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应用于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017-03-10 06:08胡小玉
关键词:民办理论课院校

胡小玉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925)

翻转课堂应用于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胡小玉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925)

翻转课堂能否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总体不佳的状况,成为民办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课题。从民办高职视野、课程视野、方法视野对翻转课堂应用于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翻转课堂;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可行性分析

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一切离开了学生主体,脱离了学生实际,远离了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教学艺术和手段、方式和方法,都是徒劳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解构教师绝对主体地位,唤醒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重主体,为广大教师探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打开了一扇窗。事实上,学界和教育界已经有人着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不过,问题在于,翻转课堂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还未着手,尤其是面对矛盾特殊性,如不同高校、不同学生、不同内容时,“翻转”的“度”如何把握未有人提及。这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实践中,翻转方式和翻转效果的趋同性和低效性。由高校、学生等矛盾特殊性出发,分析翻转课堂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实属必要和迫切。翻转课堂能否改善教学效果总体不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民办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躲不开、绕不过的课题。从民办高职视野、课程视野、方法视野对翻转课堂应用于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

1 民办高职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对高校软硬实力的要求极高,如需要有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完善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合理优化的师资结构、基础较好的生源。正因为如此高标准、高要求,所以翻转课堂在国内高等教育教学中至今尚未成主流,主要见诸少数公办本科的少量专业核心课程。翻转课堂对于教育经费投入普遍不足、教育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师资结构普遍不合理、生源文化基础普遍薄弱的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但这并不意味着民办高职院校在翻转课堂面前就该“自甘堕落”、无所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提升自己的软硬实力,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具有较为雄厚的财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民办高职院校的背后是众多产业链的强力支持。除了各级各类教育,民办高职教育主办者还同时经营着机械制造、汽车生产、零部件加工、建筑装饰、房地产开发、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诸多产业。这些产业所赚取的收益足以支撑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民办高职院校主办者在现代信息教育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提升和拓展项目建设上通常表现得十分“阔绰”。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各项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建设、学生培养上善作善成,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就拿笔者所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来说,尽管只是一所高职高专B类院校,但自2007年脱离广州大学独立办学以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各项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建设、学生培养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一方面,天马集团公司是学院的财政后盾,其旗下广州精通教育公司为学院提供技术支持。天马集团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提升和拓展项目建设。天马集团旗下广州精通教育公司全力配合学院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为每一位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提供最精准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学院鼓励全体任课教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广州精通教育公司全力、全程跟踪服务每一位有志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的任课教师。学院委托精通公司每学期组织教育技术培训,除指定技术骨干和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参加外,其他教师均可自愿参加。在多种机制的合力助推下,学院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上已臻成熟,可以提供翻转课堂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

另一方面,学院以“人的要素”为中心,坚持“两个源头、两手抓”,一手抓教师源头,一手抓学生源头,确保师资和生源最优化。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建设,坚持校外引进和校内培养相结合的方针,组建了一支老中青、高中初结合,集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共16人,高级职称20%,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94%。这一师资架构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屈指可数,就是与一些公办高职院校相比也不算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集体备课方式,在授课内容和方式探讨上集思广益,探索突出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目标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讨论辩论法、评书式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备受学生青睐。学院还十分重视生源问题,一方面录取分数线远高于同类院校,以确保学生基本的学业基础;另一方面对在校学生实行“晨读”和“晚修”制度,确保其有充足的时间预习和巩固课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院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完全能够满足翻转课堂对学情的要求。因此,学院的师资和生源完全能够适应翻转课堂的推行。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只是众多民办高职院校中的普通一员,尚且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实施创造条件,其他民办高职院校尤其是A类院校更加有理由创造有利于翻转课堂实施的条件。

