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注·批:小学生自主阅读的阶梯式引导

2017-03-10 19:43戴燕妮
江苏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阅读

【摘要】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和自由的阅读空间较小,同时缺少激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方法。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采用“画”“注”“批”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激发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愿望,提升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筆记;画批注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1-0062-02

【作者简介】戴燕妮,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00)教师,二级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要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充分关注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获得的个性体验。而批注式阅读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1.“画”:始于趣味的引导。

在阅读中,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圈点勾画,是批注式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涂涂画画圈圈能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的主动性。

一边阅读,一边拿着自己喜欢的水彩笔、油笔等工具打钩、划线(单横线、双横线、波纹线)、圈、点,将文中那些读着有趣、生动、陌生的地方标上特定的记号,表达出最直接的阅读感受,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画”了。这些画的符号,是读者思维最原始的轨迹,也是他们自由表达的印迹。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发现和比较的过程,是学生筛选、分类、鉴别知识的过程。如果再和其他同学的圈圈画画比一比,那学生对于圈圈画画的认识就会慢慢全面起来,在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的实践中,学生将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也许学生在圈圈画画中不能把握我们所认为的重点,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保护好这些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就是保护好学生的阅读天性,这既能引导学生养成“画”的习惯,还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有所收获,让自主批注式阅读在学生内心扎根发芽。

2.“注”:基于阅读能力的引导。

胡适先生说:“读书不但要眼到、口到、心到,最重要的是手到。手到的功夫很多,第一要紧的是动手翻字典。”自主阅读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和口到,而诵读是最好的自我引导方法。让学生低声诵读,把自主阅读的节奏慢下来,以此去发现生字词,去感知课文的语言美,发现自己困惑,此时“注”就成了学生的自我需求。

如何解惑,那就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工具,比如字典、词典、网络等,利用工具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自己已有的学习能力转化为自主阅读能力。

“注”比“画”的要求要高一些,也难一些。当学生进入中年级后,课文中已经没有了拼音,这时候学生自主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生字。有的学生会根据字形推断字义,但大多数学生需要“翻字典”。“注”不仅是注音、抄义,在翻字典的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翻了要看,看了要辨,辨了还要联系文本,这样“注”才有意义。

如:学习苏教版四上《田园诗情》时,师生交流“绿意盎然”的“盎”字,翻字典的声音一片,有的依据书本音节“ang”找到了字,也有根据“皿”字底找到了字。“盎,应该是洋溢,充满的意思。所以绿意盎然就是充满绿色的意思。”“不,应该看‘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浓厚的样子。”这名学生显然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大家看一看,我看到‘盎原来是古代一种肚子很大的盆,可以装很多东西,我想是因为这个原因‘盎才会被用来表示洋溢、充满的意思。”这位学生看得真够仔细,联想很正确。“从课文的插画就可以看出到处都是绿色。”此时,大家才把“充满绿意,满是绿意”这样的意思注在‘春意盎然旁边。从字典中找一找、辨一辨,再回到课文看一看,这样的“注”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和快乐。

3.“批”:重在表达欲望的引导。

“批”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要引导学生养成“批”的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其次要做好合理的示范,最主要的还是善待学生“批”的过程、内容和方法。让学生乐于“批”、易于“批”。

“批”需要有方法的点化。“批”是个性化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批”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批”的内容和方法。这种引导不需要刻意的演示或示范,而应在日常教学中随机点化。

如:苏教版五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的学生朗读与教师点评。

生: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

师:点明主题“爱”。

生: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师:儿子用花表达对父亲的爱。

生: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师:大家想象一下,仿佛已经闻到了花香。

生:春风吹来,花儿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师:这是爱的芬芳。

生: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师:可以想象高尔基享受子爱的心情。

生:“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师:表达自己的爱。

生:要是你无论在何时何地,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师:难道这里的美好的东西就是鲜花吗?

生: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师:这里的“拿”似乎跟“给”是相对的。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点评直接指向文本的感知性批注,从起初的“点明主题”“儿子用花表达对父亲的爱”到“想象高尔基享受爱的心情”直至最后“难道这里的美好的东西就是鲜花吗?”这样的设疑,让学生有了批注示范,有些点评引发学生共鸣,有些促发学生想象,有些提出对比性质疑,这些都是学生“批”的时候需要表达的。教师的点评,就是批注方法的点化。

“批”需要适宜的情境去激发。“批注式阅读”最难的是“批”。批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对阅读内容的概括;可以是读者自己的联想和体会;可以是对文本乃至作者的质疑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波动,生成审美冲突或共鸣,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灵感。

如,苏教版五上《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当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遭到父母的阻拦后,相信学生的心中也一定是波澜起伏的。因此,教师抓住这一情感爆发点,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用笔来畅谈感受。有的学生写道:“当读到法布尔不顾父母的阻挠仍坚持自己的梦想时,我们要像法布尔一样,对自己手中的事情负责,遇到挫折不能半途而废;遇到困难要勇往直前。而且我们要像法布尔一样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瞧,学生写得多真切!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早已经和法布尔紧紧联系在一起,或悲或喜,或忧或愁,诉说着对法布尔的关切。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言,让简单的课文不再简单,让平静的课堂不再平静。这样的体验多了,学生自然就会表达,也乐于表达了。<\\Ysc02\d\邱\江苏教育\小学版\2017\01\KT1.TIF>

猜你喜欢
阅读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例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析小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高中化学的基本教学方法:阅读、实验与探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现状和优化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