县(市)都把旅游作为扶贫开发模式的一种模式。乡村旅游扶贫、景区旅游扶贫、生态旅游扶贫、红色旅游扶贫、三国旅游扶贫、城镇旅游扶贫、文化旅游扶贫、商品旅游等旅游模式正在全面铺开,各景区景点的同质化倾向也较为严重,使得光雾山景区旅游面临的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也面临省内其他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竞争。

3 光雾山景区旅游发展对策

从以上对光雾山景区旅游的SWOT分析表明,光雾山景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但这些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相互转化[11]。因此,为了光雾山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统一规划,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②创新投入机制,加快融资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接待能力。③改善景区管理体制,打破管理分割僵局。④确定特色旅游主题,树立鲜明品牌形象。⑤发展与保护环境并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⑥引进专业人才,加强服务人员专业培训,整体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

[1] 张斌,徐邓耀.四川省光雾山生态旅游开发初探[J].绿色中国,2004,(Z1):119~120.

[2] 王蓉,王晓优,张宏敏. 四川省森林生态旅游现状分析[J]. 四川林业科技,2015,02:67~70.

[3] 张维,龙妍,戴汝墨,等. 基于SWOT分析的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策略[J].森林工程,2015,31(4):56~59.

[4] 张中山,王雪飞,郭志耀,任淑. 广元市森林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 四川林业科技,2015,06:117~120.

[5] 覃丽,覃清元. 射洪县丘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J]. 四川林业科技,2016,01:128~130.

[6] 雷巧莉.光雾山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科学时代,2013,(23):103.

[7] 四川植被协作组.四川植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8] 四川资源动物志编辑文员会.四川资源动物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9] 青辉举,冯世蓉,王培伟.四川省乡村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2011,1:66~68.

[10] 骆宗诗,张浩,刘川等.四川省犀牛山森林公园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J]四川林业科技,2013,34(3):87~92.

[11] 曹彩杰.中国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应用科学,2010,120:121~122.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1.026

2016-11-09

彭良国(1969-),男,四川宣汉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S7-9

A

1003-5508(2017)01-0099-04

猜你喜欢
光雾南江县景区
花俏光雾山
光雾小镇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园区旅游环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
『摘牌』
南江县近50年(a)降水年变化特征分析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唐允明作品
南江县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育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