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视角下对我国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7-03-10 07:34婧,徐
关键词:终身教育教师队伍幼儿园

夏 婧,徐 煜

(湖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终身教育视角下对我国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夏 婧,徐 煜

(湖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质量有关国民教育质量。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增强学前教师队伍素质,而终身教育是加强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因此学前教师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提高自我学习与反思能力;国家应推动以师范类院校为培训主体,构建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大幅增加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学前教师终身教育权利;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推进学前教师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

终身教育;学前教师;队伍建设

办好学前教育,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不解决好师资问题,学前教育事业的脚步将难以迈开。而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改革要求学前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去学习,不断补充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学前教育技能,保证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当前学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思路。

一、终身教育的思想内涵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正式提出。对于终身教育的含义,学术界普遍认为,终身教育是人们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其中包括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在内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教育,也就是人从出生到死亡所受到的所有的教育。[1]终身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终身教育是贯穿于人一生的教育,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的教育;(二)终身教育是除了学校教育以外,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各个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教育,其教育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的。(三)终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方式,即自学和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种手段,而终身学习是目的。(四)终身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完善的人与和谐的社会。

“终身教育”一经提出,便开始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前教育质量越来越受重视,学前教师队伍的质量关系到祖国下一代人才的培养,因此,学前教师队伍的终身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

二、终身教育对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 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开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普及层度逐渐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战略目标后,学前教育开始得到重视,各级部门也致力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而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势必需要高素质的学前教师队伍,终身教育成为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纲要》明确提出“严格执行学前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学前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学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学前教育识字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学前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此,终身教育是时代寄予学前教师的重大责任,也是学前教师完善自身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 学前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已有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人一生中的特殊时期,是人的认知、情感、习惯和社会性等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发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这一时期如能受到科学的、适宜的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正是学前儿童的这种特殊性,要求学前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经验。目前,我国学前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多停留在中师水平,具有本科学历的学前教师的比例仍然较低,硕士及博士学历的学前教师更是罕见。而学前教育工作十分琐碎繁杂,在与学前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潜在的突发状况,这要求学前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因此,学前教师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在学前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专业化程度是衡量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通过终身教育来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学前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终身教育是提高学前教师专业化水平客观要求,是学前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离开终身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能无法进行。因此,学前教师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推动学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终身教育视角下我国学前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学前教师的终身教育日益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在职前培养方面,学前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素质整体有所提高;在入职培训方面,大多数幼儿园都严格执行新生学前教师的上岗培训任务;在职后培训方面,学前教师培训体系日益完善,学前教师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是,在终身教育体系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终身教育认识不深。尽管近些年我国已构建了相对健全的终身教育体系,但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才刚起步,很多人对此没有形成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对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2]目前,大部分学前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自己所具备的的专业知识足矣应付当前的教育,终身教育可有可无;从幼儿园的角度来看,一些幼儿园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招生和园区扩建上,忽视学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学前教师队伍建设,阻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分离。我国学前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师范类院校负责,职后培训则由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或其他培训机构承担,这就造成学前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分离。[3]我国学前师范院校所设置的课程一般重理论而轻实践,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联系不紧密,而且幼师生在上岗前的教育实践时间一般较短,导致新入职的学前教师职业技能水平较低,需要提供上岗培训才能胜任幼教工作。而职后培训机构大多对幼儿园的实际状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其培训的内容大多也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技能的培养。例如对学前教师的国培计划的实施中,培训形式多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大批量教师进行集中辅导,虽然经济实用,但是不利于对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反思,其培训的特点是理论化,常常不能满足学前教师的实际需求,因此学前教师的培训热情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

