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模式的探索
——以C学院“快递服务中心”为例

2017-03-10 06:08李建涛
关键词:服务中心资助导向

李建涛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3)

高职院校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模式的探索
——以C学院“快递服务中心”为例

李建涛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3)

以C学院的“快递服务中心”为研究样本,探索高职院校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模式。该模式将勤工助学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促进了专业技能提升,树立了创新创业理念,创造了多个兼职岗位,强化了“助困”和“育人”的功能。

高职院校;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资助政策来加强对高等学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譬如《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和《教育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若干意见》(教财〔2015〕7号)等。这些政策颁布实施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奖、助、贷、勤、免”资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学子的经济压力,使其安心学习,但助困体系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一,滋生了贫困生“理所当然”的依赖思想。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国家的帮扶和资助政策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校不好好学习和表现,不求上进,却想方设法争取各种资助利益;其二,只有“助困”而缺乏“育人”的功能。高校资助体系大多数是给予经济上的扶贫,帮助学生减轻家庭经济压力,而缺乏在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扶贫,仅仅缓解贫困学子心理上的畏惧和自卑感。而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创业实践环节中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实操技巧、磨炼意志、锻炼能力、增强自信,它不仅能实现了勤工助学的“济贫”功能,而且也强化了其“育人”功能。

1 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资助模式的内涵

关于勤工助学,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理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是指经学校批准,并提供物质和场地支持,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经营和管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同时进行专业学习和创业实践的兼职创业活动。高职院校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勤工助学工作模式,它很好地把勤工助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创业实践、创业教育和服务师生相结合,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

2 C学院“快递服务中心”的资助模式探索

2.1 “快递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介绍

C学院“快递服务中心”经学院审查批准,免费提供相关的物质和场地支持,作为C学院全日制贫困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和勤工助学的公益性平台。“快递服务中心”创建于学生宿舍生活区,由学生管理团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营业收入在支付日常的运作开销、业务发展投入和勤工俭学学生的劳动报酬外,剩余部分赞助在校学生组织和社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快递服务中心”主要代理申通快递、圆通速递、百世汇通快递、韵达快递、顺丰快递、天天快递这六家快递公司的派件和收件业务。其运作模式是通过与各个快递公司的区域代理商进行业务洽谈,达成共识,签订协议,按照协议要求,各快递公司每天统一把C学院学生的包裹和快件统一送达至“快递服务中心”,再由“快递服务中心”勤工助学的学生管理团队负责把快件派发给每个同学,根据事先洽谈好的价格,学生创业团队会向各个快递公司按件收取派送的劳务费用,每月进行结算。除了派件,学生需要寄件也可以直接到“快递服务中心”进行填单寄件,再由“快递服务中心”的负责学生进行打包、分类、统计收件数量,然后转交给各个快递公司,同样也是按照收件数量向快递公司收取劳动报酬。负责“快递服务中心”财务管理的学生将从快递公司收取到的劳动报酬,根据所有勤工俭学学生的工作量按月进行工资发放。

“快递服务中心”秉承着师生为重、服务为先的宗旨,为在校师生提供快捷、安全的快递服务,得到了同学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并已经打造成为C学院创业实践和资助育人的校园文化品牌。目前,“快递服务中心”日均处理快件量1 000件,仅在2016年双十一期间,快件处理量日均突破1 800件。

2.2 “快递服务中心”资助模式的优越性

“快递服务中心”这种创业型的勤工助学资助模式,与传统的勤工俭学模式相比,创造了勤工助学岗位,激发了学生创业的潜在才能,实现了岗位由“输血型”向 “造血型”的转变,其具体表现在:

(1)岗位设置上的优越性。传统型勤工助学岗位层次设置较低,主要以劳务型和体力型岗位为主,如办公室清洁员、实训实验室保洁员、图书馆管理员、报刊派发员、食堂服务员等,这些岗位没有充分展现学生的才能。“快递服务中心”通过创建新的经济实体来创造勤工助学岗位,岗位设置齐全,有财务主管、业务主管、收发主管、人事主管等,这些岗位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智力性和开拓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力。

(2)管理形式上的优越性。传统型勤工助学的岗位管理,以学校各个负责部门和教师为管理主体,负责勤工助学的日常管理、工作安排和统筹,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被动式地从事勤工俭学工作,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才能。“快递服务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从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市场考察论证、业务谈判、合同签订、开业准备,以及日常运作和管理等各方面都由学生全程参与、全权负责,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业才能。

