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探讨

2017-03-10 08:46
环球市场 2017年5期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环境

毛 欢

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探讨

毛 欢

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全面展开,人们对住宅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安全、舒适、方便、健康成为居民对居住及环境的基本要求,气候、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对住宅设计的影响也逐步得到体现,同时由于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要求住宅设计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原则,绿色建筑的高度等角度,结合节能,使住宅成为与环境共生的元素。再者新结构和新技术的应用,使住宅供用的工业化和系列化成为可能。这一切使住宅设计思想产生巨大的变化,本文主要探索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

住宅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及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人在选择住房时会更加关注居住环境的生态环保。此外,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地推进,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理念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为购房者提供现代化的居住环境,更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的发展。现代生态住宅建筑具有环保、立体、多维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及经济性,并且科学技术含量较高,有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前进。

1 居住区规划设计趋势的变化

1.1 住宅建筑物的美观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状况下,人们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以往的住宅建筑设计中,无论从结构和住宅建筑物的外观而言,较为简单和普通。但是在经济逐渐一体化发展下,西方一些国家的住宅建筑设计风格和理念,不断地引进到国内,很多住宅建筑风格在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这就使得当代的住宅建筑设计,在外观上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住宅建筑设计的水平,一栋栋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楼房矗立在繁华的城市中。

1.2 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明显提高

与以往的住宅建筑设计相比,当前住宅建筑设计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从对土地的使用率而言,更多的高层住宅建筑物出现在城市中,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对土地资源的浪费。现今很多的高层建筑建设,为满足人们对住房需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往的住宅均为多层,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下,为高层的建筑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使得国内很多住宅建筑设计师,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设计出适合当今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

1.3 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居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得到改善

地形地貌的利用、植被的维护和保留、水体的改造、大气的净化成为对自然环境的可求、建筑空间的塑造、交通环境的组织、绿色景观环境设计、活动场地环境的布局、市政设施的完美成为人们对人工环境追求。文化教育设施的配置、人际交往空间的建设、物业管理成为小区的社会环境重要因素。建筑风格、居民参与、社会习俗、文化礼仪与教育水平成为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底蕴。住宅区的居民收入和支付能力、商业活动和文化背景、社区经济建设,成为住宅区活力的标志。因此淡化以组团为主的规划层次,加强对人际交往空间的建设,加强步行景观线路环境的塑造,住宅与园林融合在一起,构成居住区环境设计变化趋势。

2 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2.1 节能化

设计门窗时,在确保室内优良的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前提下,尽量把外窗可开启面积做到一个合理的范围,防止夏季太阳辐射太大,冬季热量流失太快,这样对保温隔热不利。假如立面造型需要做些特殊的构造形体的话,应考虑采用较低辐射、传热系数小的玻璃,比一般玻璃具备更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在外墙等外围护构造设计中,运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材料有利于节能环保。建筑外墙体施工材料所占比重相对大,因此把墙体节能工作做好非常重要。节能环保材料需要满足现行国家建筑节能规范的要求与防火要求,杜绝偷工减料保证施工质量。

2.2 生态化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应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提高燃油、煤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可以适当地开发新能源,例如:太阳能以及风能等;要按照自然的发展规律合理地配置植被微生物以及动物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严格禁止枯山死水、硬质地表等违法自然规律的方式,为人们营造自然的生态的居住环境;此外,应选择绿色生态的建筑材料,即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生态的建筑材料,例如:最好选择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及可重复使用的建筑材料,并积极地应用高科技环保材料;最后,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通过水系统的应用对废水进行回收。

2.3 精细化

住宅从传统粗放式设计过度到精细设计,尤其是随着国家住房政策的调整,安居型住宅得到日益重视,住宅的精细设计更显得尤为重要。

(1)合理的面积分配。住宅设计中将总面积合理分配,在满足功能合理的前提下,减少没有明确用途部分的面积,减少户内交通面积。使各功能空间合理容纳各种家庭设施,将多余面积设置为住宅的辅助部分,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如设置多个卫生间,满足分厕的要求;阳台上设置洗衣房、日光室等。

(2)模糊区域功能,将一些功能重新组合、连接、不做明确的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主卧室和卫生间的组合、主卧室和走入式更衣室的组合、主卧室和卫生间更衣室的组合;主卧室和书房的连接;客厅和书房的连接、客厅和餐厅的融合;厨房和餐厅连接、厨房的操作和烹饪空间的组合;复合型出厨房的设计;卫生间、盥洗与洗浴的组合。其组合方法有,减少固定构件,或与轻质构件、透光材料、多用途家具分割连接不同的功能区域。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师需要从所处的环境、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建设宏观的理念,科学地运用不同条件下的建筑设计规范,总结每一项科学的、有效的、可达到设计观念的各项措施。在达到建筑建设需求的基础上,运用有限的资源设计出适合不同人群,不同生活观念的家庭生活的住宅建筑。

[1] 闫立东. 浅谈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4:158-159.

[2] 黄海燕. 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189.

[3] 麦浩明.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 山西建筑,2003,07:22-23.

猜你喜欢
住宅建筑设计环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Jaffa住宅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