2 课程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起源于2000年美国的中学化学课堂,这在很长一段时间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只有理工科的、实用性的、专业性的、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才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错觉在今天仍然大范围地存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高校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少教师甚至专家、学者都持怀疑态度。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不被多数人看好,大体基于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恐难胜任精细化的知识分割。翻转课堂必然要对教学体系重新整合,从系统化的教学内容中调拨出若干紧密相联的核心知识点,以供制作短小精干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前学习使用。这对于自然科学课程和应用性、可操作性强的人文社科专业课程而言,显然不是问题。但对于包罗万象、理论性强、系统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拆分知识点并保持系统知识的完整性,也就是保证知识分割的精细化十分棘手。再者,知识分割的精细化必然要求教师的专业化。一方面,如此精细、系统的知识分割,不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恐难胜任;另一方面,教师制作的课前教学视频必须短小精干,方能为学生课前有效学习提供基础。这又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基础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相关学科背景知识。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点多且琐碎,又增加了教师制作优质教学视频的难度。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恐难适应翻转课堂的开放性。翻转课堂将实体课堂变成了头脑风暴式的演习室。相比教师居绝对主导地位的传统课堂,头脑风暴式的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教师稍有不慎,很可能就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相反,教师主导自然科学课堂和应用性、操作性强的人文社科专业课程不存在太大问题。但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知识系统庞大、社会思潮多元化、学生掌握信息碎片化等因素,加大了教师掌控、主导课堂的难度。稍有不慎,一堂好好的头脑风暴极有可能演变为一场“血雨腥风”的口水战,甚至造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精通学科知识,具备收放自如的课堂掌控能力,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恐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95后”乃至“00后”以及未来接踵而至的年轻一代学生群体个性张扬,厌倦理论,追求实用,知识面广而理解不深,猎奇思想强烈,对课堂教学的期望值高。对于这一学生群体,理论性强、略显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恐难迎合其张扬的个性,满足其强烈的猎奇心理和过高的期望值。翻转课堂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课前预习的自觉性和实际效果,课堂讨论的参与度与受益程度,教师解惑后的启发性与后续改观等不可控因素普遍存在并且将继续存在。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其是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使这些不可控因素大大增强。这也是令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蹙眉的难题。

诚然,以上因素加大了翻转课堂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度。但是,这些因素并不能成为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翻转课堂的理由。事实是,“学生已开始用冷漠的态度对待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1],这在很大程度上挑战着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对广大民办高职院校及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成了倒逼机制。各民办高职院校纷纷对广大教师发起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号召。传统课堂之所以“上不接天线,下不接地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满书灌(对知识不加选择地讲),二是满堂灌(教师一言堂),三是满员灌(全员一个进度)。这从侧面凸显了推进教师专业化,提升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实,翻转课堂本身就是一个推进教师专业化、提升学生主人翁地位的有效实践。我们完全可以先摸着石头过河,将推进教师专业化、提升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实践,与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统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二者协同并进,坚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做相长。

3 方法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有此得名,源于其与传统课堂的根本区别——翻转。翻转课堂“对传统课堂的革命性,在于实现了教与学先后顺序的翻转,课堂内外空间的翻转,课堂上老师、学生地位的翻转,传统的讲授式学习到学生自主式、探究性学习的翻转”[2]。直截了当地说,翻转课堂就是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的,对传统课堂教学顺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大翻转。分析方法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可行性研究,需理清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内在关联,明确翻转课堂的优越性。

首先,在教学顺序上,翻转课堂打破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思维定势,主张先学后教。教师事先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对教学体系进行精细化分割,将庞大的知识系统拆分为一个一个小的核心知识点,并对其精讲,制作加工成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前对这些短小精干的视频进行反复学习、思考(线上学习),将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难题记录下来,到课堂上与同学集体讨论,“利用学生的集体智慧来解决所探究的问题”[3]。集体解决不了的,由教师点拨解答(线下学习)。这就有效避免了教师浪费大量时间用于解答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而对于一些需要着重讲解的疑难问题却往往因为时间不足而草草了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不少内容是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掌握的,还有一些内容是学生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的。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大大节省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时间,更好贯彻因材施教理念。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翻转课堂打破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的固有逻辑,解构教师绝对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这样,线上学习的时间完全交给了学生,线下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也交给了学生,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类在学生看来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学来无用”的课程,教师说的越多,学生乐意学的反而越少。鉴于此,不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新鲜血液,来个大翻转,转换个顺序,学生不喜欢在线下听(学),就让他(他们)在线上听(学);也转换下角色,学生不喜欢在线下听,我们就让他(他们)在线下讲,让学生在线下学,在线上讲;教师在线下讲,在线上听。当然,让学生在线下讲的时候,教师不能当甩手掌柜,而要发挥好课堂引导者的角色,把控好课堂方向,好的观点要鼓励,不妥当的观点要纠偏。若能做到这点,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很有可能成为改良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一剂良方。

