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须关注品性、悟性、灵性

2017-03-10 19:32陈伟伟
江苏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悟性品性灵性

【摘要】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品德教学中,教师须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让品德课堂富有灵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品性;悟性;灵性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9-0074-02

【作者简介】陈伟伟,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江苏滨海,224500)教师,二级教师。

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需要教育者在品德教学中不断探索,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然而当前的品德教学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悟性,课堂教学缺乏灵性等。品德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为学生搭建阶梯,使其稳步地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1.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构建心灵家园。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备受宠爱,很多时候,家长只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对其进行品德教育。小学生往往没有品德意识,而品德意识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获得主人公的责任感和社会成员的融入感,让他们懂得只有拥有良好的品质,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法律护我成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创设情境,比如播放一些违法犯罪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让学生们看到了一些受到不良思想诱惑的人最终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毁掉自己的一生。在这节课中,教师还可以将反面的例子与正面的例子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感受正义的力量,从而促使学生懂得只有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情境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才能体会到良好品德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才可以指导自己构建美好的心灵家园。

2.搭建学生的心灵之桥,提升感悟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会受到一些社会现象的影响,在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的校园生活中,我们不能对其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而应该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着力点,让学生自己感悟生活,感悟世间的冷暖,感悟社会的变化发展。这些都应该是学生应该去关注的事情,教师不能忽视他们的主观见解,应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的大家庭,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其内心,提升其感悟能力。

例如,在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地球生病了”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就利用身边的事例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环境,笔者首先让学生观看纪录片《穹顶之下》,当看到柴静采访那个大眼睛孩子的时候,学生们都有很深的感触,他们说:“老师,我们也感觉很久没有看到过蓝蓝的天了,怎样才能让雾霾消失呢?它太可怕了。”面对学生的问题,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讨环境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及防御措施,我们又该如何为自己生活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都积极地回答我的问题,他们的感悟能力得到了提升。有的学生说,要保护有限的水资源,爱护我们的家园;有的学生说不要随地扔垃圾,净化我们生活的环境;还有的学生提到了植树造林,绿化我们的家园;他们在交流中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病人,需要我们的照顾。

感悟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心理认同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基本的心理暗示是没有办法生成感悟力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就是要为学生寻找到这种精神上的认同感,并让他们获得共鸣,从而顺其自然地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

3.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构建灵性课堂。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学生内心纯真的想法,有的时候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挑战与误解,这让我们的教学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告诉学生一个总结性的结论,而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尝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样的评价?”从而帮助其在社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个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就将生活与课堂进行了紧密联系,课前,笔者让学生回家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将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反馈回来,而且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发现父母的烦恼。小学生很愿意参与这样的活动,同时在活动中他们的思想品质有了一定的提升,有的学生说:“爸爸因为工作不顺利,不开心,我劝他,我会好好学习的,不让他烦恼。”还有的学生说“妈妈总是因为我的成绩不好而倍感焦急”“爸爸的烦恼是担心我的视力会下降”……这样的发现为学生理解父母的难处埋下了伏笔,也为课堂增添了一些灵动的色彩。

总之,提升品德与社會课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策略的支撑。品德与社会课应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使其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提升自身道德品性的意识,如此,课堂才会因学生而精彩,学生才会因课堂而受益。<\\Ysc02\d\邱\江苏教育\小学版\2017\02\KT1.TIF>

猜你喜欢
悟性品性灵性
荷品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道不远人楼难弃
“不同地域学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的理性重构
生活的悟性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记性与悟性
孙科长解人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