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公司如何做到年收入过百亿

2017-03-10 18:20
中国商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广药加多宝宗庆后

营销既需要技巧,也需要下“笨”功夫,需要做很多脏活、累活!很多企业不愿意干这些脏活、累活,而一些“笨”公司却乐此不彼,打造了强大的竞争力。

渠道终端的运作,就是这样的累活,是个耗费精力的苦活——费人、费时、费力,但是当企业把这些别人不愿意干的做好了、做透了,也会形成强大的优势和竞争力。

“笨”公司之加多宝:打造立体渠道 构建强大地网

加多宝是业内少有的重视渠道终端的企业,而凭借这个重视,也让加多宝成就了凉茶界的奇迹,凭借单品超过百亿的规模,在地面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地网”!

严格、立体的渠道体系。

饮料企业,能生产出具有差异化、难以模仿的产品极其困难,所以,得渠道者得天下。在快消行业,这种感性消费的产品,谁强势占领了渠道,谁就抢占了先机。

从开始之初,加多宝就致力于打造渠道体系。在2002年王老吉销售规模刚过1亿的时候,加多宝掌门人陈鸿道就花300万元年薪邀请5位百事可乐的渠道总监打造加多宝的渠道体系。当时众多同行把他的做法当成笑话,但仅仅几年之后,加多宝的体系开始发挥作用。

加多宝打造的渠道体系,用“终端为王”形容一点不为过。随便去一个二线城市转一下,几乎每个零售店都可以买到加多宝。

在加多宝的渠道中,形成了周密、立体的体系,渠道细分为KA现代(即:KeyAccount重要客户渠道)、批发、小店、餐饮和特通(学校、网吧、车站、宾馆、KTV)五大部分。其中KA占比20%,餐饮占40%左右,批发及食杂店占30%左右,特殊通道占10%。

密集的地面传播。

在渠道的终端推广上,加多宝执行的非常到位。

当年加多宝PK王老吉时,消费者几乎处于加多宝宣传物料的包围中,高铺货率使消费者随处可以买到产品,无孔不入的终端宣传攻势与高端宣传相比,到达率更高,更有效率,这一切在地面形成了巨大的立体轰炸网络。

强大的地推队伍,执行率高且稳定。

加多宝公司在全国有约1万人的销售队伍,这1万人可以做到几乎一夜之间在全国贴上一模一样的海报,让所有业务员跟终端讲同一句话。相对于其他快消同行,加多寶给这支强大的销售队伍的待遇也极为优厚,员工待遇排进了饮料业前三。而这支队伍的流失率也同样让人吃惊,仅有3%,远低于同行业7%的水平。

立体渠道体系成为加多宝与王老吉分手后胜出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是因为多年的耕耘,强大的渠道体系以及精悍的销售队伍,让加多宝在与王老吉分手后,迅速完成品牌转换。

首先,加多宝迅速完成了渠道终端的对接。在2012年加多宝与王老吉分手后,对于加多宝的渠道商广药也曾争取过,广药王老吉比加多宝每箱便宜2元。当时一些终端商也动过心,可是无奈,广药的渠道队伍太少,无法与渠道终端对接。一些经销商曾表示“听到这消息后我们也想了解一下,可是王老吉的业务员在哪里呢?”

而更多和加多宝长期合作、建立良好关系的渠道商,特别是通过与加多宝合作赚了钱的经销商,更注重长期合作体验。加多宝能够提供的深度协销不仅广药无法提供,也是业内很多同行难以提供的。权衡之后,渠道商们最终还是选择加多宝,这让加多宝在渠道上迅速完成对接。

其次,加多宝迅速完成与消费者的对接。在2012年品牌切换时,卖场里来势凶猛的广告、陈列和海报等,让消费者不管走到哪里都会知道“销量领先的王老吉凉茶改名加多宝了”。而与此同时,很多消费者去餐馆就餐时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点凉茶饮料的时候,经常会被促销员提醒“销量领先的王老吉凉茶改名加多宝”了。

这一强大的体系,在加多宝与广药分手后,成功实现品牌转换,为加多宝的“重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笨”公司之娃哈哈:深度分销 厂商联合销售体系

娃哈哈是中国的饮料巨头,一年七百多亿元的销售额不仅国内同行无人能及,甚至与国际巨头相比也毫不孙色,而在娃哈哈的背后,同样下了很多“笨”功夫。

年过七旬掌门人一年两百多天跑一线市场。

很多老板在企业做起来之后,就很少再下市场深入了解一线,这样一来很容易丧失对市场的敏锐度,而宗庆后恰恰相反。

出生于1945年的宗庆后,创业近三十年来,每天工作16小时,一年中,两百多天奔波在市场一线,这让他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变化以及对手状况,并及时作出针对性的调整。

娃哈哈能以超常的速度发展成为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世界饮料界也占有一席之地,宗庆后总结成功时说,他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良好感觉无不来源于跑市场。

厂商联合销售体系让娃哈哈在三四线城市称王。

在三四线市场,娃哈哈是渠道上绝对的王者。娃哈哈先后在全国31个省市选择了一千多家具有先进理念、较强经济实力、有较高忠诚度的经销商,组成了能覆盖中国几乎每一个乡镇的厂商联合销售体系,形成了强大的网络。

不仅是拥有业内最强的一批经销商,在渠道和终端上,娃哈哈的陈列和展示,同样具有很强的优势。同为浙商的丁磊,曾对宗庆后这种卖水的生意并不看好,但2005年,他和女朋友去新疆天山旅游的经历,让他对宗庆后佩服至极。当时他在天山深处旅游,买不到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但却能买到娃哈哈的产品,他对娃哈哈的渠道服了。

这一事例生动展现了娃哈哈渠道工作之精细和到位。

强大的深度分销体系。

在娃哈哈的发展历程中,娃哈哈的渠道先后经历了多次下沉变革,从最初的省代、到市代、再到直接对接县代,渠道管控不断下沉。每次渠道下沉,都意味着总量近乎翻倍的增长。以省代下沉到市代为例,过去省代负责时,省级代理商往往把省会城市做得很好,但是其他城市因为精力辐射不到的原因,往往不如省会城市。而一旦下沉到市代,意味着每个市都如省会一样做得很好,总量近乎翻倍。以一个省10个市为例,过去省会9分+其他市平均6分=63分,而现在整体9分=90分,意味着至少达到过去1.5倍,甚至更多。同样从市代下沉到县代,又会有这样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深度分销下沉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早在2010年时,娃哈哈就在位列国内GDP中等级别的安徽省的业绩做到了28亿元,无法不让业内人士佩服。

当然这也意味着工作量加大,很多工作需要做得更细,毕竟下沉意味着要有更多的终端工作要做。这是个复杂的“笨”工作,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和精力,而娃哈哈做到了!

猜你喜欢
广药加多宝宗庆后
李楚源:广药驰援前线
最高法驳广药再审申请 加多宝王老吉继续共享红罐包装
加多宝被判赔广药14亿多元 将提起上诉
矿泉水瓶的秘密
宗庆后
加多宝回应减产裁员传闻:系无稽之谈
加多宝换装是续命良机
宗庆后:开明集权
王老吉引爆商战?两大股东各有算盘
2.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