最后,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和学生都将打破传统课堂“整齐划一”的教学知识。学生由接受所有知识转变为接受不熟悉的知识,教师由讲授所有知识转变为精讲学生课前预习存疑且在课堂讨论“无果”的问题。这对于学生而言,减少了重复学习的时间,也就降低了对课堂的抵触情绪,无形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减少了重复讲授的时间,也因不断解决疑难问题而提升了专业水平。对于学生来说,越是自己不懂的就越是迫切地想听、想学,这是猎奇心理的表现。对于教师而言,越是学生不懂的就越是值得讲,这不仅能萌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更能实现专业领域的自我提升。如此,学生乐听+教师乐讲=高效课堂。如果将传统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比作一锅很难分清主次的“大杂烩”——不好吃,那么翻转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一碗晶莹剔透的“水晶虾仁”——争着吃。

4 结语

分析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可行性须抓住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办学性质和层次,二是课程性质和特点,三是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要回答好“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是否可行这一课题,至少应从“民办高职”(办学性质和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和特点)、“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三个不同视野,也即民办高职视野、课程视野、方法视野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民办视野下,民办高职院校普遍拥有能够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所需要的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完善的以教育信息技术为主的基础设施、合理优化的师资结构、基础较好的生源。课程视野下,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法视野下,翻转课堂有助于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补齐短板。总之,民办高职院校若满足资金技术、师资、生源上的基本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翻转课堂并非难事。

不过,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的“度”需要教师拿捏好,不能为了翻转而翻转。不同内容、不同授课对象(如不同专业学生)翻转的“度”应有所不同。比如,通俗易懂的内容,翻转的度可以大一些(线上学多点,线下学少点;线下学生讲多点,教师讲少点);晦涩难懂的内容,翻转的度应小一点(线上学少点,线下学多点;线下学生讲少点,教师讲多点)。再如,基础好的班级,学生掌握的知识多一些,主动性、积极性大一些,翻转的度也可以大一些(线上学多点,线下学少点;线下学生讲多点,教师讲少点);基础薄弱的工科生,学生掌握的知识少一些,主动性、积极性小一些,翻转的度可以小一些(线上学少点,线下学多点;线下学生讲少点,教师讲多点)。此外,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须提防“师生关系失位、知识难度越位、适用对象错位”[4]等问题。总之,翻转课堂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因材施教,塑造高效课堂。离开了塑造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翻转课堂“翻转”得再精彩也无济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自然也不例外。

[1]邓宏萍.对高职思政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18):116—117.

[2]强飙.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设计的思路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119—121.

[3]曹育红.基于开放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4(1):72—75.

[4]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08—115.

责任编辑:卢宏业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Appli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n Non-government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 Xiao-yu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Gu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 Guangzhou 510925, China)

Whether the flipped classroom can change the situation of poor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s a problem that non-government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can not escap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appli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n non-government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ll b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horizons: non-government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urse and method, and cooresponding suggestion are put forward.

flipped classroom; non-government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easibility analysis

2017-01-09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院级课题“翻转课堂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研究成果(Z201507)

胡小玉(1986—),女,江西吉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文化。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2.041

G642

A

1674-6341(2017)02-0103-03

猜你喜欢
民办理论课院校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