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规范事业单位统计工作

2017-03-10 08:46张永交
环球市场 2017年5期
关键词:信息源规范事业单位

张永交

鸡泽县统计局

浅谈如何规范事业单位统计工作

张永交

鸡泽县统计局

在当今发达的社会,各行各业为了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和科学的决策,都离不开一项重要的基础手段和工具,那就是统计。同时统计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进行人口普查、农业土地使用情况普查等。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在统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事业单位统计信息的收集等。比如工作制度的不完善和统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加强提高等问题。但是为使统计工作充分的发挥统计信息、监督职能并以此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文就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又如何规范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事业单位;规范;统计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大小企业对与之相关的资料要求越来越全面和迫切、对数据要求越来越精确。这就要求各单位的统计部门要千方百计的去扩大和获取信息源,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使统计工作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这些需要,充分发挥它的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的职能作用,就以规范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为例进行探讨。

一、目前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监督职能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们都知道,现阶段我国主要的社会矛盾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在一些法律规定中,缺少相关的规定,人们在依法办事时,找不到相关的依据,导致一些需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政策解决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样,国家的统计制度是统计法的重要实现载体,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制度在程序规定上明显的存在着不完整的问题。没有对统计表上报的时间和上报的机关作出明确直接的规定,导致数据上报不及时,甚至有些机关有不作为的行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统计执法造成了困难,因为法律上缺乏约束这些行为的规定,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的作用,统计调查制度的权威性也收到了严重的影响。

(2)统计调查的行为未具体化,比较抽象,造成调查程序有漏洞。这个问题往往在基层事业单位的统计机构表现较为突出,这些机构在贯彻和布置下发的某个文件调查任务时,缺乏清醒的认识,随意行事,甚至囫囵吞枣,敷衍了事。只满足于按部就班的进行统计调查,没有专门制作针对本部门、本地区等具体对象的调查事项内容的告知文书,而是以抽象行为落实抽象行为,也就是并未具体落实到自然人、法人等。导致信息陈旧化,缺乏代表性。若因此出现争议,调查对象提出“未曾获知自己在调查中应负责的具体统计事项和义务”的异议,作为统计部门很难对这异议进行强有力的举证。

(3)缺乏统计调查技术规范相关文件的公布,统计对象不能做到统一遵守。在我国,由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只有工资总额和1978年12月17日国务院《关于不合格不计算产量产值的通知》中对产量、产值外延作出过排除性的规定以外,决大部分并没有作为国家标准进行发布。大部分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内部文件,从各自的工作性质出发,制定了仅限于适用于本地区的可行法规。也就是说作统计调查应应用怎样的技术进行,在国家来讲对全国范围内没有作统一的规定。而那些内部文件在不同的地域中缺乏公共性和约束性,使事业单位的统计行为无法有效的展开,导致统计对象不遵守执行,各说各理,出现行政争议,约束力不强,统计调查实施的统一性收到了影响,极大的制约了统计信息的共享。

二、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如何规范

(1)作为单位统计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是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统计工作的人员配备,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并聘用一些统计学专业的有志年轻人进行专项的统计工作,承担本单位各部门的各项统计事项,对内和对社会提供准确全面相关的信息源。

(2)由于我国在统计制度上存在着调查程序抽象化的瑕疵,也就造成我国各行各业、各部门和统计机构没有形成相互合作与服务的良好机制,统计工作不是横向作业,而是单兵作战,各行其事,导致大量丰富的积极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不能被作为信息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不能及时的提供给社会的相关部门。同样各个事业单位的信息采集主要是在本单位内部完成,与外界新的经济环境提供的各种积极信息基本上没有交集,致使很多有意义的大量信息不能反馈上来,直接导致不能给国家和社会提供所需的科学全面的统计资料。因此,事业单位的统计部门必须要审时度势,在加强单位内部统计工作的同时,要充分扩展信息渠道,发动统计人人员的积极主观能动性,与重要的经济企业和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采取多种手段,扩大信息源,积极收集各种渠道的二手资料,利用现代网络的发达技术和强大的传播功能,建立本单位特有的特色平台,随时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使事业单位的统计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发挥应有的巨大的作用,做好各行各业的参谋助手,逐步适应新形势和经济的发展要求。

(3)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要去抽象,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这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这些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不能教条化和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工作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数据”是统计的出发点和基础点,统计是用大量的数据来说明存在的问题和现象的,正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样,不进行实地的调查和统计,很难得出准确的数据。

结语

各个部门作出的各种决策很大程度上依靠统计部门统计数据,没有这些数据作为依据,就会缺乏思考、没有判断、没有谋划,没有执行,原地踏步,止步不前。甚至于会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只能败走麦城。因此,各统计部门要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信息输送的质量。要有精髓性,要挖掘社会经济运行中那些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带有苗头性、趋势性的、前瞻性的问题。并提前预测,为各事业单位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将统计“提供信息源”这一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1]吴明.浅析事业单位人事统计工作的几点体会,2015(05)

[2]杨宁宁,马萌.试论如何规范事业单位统计工作,2016(02)

猜你喜欢
信息源规范事业单位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睡眠者效应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源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