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2017-03-10 12:17毛宽海宋亚青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孙中山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毛宽海?宋亚青

【摘 要】 文章探讨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孙中山认为封建主义的长期禁锢导致了中国发展的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导致了中国发展的停滞。民生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不仅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社会进步思潮中的思想,更受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 孙中山;民生思想;传统文化;西方思潮;马克思主义

“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被孙中山视作进行治国理政的重要途径。他曾明确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1]“社会的文明发达、经济组织的改良和道德进步,都是以什么为重心呢?就是以民生为重心。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2]由此可见,民生思想具有丰富内涵,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习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孙中山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3]民生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封建主义的长期禁锢以及帝国主义的压迫是其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封建主义的长期禁锢导致了中国发展的落后

中国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4]用辩证的观点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上升的时期,它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国家的完整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其衰落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时封建集权制度就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在封建制度下,一般是“实行君主制,皇帝、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但老百姓没有任何民主权利,就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民主也是极其有限的”,[5]广大百姓处于被长期压迫的状态,思想也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腐蚀,正因为如此,“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中国,处于文明衰落与民族危亡的境地”,[6]国家丧失了主权,广大的百姓生活在内忧外患之中,在国家积贫积弱的背景下,不同的阶级对国家该何去何从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包括贫苦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其中,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革命救国的运动。孙中山曾发出响亮号召:“争取彻底独立,根除殖民主义,埋葬封建主义”,[7]并在实际行动上,同袁世凯以及后来的大小军阀展开激烈斗争,这充分说明,“孙中山对封建主义是坚决反对的,是把封建主义作为革命的对象而加以消灭的。”[8]民生主义思想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

2、帝国主义的侵略导致了中国发展的停滞

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拥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重大变化,中国沦为了名存实亡的受帝国主义控制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的人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与压迫,贫穷加剧,大范围地破产,过着没有权利和苦焦的生活。与此同时,小手工业者中的一些人也被迫和农民一起成为了资本主义控制的工厂中的雇佣工人。帝国主义的入侵导致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阻碍,最终中国的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国家更加积贫积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探究中国贫弱的根源时,孙中山指出:“中国物产丰富,人民众多,其实业不发达之原因,实由于政治之障害:其一为国内政治的蔽锢……,其二为国际政治的压迫,中国向来与外人所订条约不良,丧失主权,中国每年因为洋货侵入,外国银行发行纸币,外商在华特权经营等造成的损失总共不下十二万万元”。[9]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孙中山力图实行改革,摧毁封建主义国家,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以谋求国家的独立与人民生活幸福。基于此,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以“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为主要内容的民生思想。

二、孙中山民生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民生主义思想产生的来源是多元的,不仅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社会进步思潮中的思想,更是受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影响

中国丰富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关于“民本重民”思想有很多,在追求儒家治国“内圣外王”的贤人政治过程中,历朝历代也出现过统治者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改善民生以及仁人志士为民疾呼的现象。从孔子主张“泛爱众”的思想,到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述,以及唐代著名政治家陆贽的“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财瞻,本周则邦宁”的认识,再到清代思想家王韬提出的“治民之要在乎因民之利而导之,顺民之意而能之”。这些思想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更多的是为了稳定民心、巩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这些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形成也不可避免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孙中山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10]他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以拓展其思想并助于他的实践活动。关于传统文化对三民主义之民生思想的启导作用问题,孙中山在1923年《中国国民党宣言》中作了如此概括:“中国之所以革命,与革命之所以成功,原因虽繁,约而言之,不外历史之留遗与时代之进化而已”。“以言民生,则不患寡而患不均之说,由学理演为事实”。“历史之留遗,所以浸渍而繁滋者,至丰且厚,此吾人所以能自立于世界者也。”[1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最早提出民生主义的思想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吸收借鉴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亲民”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发展了民生主义思想。

2、深受西方进步思潮的影响

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形成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这与“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非常有限”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12]因为孙中山在国内组织发动过多次起义均告失败。长期作为反叛角色的孙中山,受到清政府的四处通缉。自1908年后孙中山一直流亡海外,一方面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击,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列强与华侨中争取支持。这就客观上减少了他真正深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机会。因此,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论的构成很大程度上是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当时位居世界前列的英国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1896年10月,孙中山初踏英国的国土,当时孙中山在英国停留了9个月,成为我国较早接触、研究西方社会主义的人。起初,孙中山对英国有着美好的想象和憧憬:“予自是即小住伦敦,或游博物院,或访各处之遗迹。观其车马之盛,贸易之繁,而来往道途绝不如东方之喧哗纷扰,且警察敏活,人民和易,凡此均足使人怦怦向往也。”[13]但后来孙中山逐渐发现英国繁华经济背后有难以掩饰的社会问题。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了在经济领域里出现了无序、恶性竞争,社会出现了不平等和贫穷现象。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英国福利制度的发展也在此时进入一个关键阶段,社会呼吁进行政府干预下的社会改革以消除各种社会问题。英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触发了孙中山对民生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在当时的中国,孙中山认为,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现代化是唯一通途,在通向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上,英国社会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出現的一些问题都是值得让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所以后来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形成受到西方社会文化的很大影响。他曾明确说过:“民生主义是其在伦敦流亡期间所完成”。[14]纵观民生主义早期的形成过程,孙中山求学经历以及在英国的流亡期间的所见所闻对民生主义的初具雏形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3、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巨大启示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最早研究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人。孙中山在研究民生主义时,借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在逐步成熟。他说:“研究社会问题的人,不下千百家,其中研究最透彻和最有心得的,就是大家所知道的马克思。”[15]孙中山认为他倡导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是民生主义的最终归宿。他指出:“共产主义既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和民生主义,可以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16]同时他还主张把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并能发展中国的道路,因此孙中山把他的民生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都系在孔子的“大同”名下,从而把这些近代思想与中国的传统思想联系起来,如他言:“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17]因此,孙中山先生民生主义思想的提出是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实际利益,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虽然孙中山提出的民生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难以成功实施的,但其思想中有一些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相近的东西,对当前我国的民生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因此,读懂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对我国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2][15]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02.835.837.

[3] 孙学玉.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53.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3.

[5] 共产主义教育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24.

[6] 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方正出版社,2014.2.

[7] 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编.宋庆龄书信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0.

[8] 董世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三民主义比较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95.

[9][16] 张磊主编.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5.42.

[10][11][13][14]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43.1.55.232.

[12] 桑兵.孙中山与传统文化三题[J].近代史研究,1995(3)230.

[17] 张允熠著.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下册)[M].合肥:黄山书社,2010.370.

【作者简介】

毛宽海(1990-)男,汉族,河南濮阳人,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及党建研究.

宋亞青(199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政治与公共行政研究.

猜你喜欢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孙中山的绰号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孙中山彰显气度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