(三)政府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分配不均匀。学前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系统的一部分,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其发展相对滞后。据调查,2008年的中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51.89%,预算内的学期教育经费占预算内的总教育经费的1.29%,预算内的生均教育经费为443.38元,分别占小学与初中生均费的16%和13%。各个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地区教育经费高于欠发达地区。2008年,上海学前教育经费占预算内学前教育总经费的7.04%,而山东、湖南分别占0.54%和0.37%。[4]另外,我学前教育的财政分配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多数地区教育资金主要投在公办幼儿园中,大量的民办幼儿园获得资金投入的比例几乎为零,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幼儿园占全国多数的民办幼儿园,其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是依靠个人和家长的缴费。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经费紧张,教师因福利待遇低而很难享受到政府提供的职后培训机会。而我国大多数幼儿园都是民办性质的,因而,学前教师的终身教育令人担忧。

(四)社会力量对学前教师的终身教育支持不够。学前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与社会各个方面联系密切,因此,加强社会力量的支持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社会对学前教师职业地位的认同普遍不高,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社会对学前教师培训的支持相对较低,由企业或其他民间组织所办的学前教师培训机构的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学前教师的终身教育需求,再加上这些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很难实现共享,培训信息也难以沟通融合,使得培训工作开展不顺利,效果不理想,不利于推动学前教师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终身教育思想对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终身教育思想自确立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被许多国家作为本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对世界各国的各个阶段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样,对我国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提高自我学习与反思能力。

终身教育思想自提出以来就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并得到认可。学前教师的职前教育仅仅是其职业生涯的一个早期学习阶段,要想能充分胜任学前教师这一职业,跟上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脚步,学前教师必须不断接受教育并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因此,学前教师应树立终身教育观念,通过各种途径来不断学习育儿知识,将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从教育实践中总结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教育水平与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师范类院校为培训主体,构建一体化的培训体系。

借鉴发达国家学前教师教育的先进经验,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打破学前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分离的局面,探索建立师范类院校与附近社区幼儿园的合作,使大学课堂走进幼儿园,由大学教师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前教师在幼儿园里共同完成对幼师生的培养。[5]同时,学前教师走进大学课堂,承担幼师生的培训课程,使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快速反馈到师范院校,促进师范院校根据学前教师的需求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侧重实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6]通过建立以师范类院校为主体,幼儿园为帮手的幼师生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体系,来促进幼师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促使幼师生成功完成向教师角色的转换,同时,为大学教师和学前教师提供对话平台,帮助师范院校教师为学前教师的职后培训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与培训课程。

(三)大幅增加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学前教师终身教育权利。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学前教育事业的财政收入得到保障,才能保证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学前教师的职后培训、继续学习、教学研讨、学术交流等各项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在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同时,要大力改革现有财政资金主要投向少数公办园的分配方式,加大对普惠性公办幼儿园的投入,提高公办园的比例。对现有民办幼儿园,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民办幼儿园实行资助体系,为学前教师职后教育设立专项资助资金,确保每位学前教师有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保障每位学前教师终身教育的权利。

(四)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推进学前教师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

构建学前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仅靠个人一己之力很难完成的,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支持。一方面,政府应鼓励民间组织或企业为发展学前教师终身教育注资,建立各种非学历学前教师培训机构,鼓励他们拓宽办学思路,引入或与国内外知名学前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创建一批非学历学前教师教育品牌机构。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积极采取多种培训手段,为学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尤其是在经费上保障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总之,学前教师终身教育的实现,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桑宁霞. 中国终身教育政策基本框架考略[J]. 中国成人教育,2013,01:18-21.

[2]杨 富. 终身教育视阈下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0:36-37+44.

[3]闫卫民. 学前教师职后教育与教师培训——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之学前教育[J]. 中国教师,2015,03:39-41.

[4]蔡迎旗.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与政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王志扬,杨海艳.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09,24:50-51.

[6]金日勋. 新理念下学前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 世界教育信息,2011,05:71-74.

(责任编辑:王国红)

2017—01—13

夏婧,女,湖北汉川人,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徐煜,男,湖北黄梅人,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G610

A

2096- 3130(2017)03-0142- 03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3.032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教师队伍幼儿园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我爱幼儿园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欢乐的幼儿园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爱“上”幼儿园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