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017-03-10 06:08张涛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信念中华民族

张涛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张涛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直接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中国梦”的提出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现“中国梦”与“个人梦”的有机统一,同时也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注入新的内涵,为大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实现途径主要是将“中国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中国梦”与校园文化良性互动;“中国梦”与社会实践协调发展。

中国梦;大学生;理想信念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国家的梦,同时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景。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到了“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2013年3月17日他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再次提及“中国梦”,并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和实现途径作了深刻的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这一时代性愿景的深刻阐释,指示了“中国梦”与“个人梦”、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和谐统一。

1 “中国梦”的提出及其丰富的内涵

中国虽遭受苦难仍屹立不倒是因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有民族复兴的梦想。1840年英国的舰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山河破碎、国土沦陷,保家卫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于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此时生根,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以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戊戌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发展,但是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实践证明,腐朽和经济文化制度的落后是无法扭转一个民族的贫穷落后局面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困难的时候。1949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1978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论断,从此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2]。进入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谋求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正式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提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梦”凝聚了13亿人民的共同愿景,它不是所有人梦想的简单叠加,而是所有人梦想的凝炼与升华。“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水深火热、战火纷飞不是中国梦,少数富裕、多数贫穷也不是中国梦,只有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共同富裕、百姓安居乐业才是中国梦。这一梦想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创举,是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风云变幻的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近代170多年风雨沧桑的情感寄托,是对五千多年华夏文明虽历经沧桑仍屹立不倒的历史传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对“中国梦”最完美的诠释,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

2 “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大意义

2.1 “中国梦”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注入新的内涵

“中国梦”不仅是对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美好期待,同时也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首先,“中国梦”是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沿着历史的车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屈辱,深受磨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大地上上演的一部部英雄的赞歌,一段段辉煌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这片土地上涌现了太多的传奇和不朽。这些将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体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政治参与意识。其次,“中国梦”是个人梦与国家梦的高度统一。它是建立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基础之上,需要通过全国各族人民拼搏努力和不懈追求来实现,没有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倡导的是集体主义的价值理念,将个人梦融入到国家梦之中,通过国家梦引领个人梦,个人梦统一于国家梦并通过国家梦表现出来,最后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最后,“中国梦”也是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发展。中国主张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将发展的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人民,希望各国人民都来搭乘中国快速发展的列车。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国梦”的形象比喻来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是和平、是进步。中国力求通过实现“中国梦”来推动“世界梦”,进而达到中国与世界同呼吸共发展的目的,这进一步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拓宽了国际视野。

2.2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走出误区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基础,也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攻坚不断深入,我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多样化、网络复杂化带来的挑战,西方资本主义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对我国进行文化扩张,这严重威胁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与此同时,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随之而来,处于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校自然就成为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要占领的高地。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出现了对国家和执政党认同弱化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上也出现扭曲,自私自利现象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完全将个人梦与“中国梦”分离开来。“中国梦”的提出和对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诠释,将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励大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信仰,鼓舞大学生实现宏伟的政治目标,从而不断推动当代大学生走出理想信念的困境。“中国梦”极大地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征程之中。

2.3 “中国梦”为大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道路决定方向。坚持走中国道路,这是时代的召唤,是人民的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3]中国道路架起了沟通历史与现实、个人与集体、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民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能让大学生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能继续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并发展适合中国国情、党情和世情的道路。虽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中存在着不少的困扰:就业形势的严峻、天价房的困惑、心理压力的不适,但是只要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足够的认同和支持,那我们的祖国就有未来,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的人生就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中国梦”是一个方向,“中国梦”是一声嘹亮的呐喊,“中国梦”是一个民族不懈的价值追求,“中国梦”更是指引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一面精神旗帜。这面旗帜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激励中华儿女手牵手、肩并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中华民族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梦”是一盏明灯,它让我们迷茫与彷徨时也不会迷失方向。“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4]

3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

3.1 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弘扬主旋律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必修课,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中国梦”的提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它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路径、基本内涵和本质诉求。“中国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创新,反映了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时代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四门基础课程中,每门课程都与“中国梦”有着内在一致性和统一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唯物史观提到人民群众的作用与“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将五位一体总布局与“中国梦”的实践路径有效对接,提高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执政党的认同和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让大学生随着历史的车轮去用心了解“中国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的历程,深刻了解近代以来的时代主题与清晰主线,通过对170多年中国近代史掌握“中国梦”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渊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将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引进教材,“要让当代大学生充分了解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要让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让人们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5]。使大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改革创新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二者构成中国精神的主干,是使祖国和人民凝聚在一起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3.2 用“中国梦”引领校园文化,提升文化底蕴

校园是大学生离开父母之后的第二个大家庭。校园文化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信念。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底蕴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正是在校园里得到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因此大学校园就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首先,高校在塑造校园文化的同时要注重隐形功能的释放,要将校园的山水、花草、树木寓于文化建设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校园情怀,增强文化底蕴。其次,高校应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将“中国梦”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高校应将“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通过校园网、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等以生动形象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给大学生,提升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认同。再次,高校应以当前的社会热点和学生遇到的难点为契机,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诸如“中国梦”演讲比赛、沙龙、知识竞赛、文艺晚会等多样化的主题活动,来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通过情景教学与隐性教育,让文化与知识深度融合,实现学生与教师良性互动,教育与环境协调发展。最后让和谐的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内心之中得到认可,在精神上得到启迪,在情感深处得到升华。

3.3 注重社会实践,践行“中国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这一途径。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才能使大学生完成由感性思维向理性认识的转变,进而通过理性认识来指导实践达到实践目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指导大学生在寻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足迹中找到理论和现实依据。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陵园,通过可歌可泣的历史来深刻缅怀那些无数的无名英雄,牢记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深刻体会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在救亡图存的危难之际表现出来的必胜信念与责任担当。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创新工业园区、卫星发射中心、军事基地,让当代大学生深切感受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建国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在发展、祖国在腾飞、时代在进步。高校可以带领大学生到乡村、去基层一线来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让他们见证中国的深刻变革。通过深入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到与时代同发展、与祖国共呼吸、与人民同奋进。

[1]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顾华详.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6).

[4]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5]陈云东.树立法律信仰 建设法治中国[J].学术探索,2015(6).

[6]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1).

责任编辑:卢宏业

Under the Leading of “Chinese Dream”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al Faith Education

ZHANG Tao

(College of Marxism,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6, China)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the hope of the nation and the ideal faith of college students directly decides the fate of country and nation. “Chinese Dream” will help college student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ideal and social ideal, and realizing the unity of Chinese Dream and personal dreams, at the same time, inject new connotation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faith, and indicate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ts realization way is mainly combine “Chinese Drea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usion deeply; effective interaction of “Chinese Dream” and the campus cultur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ream” and social practice.

Chinese Dream;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2.034

2016-12-19

张涛(1992—),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4-6341(2017)02-0083-03

猜你喜欢
中国梦理想信念中华民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