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方法

2017-03-10 07:37张小卫李云
果农之友 2017年1期
关键词:溃疡病枝干树体

张小卫 李云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细菌性病害。该病的发生导致果园减产,果皮变厚,果味变酸,果实变小,果形不一,品质下降,商品价值降低。严重时致使全园濒于毁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 发病部位

猕猴桃花蕾、果实、叶片、枝干均可感染。花蕾染病后呈水渍状发软并变褐枯死(图1~图3);果实发病后凹陷、局部溃烂;叶片发病后正面散生2~3毫米浅绿色不规则或多角形小斑点,后期变为暗褐色斑块,中间主脉延线发黑;枝干发病后流红水,剪后皮下发红色,大枝发病后先流白浆再变红,流红水,后期树皮常形成纵向线状龟裂,周围渐形成愈伤组织,严重时全株溃烂枯死。

2 发病时间

从1~5月为第1个高峰期;8~10月为第2个高峰期。一般发病后潜伏,潜伏期最短为3~5天,最长可达数年,多数于第2年表现出症状。因此,目前未发病的园区或植株不代表未感病!

3 传播途径

3.1 人为传播

猕猴桃溃疡病病菌可通过修剪,嫁接、苗木运输等途径传播。如:一把剪刀剪了病树又剪健康树,就造成了传染;将带病接穗嫁接到实生苗上导致传染;从病区购买带病实生苗造成传染。

3.2 媒介传播

猕猴桃溃疡病可由风、雨、灌溉水、昆虫传播。如:椿蟓吸了有病汁液,又去刺吸健康树就会造成传染;病菌借助风、雨、灌溉水、昆虫等传播至新的树体,通过气孔、水孔、机械伤口侵入形成传染。

3.3 越冬场所

病菌主要在病株枝干、叶、芽、叶痕、田间病残体,以及土壤表土层或土壤中的病枝、病叶等残体上越冬。

4 发病条件及流行因素

4.1 气候因素

4.1.1 温度 病原菌在4~28℃生长迅速,当温度在35℃以上或-12℃以下停止生長。

4.1.2 湿度 果园湿度高,特别是湿度在85%以上时发病较重。

4.1.3 冻害 冻害是诱发溃疡病发生的因素之一,霜冻危害最大,且秋霜比冬霜危害大。

通过多年观察,低温、强光照及高湿条件下病菌生长迅速,病害较重。

4.2 种类及品种因素

4.2.1 种类 从种类上看,抗溃疡病能力强弱依次为:软枣猕猴桃、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

4.2.2 品种 从品种上看,抗溃疡病能力强弱依次为:徐香、海沃德、翠香、金艳、红阳、金果。

4.2.3 雌雄株 一般雄株抗溃疡病能力强于雌株。

4.3 树龄因素

从树龄上看,抗溃疡病能力强弱依次为:幼树、刚投产树、丰产大树、衰老树。

4.4 管理不善

不注重科学施肥,长期偏施氮肥,树体疯长,枝干不充实就容易得病;不注重土壤改良,土壤通透性差的园区易发病;栽培密度大且管理水平低的园子发病严重;不注重疏花疏果,结果量过多,造成树体衰弱的易染病;生产上,农户为了提高产量滥用膨大剂,造成小老树后也易感染溃疡病。

5 防治方法

溃疡病是细菌性病害,防治上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方法,才可以根本上防治该病,要做到药肥并举、全年防控、立体防治。具体做法:

5.1 叶面防治

每月喷两次药和叶面肥。选用果友氨基酸一桶6千克配成400~600倍+800倍春溃宝或600倍噻霉铜+防虫药毒死蜱1500倍。褐斑病灰霉病严重区域+6000倍金力士。为使药剂渗透性强可加上柔水通,先用柔水通将水配成微红色后按比例配药肥。

5.2 药剂涂杆

选用果友氨基酸原液6千克+20倍春溃宝或噻霉铜+2.5毫克硕丰481+3克斯德考普(治黄化病)+10毫升柔水通。老树原液涂杆,幼树稀释1倍后涂杆。

涂杆前将病斑刮除,用报纸接住,拿出园外烧掉。刮除病斑后,将刀片消毒(酒精涂),再刮一圈好皮后涂杆。小枝可喷,不刮皮。

5.3 物理防控

高发期杀灭有翅害虫、控制传播途径是关键!春季(2月上旬)灭杀叶蝉和飞蚜;早夏(5月上旬):灭杀蛾类(蠹蛾、斜纹夜蛾等)和象甲等害虫。

5.4 农业防治

一是做到勤检查、早发现、早处理;二是科学选址、高标准改土建园、适期合理修剪;三是采取避雨、遮阴、覆盖等方式避免湿浸、日灼、冻害等对树体的伤害。

5.5 合理施肥

土壤施肥也是是防治溃疡病的关键,培养健壮树体,才能使树体抗病性增强,难以染病。施肥时要少用氮肥(尿素、碳铵……之类),主要用菌肥,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少量无机肥,全年分4次施肥,分别是:采果肥、催芽肥、膨大肥、壮果肥。施肥方法:幼树在树根外围10厘米处开环状沟施入。大树在树冠外撒施后,旋耕深20厘米即可。施肥后干旱时注意浇水。

猜你喜欢
溃疡病枝干树体
玫瑰或刺
玫瑰或刺
不同砧木对沃柑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苹果发生冻害怎样补救
夏季嫁接猕猴桃注意啥
澳洲坚果树体生物量的数学估测
万州区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药剂室内筛选
溃疡病在身 服药需谨慎
烤馒头片与溃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