(3)实施目标上的优越性。传统型勤工助学的基本目标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仅限于给予学生经济上的帮助、物质上的补助,但是没有更好地教会学生如何去创造财富,产生收入,只是发挥其“助困”的功能。“快递服务中心”的目标不仅“授之以鱼”而且还“授之以渔”,它在消除寒门学子的经济贫困的同时也消除了他们的精神贫困,使学生学会了自力更生,学会了独立自强,学会了开拓创新,实现了济困和育人更好的融合,促进学生全方面的成长成才。

2.3 “快递服务中心”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模式的特色

第一,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C学院的“快递服务中心”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模式。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从事基层的快递服务工作中,亲身体验到创业的艰难、工作的辛苦,学生从实干中培养了服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沟通技巧,磨练了思想和意志,锻炼了工作能力。同时,也消除了“95后”学生将受资助视为“理所当然”的思想,从而激励他们脚踏实地,努力拼搏,自立自强,追求上进。因此,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实体也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第二,促进了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快递服务工作,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提升了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强化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例如:贵重物品的界定、声明价值及声明价值附加费、易碎物品的包装、危险品的辨别、快递运输的基本流程,等等。这些理论知识在从事勤工助学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巩固,学生在“干中学”,并从实践中发现自身专业知识薄弱的地方,从而进一步激励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动力。

第三,树立了创新创业的理念。C学院的“快递服务中心”的创建从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到实地考察、引进快递公司、业务谈判,再到日常运营、财务管理都由学生自主进行。学生团队在快递服务中心运作中涉及到的人员管理、问题协调、统筹安排等都凸显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资助模式的特点,这种新型勤工助学模式在提升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实现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快递服务中心”,学校培养学生不仅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且还注重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快递服务中心,学生牢固树立了创新创业的理念。

第四,创造了多个兼职岗位。从目前情况来看,学校所提供的传统型勤工助学岗位不能满足所有在校贫困生的需求,部分学生通过一些途径在校外寻找勤工助学的兼职岗位,由于路途和距离的原因,校外的兼职不方便,也不安全,甚至耽误学业,原本通过校外兼职进行 “勤工助学”变成了“勤工误学”;而校内的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模式能很好地起到补充作用,它能在校内创造助学岗位,既方便又安全,学生利用课外休息时间即可从事兼职。“快递服务中心”能为更多的贫困学子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每个学期都面向在校贫困生招聘兼职,目前招聘兼职共二十余人,用爱心温暖了校园。

第五,实现了“助困”和“育人”的紧密结合。高校目前的资助模式大多是为了给贫困学子经济上的帮扶,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为他们提供一个上大学的机会,而入大学后对于这部分贫困生的教育比较缺乏,无法缓解他们自身的内向、自卑,甚至对未来恐惧的心理。创业导向型勤工助学资助模式破除了传统的只助困不育人的弊端,不仅减轻了学生家庭经济的困窘,补贴了一部分生活费,而且让贫困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了创业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光荣,感受成功的喜悦,消除了他们内心的自卑,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就业创业的能力,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从而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充分发挥了其“育人”功能。

[1]方秋中,潘红,王晶.高校创业型勤工助学资助模式的实践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6(23):4—5.

[2]许国彬,杨敏生.高校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与其济困育人功能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4):24—27.

[3]姚圣梅,肖莉.创业型勤工助学资助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青年探索,2010(4):93—96.

[4]孙逊,陆炜.基于高校创业园平台的勤工助学模式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2—65.

[5]李苗,唐海涛,张世泽.创业型模式:高校勤工助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及其前景展望[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9):23—24.

责任编辑:卢宏业

Exploration on the Entrepreneurial-Oriented Work-Study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Express Service Center of” C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 Jian-tao

(Guangzhou Civil Aviation College, Guangzhou 510403, China)

Taking “express service center” of C college as an research sample, explore the entrepreneurial-oriented work-study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mode combine the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and work-study mode together, built a new platfor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romoted the upgrading of professional skills, set up the idea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reated part-time job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its function of “aiding of the poor” and “educating peopl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trepreneurial-oriented type; work-study program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2.032

2017-02-24

李建涛(1985—),男,江西吉水人,硕士,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5

A

1674-6341(2017)02-0079-02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资助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偏向”不是好导向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