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兼治视阈下的“路怒症”论析

2017-03-10 12:11窦星辰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法制道德

本文受河北大学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资助

【摘 要】 本文叙述了 “路怒症”的具体表现,分析了产生“路怒症”的主观、客观原因,并从德法兼治的角度就如何解决“路怒症”提出了建议:一方面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另一方面应重视驾驶员道德素质的培养,德法兼治,双管齐下。

【关键词】 道德;法制;路怒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拥有机动车的数量与日俱增,它一方面方便了广大民众的出行,提高了民众的生活质量。但另一方面由此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压力加大,“路怒症”应运而生。

“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和怨气驾驶。其主要表现为以粗俗的污言秽语恶意中伤他人,或以粗鄙的手势、动作侮辱他人等等。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拥堵的路况下驾驶者会产生压力和负面情绪,进而产生悲愤情绪,甚至做出危及他人安全的行为。近年来随着汽车时代到来,因“路怒症”而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愈发严重,笔者认为“路怒症”已不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一枚引起交通事故、影响交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重磅炸弹”,此类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并着手解决。

一、“路怒症”的表现

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雨青教授指导的《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研》报告(下称《调研》)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随机选取的900名司机中,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1]绝大部分的驾驶者在遇到交通拥堵、行人或其他车辆违反交通规则出行而影响自身驾驶时会破口大骂,严重者甚至会恶意攻击他人。有些驾驶员还存在开“斗气车”、“英雄车”等陋习,“斗气车”就是在愤怒情绪下与其他车辆互相恶意超越,这种行为不仅危害斗气的双方驾驶员,并且对其他正常行驶车辆的安全产生威胁;“英雄车”就是驾驶员喜欢在驾驶中不断地变道超越他车,享受从中得到的其所谓的“快感”。各种不文明驾驶行为加之个人的道德素养问题催生了“路怒”一族,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开车骂人是常态。因为他人不文明驾驶或具有挑衅性的驾驶让他不顺心,从而就会对别人进行谩骂,这是最普遍常见的行为。二是情绪容易失控。因为堵车、刮擦就有想打人的冲动,看到别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就想代替交警将他人正法。三是喜欢超车,故意拦挡别人进入自己车道。别人想超车,变换车道,本能反应就是不让对方超车,快速追上去。四是前面车辆起步或是行驶稍慢,就会不断鸣喇叭、闪灯催促,开车时超车就高兴,被别人超车就懊恼。五是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刹车或加速,跟车过近等。

二、“路怒癥”产生的原因

“路怒症”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有:一是现在国民生活压力大,机动车数量剧增,道路建设不能与机动车发展同步、交通拥堵通行不畅;二是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对于某些细节的方面考虑不全面,缺少对恶意超车、开“斗气车”、“英雄车”等行为的处罚机制,因此存在产生交通纠纷的可能;三是我国对驾驶员职业道德的考察力度不够。不应该通过科目四考试后就一劳永逸,驾驶培训部门应该定期举行培训考核,使驾驶员在思想上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政府部门应该配合相关部门加强驾驶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宣传,让驾驶员认识安全行驶的重要性和职业道德修养对他人、对自己的重要性,渐渐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四是我国是汽车大国,马路上标示线磨损较快,标示线模糊不清,交通指示牌安放不足。

主观方面,一是驾驶者对法律法规的漠视。例如滥用远光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中明文规定了灯光的使用规范,但是日常生活中因滥用灯光产生的交通事故却比比皆是;二是驾驶者的心情因素。大部分“路怒症”的产生都是与驾驶员的心情有直接关系的,或是交通的拥堵、或是他人的妨碍等等都会对驾驶者的情绪有负面影响,情绪宣泄就成了“路怒症”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三是不可否认确实存在部分驾驶员在驾驶技术尚未熟练时便上路驾驶,抛开所有的偏见,不论男性或女性驾驶员都会有不顾他人安全的驾驶行为,或者是不熟悉所驾驶车辆的各种控制,这也是滋生“路怒症”的温床。四是驾驶员的道德素质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但是应有的道德水准却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单从驾驶方面看,不文明驾车、随意变道、谩骂等都是道德短板的表现。

三、解决“路怒症”的具体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 “路怒症”的预防和解决也要德法兼治:

一是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其一,我国应该加强对现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巩固,保证已有的交管法落到实处。其二,从日常的交通问题中吸取经验,将现有法律没有囊括的空白部分填补完整。其三,建立健全对“路怒症”的管理处罚机制,并且加大对“路怒症”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处罚力度。

二是驾驶员考试应该加入驾驶道德考核,将文明驾驶的观念从源头植入心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现在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作为一个汽车大国,我国在提高对驾驶员考试的严格程度的同时,应加大对驾驶员的教育力度,提升驾驶道德的水准。许多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过硬,但是驾驶道德方面薄弱,会在驾驶中因其他驾驶员的某些行为而产生愤怒情绪,进而也做出影响他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三是交管部门应定期巡视各辖区内的交通标识线和警示牌,发现标识线模糊或警示牌损坏的应及时处理,预防因指示不明而产生的“路怒症”,同时也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

四是普及行车记录仪并且联网集中储存,以便执法者处理交通事故时作为有力凭证。视频资料可以真实地还原事故的全过程,如果确定是因一方“路怒症”而产生的事故,则需要严厉处罚,以此对“路怒症”做到最有效的约束。

五是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在目前驾驶人员素质与公共交通等外界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不做“路怒症”最切实的做法是做好自我调节,让心情“慢下来”。驾驶员应安全驾驶,并且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内心的情绪带到驾驶之中,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驾驶车辆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每次出行时尽量提早出门,让行车时间更充足,在适当情况下还可有意识放慢车速,让自己尽量从容些。合理安排好出行时间,避免高峰出行的拥堵引起的情绪波动;2、互相理解,互相谦让,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在方便别人的同时方便自己,遇到抢道、追尾等事故,不要和别人争吵,“路怒”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也会让双方的不良情绪加深。如果互相谦让,反而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3、避免不良情绪干扰,如果情绪不好,就要学会为自己减压,做到伦理道德的“中庸”,不要过分的偏激也不要过分的舒缓,保持最好的平衡状态,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和驾驶情绪,营造良好的驾驶环境,城市马路宽阔,我们的心才能宽阔;四是在上路驾驶之前认真阅读所驾驶车辆的使用说明,并将各部分控制开关牢记于心,以便在危机时刻不手忙脚乱,处理问题时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开车变成暴脾气[N].北京晚报2012-9-10.

[2] 本书编写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46.

【作者简介】

窦星辰(1994.2-)男,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伦理学专业.

猜你喜欢
法制道德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跟踪导练(五)(2)
为何不吃梨
道德
打开法制文明的大门
道德一论
玉门市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来宾市忻城县聘任70名法制副校长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管城检察院表彰优秀法制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